徐玉 作品数:27 被引量:140 H指数:7 供职机构: 昆明医科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 云南省科技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生物学 更多>>
甲基苯丙胺改变成瘾小鼠突触可塑性基因的甲基化修饰 2022年 目的研究慢性甲基苯丙胺(methamphetamine,MA)成瘾小鼠神经突触可塑性基因的表达变化情况。方法选用C57BL/6J小鼠,模拟人类药物成瘾模式,分段渐进性腹腔注射给药5 mg/kg、10 mg/kg或者生理盐水。选取小鼠的大脑皮质和海马组织,通过亚硫酸氢盐处理基因组DNA和甲基化特异性PCR(methylmion specific PCR,MSP)对突触可塑性基因表达水平进行检测,运用BiQ-Analyzer软件对测序结果进行比对和DNA甲基化分析。结果相比盐水处理组小鼠,MA成瘾组小鼠大脑皮层的Egr2(P=0.064)基因启动子CpG位点的甲基化修饰增加,而Eln(P=0.083)基因启动子的甲基化修饰降低;海马组织中,Arc(P=0.025)、Egr2(P=0.034)基因甲基化修饰增加,而Eln(P=0.063)基因甲基化修饰降低。结论突触可塑性基因的甲基化修饰可能参与MA成瘾机制的形成。 毛俊鸿 鲁丹枫 徐玉 代毅聪 张哲瑞 李悦 王昆华关键词:甲基苯丙胺 MSP 大麻二酚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023年 大麻二酚(CBD)是植物大麻提取物的主要成分。CBD是非精神活性物质,无成瘾性、毒性低、安全性高。因其具有良好的抗炎、抗氧化、神经保护等作用成为研究热点,已被用于治疗多种难治性癫痫。CBD在肿瘤治疗中展现独特优势,其机制有:(1)诱导细胞周期阻滞,抑制肿瘤细胞增殖;(2)增加肿瘤细胞活性氧家族水平、诱导线粒体功能紊乱、调控Bcl-2家族蛋白、抑制IAP家族蛋白功能等多种途径,促进肿瘤细胞凋亡;(3)抑制肿瘤细胞迁移和侵袭;(4)联合其他抗癌治疗发挥更强的抗肿瘤作用;(5)缓解诸如疼痛、焦虑、抑郁等肿瘤相关症状;(6)可能存在调节肿瘤微环境的作用。CBD在多种肿瘤治疗中展现出良好的抗肿瘤特性,有望作为一种新的肿瘤治疗药物投入临床使用。目前CBD与肿瘤治疗相关的临床试验主要聚焦于对晚期肿瘤患者的镇痛治疗,其直接治疗作用仍有待进一步临床试验。 周锐奕 吴晓聪 雷毅 孙加学 徐玉 王昆华关键词:大麻二酚 肿瘤 海洛因成瘾者不同戒断时间肠道屏障损伤血清标志物的研究 2023年 目的分析不同戒断时间内肠道屏障损伤标志物的变化,研究海洛因戒断后肠屏障损伤的机制,为海洛因戒断后精神症状改变和肠屏障之间的关系提供新的方向。方法招募14名海洛因戒断1周(HWS1W),24名海洛因戒断3月(HWS3M)的人群和26名健康者为对照组(HCs),用ELISA法测定血清iFABP、D-LDH、DAO、LBP、Zonulin和BDNF。结果HWS1W组的血清D-LDH、DAO、LBP、Zonulin和BDNF水平均明显高于HCs组(P<0.001)。HWS3M组的血清iFABP、D-LDH、DAO和BDNF明显高于HCs组(P<0.001)。DAO在海洛因戒断1周时明显升高,3个月时明显降低,但仍高于健康对照组(P<0.001)。iFABP在急性戒断期(1周)没有变化,但在戒断的3个月左右增加。LBP和Zonulin在海洛因戒断组约1周内明显增加,但在HWS3M组和HCs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WS1W组和HWS3M组的D-LDH和BDNF的水平明显增加(P<0.001)。结论海洛因戒断1周和3个月均发生肠屏障功能损伤。戒断1周后,肠屏障损伤可能与肠道菌群紊乱、紧密连接蛋白变化、肠道炎症和肠上皮完整性损伤有关。戒断3个月后,肠屏障损伤更可能是肠屏障上皮持续损伤造成的。 李远森 陈铖 田衍 舒若 徐玉 李媛华关键词:海洛因 肠道屏障 DAO LBP ZONULIN 全腹膜外与经腹膜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治疗网塞型补片修补术后复发的体会 被引量:40 2016年 目的探讨全腹膜外(TEP)与经腹(TAPP)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对网塞型补片(plug perfix mesh)修补术后复发性腹股沟疝的治疗效果。方法统计2011年3月至2013年9月由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同一手术医生收治的114例plug perfix mesh修补术后复发性腹股沟疝患者按随机量袁随机行腹腔镜疝修补手术(TEP或TAPP)后的临床资料,观察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阀、术后并发症等评价指标,进行回顾性分析,所纳入病例均为发生腹股沟摘后初次手术即采用plug perfix mesh修补术,且为术后首次复发的患者,排除合并有影响凝血功能及严重代谢疾病的手术患者。