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秋芳 作品数:203 被引量:2,248 H指数:29 供职机构: 浙江农林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 浙江省科技攻关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农业科学 文化科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 生物学 更多>>
一种全自动多孔作业深施肥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自动多孔作业深施肥器,包括安装成一体的车轮、施肥器壳体和把手,推动把手能使车轮转动,施肥器壳体内安装有发动机、传动机构和施肥执行机构,发动机通过传动机构带动施肥执行机构进行施肥作业,储肥箱固定在施肥器壳... 钱孟波 徐秋芳 褚炳彬改良雷竹园土壤活性有机碳的肥料及其施肥方法 一种改良雷竹园土壤活性有机碳的肥料,每公顷雷竹园的原料及配比质量是:氮230-240kg,磷70-80kg,钾70-80kg,刚出栏的牛栏肥或猪栏肥56200-56300kg组成混配肥A;用氮200-210kg、磷60-... 姜培坤 吴家森 周国模 叶正钱 徐秋芳 徐涌 姚芳文献传递 阔叶林改种毛竹(Phyllostachys pubescens)后土壤固氮细菌nifH基因多样性的变化 被引量:10 2016年 【目的】毛竹是喜氮植物,土壤氮素水平对毛竹生长至关重要。生物固氮是土壤氮素的重要来源,因此,探索阔叶林改种毛竹后土壤固氮细菌和土壤氮素的变化具有重要意义。【方法】选择立地条件相近的毛竹林(100多年前由阔叶林改种而来)和阔叶林,每种林地在东北坡向位置随机选择4个10 m×10 m标准样地,每个标准样地选取5个采样点,分层采集0—20 cm(表层)和20—40 cm(次表层)土壤样品,分析了土壤p H、有机碳、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和含水量等常规理化性质;采用引物对AQER和Pol F,以土壤总DNA为模板扩增了固氮细菌功能基因(nif H)片段,应用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和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分析了固氮细菌群落结构、多样性以及丰度(nif H基因拷贝数)变化;通过基因克隆测序对土壤固氮细菌进行初步鉴定。【结果】阔叶林改种毛竹后土壤p H显著(P<0.05)提高;毛竹林土壤的含水量、碱解氮以及表层土壤的速效钾显著高于(P<0.05)同层的阔叶林土壤,而有效磷则显著(P<0.05)低于同层的阔叶林土壤。总体来说,阔叶林改种毛竹后土壤养分含量明显提高;阔叶林土壤固氮细菌DGGE条带数以及多样性指数(Shannon-Wiener index)都高于毛竹林;基于DGGE条带信息的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PCA)结果表明,阔叶林和毛竹林区分为2个类群,而同一林分的不同土层之间差异较小;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毛竹林土壤的固氮细菌nif H基因丰度显著(P<0.05)高于阔叶林土壤;通过克隆测序,14个阳性克隆分别属于2个不同的菌属,其中13个均为Bradyrhizobium,1个为Azohydromonas lata,条带序列与已知序列的相似度为93%98%。【结论】阔叶林改种毛竹后土壤固氮细菌的种类减少,而功能基因丰度却明显增加;土壤氮素水平明显提高,这可能是土壤固氮能力增强的结果。 沈秋兰 何冬华 徐秋芳 程敏 毛新伟 李永春 陈俊辉关键词:毛竹 覆盖与施肥处理对雷竹林土壤水溶性有机氮的影响 被引量:21 2009年 谢秉楼 吴家森 徐秋芳 姜培坤关键词:雷竹 土壤 有机肥 化肥 一种持续干旱条件下提高番茄作物抗旱性的栽培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持续干旱条件下提高番茄作物抗旱性的栽培方法,包括:番茄移栽前,在土壤中填埋块状农用岩棉,岩棉顶部距离土表5~10cm;所述块状农用岩棉的规格为长5~20cm,宽5~20cm,高5~20cm;块状农用岩棉与... 顾佳悦 徐秋芳 方伟 高竟 严淑娴 冯歌林文献传递 园林专业“土壤学”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被引量:9 2008年 根据新世纪园林专业专门人才培养模式的需求,该文作者对园林专业主要专业基础课"土壤学"的课程教学进行了改革,改革内容主要包括重新制订教学大纲、编写《岩石与土壤》教材、采用提问与启发式相结合的课堂教学形式、利用网络互动平台开展师生互动交流和优化实践环节。通过改革,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姜培坤 徐秋芳关键词:土壤学 教学改革 雷竹笋重金属含量及其与施肥的关系 被引量:31 2004年 为了解高效栽培雷竹笋重金属含量(质量分数)现状,探讨施肥和竹笋重金属含量的关系,采集了浙江省雷竹主产区70个样点的竹笋样品进行测定,布置了肥料试验。结果表明,高效栽培雷竹笋重金属镉(Cd)、铅(Pb)、锌(Zn)、铬(Cr)、铜(Cu)的平均质量分数分别为0 009mg·kg-1,0 093mg·kg-1,8 780mg·kg-1,0 026mg·kg-1和0 830mg·kg-1,对照我国蔬菜卫生标准,研究区雷竹笋均未出现重金属超标现象