结果TAPP组69例,手术时间(41.04±7.43)mins,术中出血量(13.10±4.14)mL,术后住院时间(1.5±0.55)d,术后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AS)〉4分发生率20.29%(1d)、8.70%(2d)、2.90%(3d)、1.45%(30d),血清肿发生率18.814%(1d)、10.14%(2d)、7.25%(3d)、0(30d),尿潴留发生率14.49%(1d);TEP组45例,手术时同(42.93±4.99)min,术中出血量(15.31±4.67)mL,术后住院时间(1.3±0.8)d,术后VAS〉4分发生率24.44%(1d)、13.33%(2d)、2.22%(3d)、0(30d),血清肿发生率26。67%(1d)、11.11%(2d)、6.67%(3d)、0(30d),尿潴留发生率22.22%(1d);均无中转开放手术。随访时间6~30个月,平均(13±4)个月,尚无再复发病例,无严重并发症。结论(1)腹腔镜疝修补应用于plug perfix mesh修补术后的复发性腹股沟疝可行性高,仔细操作可以避免副损伤等严重并发症。(2)TEP用于plug perfix mesh修补术后复发病治疗,对于技术熟练的医生来讲并不比TAPP困难,但对于腔镜操作技巧及破损腹膜的修补有更高的要求。 费昱达 曾玉剑 孙亮 王昆华 田衍 舒若 施承民 郭姝婧 徐玉 刘童蕾 罗华友毒品戒断人员营养治疗专家共识 被引量:3 2021年 戒毒人员普遍存在营养不良,其共病情况较为严重且预后差,给个人和社会造成很大负担。毒品戒断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急性戒断期机体平衡打破,营养大量消耗会导致神经内分泌系统紊乱、机体耐受性和解毒功能受损、物质能量代谢紊乱等各种健康问题。营养治疗作为戒毒治疗的基础,有助于降低戒断症状的严重程度,并加速改善健康状况,增强戒毒信心。大多数循证治疗方案都表明了营养对于康复成瘾者的重要性,根据戒毒人员不同毒品吸食情况及营养状况给予针对性的营养饮食干预,有利于提高戒毒效果,平稳度过急性戒断期,甚至对复吸的预防有积极影响。为充分地将国内外戒毒医学营养治疗理论落实到戒断工作中,本专家共识依据国内外现有研究,总结了毒品戒断与营养膳食的关系,分析不同营养因素对毒品戒断者的生理和精神影响,规范戒断人员营养治疗原则和步骤,方便毒品戒断防控等相关医疗保健人员应用,更好地服务毒品戒断人员。 国家卫生健康委毒品依赖和戒治重点实验室 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 王昆华 徐玉 张尊月 王华伟 许红霞 翁敏 石汉平关键词:戒毒人员 营养处方 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在胃癌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探讨 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对胃癌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将160例手术治疗的胃癌患者分为观察组80例和对照组80例。观察组采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强化围术期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比较2组患者入院时和术后1d,3d血清白蛋白及IgA水平、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恢复情况、平均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结果 2组患者术后1d和术后3d时的血清白蛋白水平和IgA均低于入院时,但是试验组患者术后下降幅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通过对胃癌患者在围手术期进行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可有效地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病情恢复,减少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是安全可行的。 刘聪 马燕玲 刘桂昌 张泽琳 周兆兰 周兴美 徐玉关键词:胃癌 并发症 结肠癌患者围手术期进行综合护理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8 2017年 目的评价综合护理对结肠癌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术后恢复情况,生活质量和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将结肠癌患者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给予结肠癌手术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并发症、术后恢复情况、生活质量和满意度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中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术后首次排便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均明显降低(P<0.05).术后1、2和4周,观察组胃肠疾病生活质量指数(GIQLI)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满意率及满意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对结肠癌患者在围手术期进行综合护理,可有效地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病情恢复,减少住院时间,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质量,提高满意度,值得广泛推广. 刘聪 马燕玲 刘桂昌 张泽琳 周兆兰 周兴美 徐玉关键词:综合护理 结肠癌 生活质量 满意度 结直肠癌患者血浆中miR-141-3p及其靶基因的表达变化及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8 2019年 目的探讨miR-141-3p及其靶基因在结直肠癌患者血浆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和治疗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结直肠癌患(试验组)者手术前后的血浆和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血浆各150例,利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血浆中miR-141-3p、磷酸酶与张力蛋白同源物(PTEN)、转化生长因子Ⅱ型受体(TGF-β2)和p53的表达水平,统计分析其与结直肠癌病理特征和手术疗效的相关性。结果手术前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血浆中miR-141-3p和p53的表达显著上升(P<0.01),而PTEN和TGF-β2的表达则显著下降(P<0.01)。手术后,试验组血浆中miR-141-3p和p53的表达显著下调(P<0.05),而PTEN和TGF-β2的表达则显著上调(P<0.05)。miR-141-3p的表达水平与结直肠癌肿瘤分化和浸润程度、TNM分期及转移等有显著相关性(P<0.05)。miR-141-3p高表达患者的术后复发率较高、生存率也较差(P<0.05)。结论血浆miR-141-3p在结直肠癌临床诊断和治疗预后中有潜在应用价值。 张同 施承民 徐玉 舒若 曾玉剑 孙亮 田衍 肖博凯 李庆 王昆华 罗华友关键词:结直肠肿瘤 血浆 消化系统外科手术 靶基因 慢病毒载体介导CD1d和GFP融合基因转染PANC-1细胞的实验研究 2013年 目的构建人免疫基因CD1d与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融合基因慢病毒载体并转染人胰腺癌细胞(PANC-1).方法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扩增获得CD1d的全外显子片段,使之克隆到带GFP荧光报告基因慢病毒表达载体质粒中,慢病毒包装质粒和穿梭质粒转染293T细胞,包装成功后收集上清,浓缩,鉴定.通过慢病毒转染预实验确定MOI,进行人CD1d重组慢病毒载体转染胰腺癌PANC-1细胞株.结果电泳鉴定结果与目的基因表达条带完全吻合,克隆测序结果与NCBI收录的CD1d基因序列完全一致.重组慢病毒质粒可高效转染PANC-1细胞,荧光显微镜下可观察到大量绿色荧光.结论成功构建了CD1d与GFP融合基因慢病毒表达载体并转染人胰腺癌细胞. 刘为军 王昆华 师义 陈贤玉 郭世奎 徐玉关键词:GFP基因 慢病毒 转染 胃癌患者血浆中miR-203a及其靶基因的表达差异与临床意义 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探讨血浆miR-203a及其靶基因在胃癌患者手术前后的表达变化及其与临床病理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胃癌患者和健康体检者各120例,收集胃癌患者手术前后的血浆和健康志愿者的血浆。利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血浆中miR-203a、E2F转录因子3(E2F3)、毛细血管扩张性共济失调症突变基因(ATM)和转录因子蜗牛同源物2(SNAI2)的表达量。统计分析其与胃癌患者病理特征和手术疗效的相关性。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胃癌患者血浆中miR-203a的表达量显著上升(P<0.01),而E2F3、ATM和SNAI2的表达量则显著下降(P<0.01)。手术后,miR-203a的表达量显著下调(P<0.01),而E2F3、ATM和SNAI2的表达量则显著上调(P<0.05)。miR-203a、E2F3、ATM和SNAI2的相对表达量与胃癌分化程度和TNM分期均显著相关(P<0.05)。miR-203a低表达组患者的术后生存率优于高表达组(P<0.05),而E2F3、ATM和SNAI2高表达组患者的术后生存率较高。结论胃癌患者血浆中miR-203a与其靶基因的表达呈负调控关系,手术前后表达差异显著,与临床病理特征和治疗预后有显著相关性。 李媛华 罗华友 舒若 舒若 徐玉 龚方友关键词:胃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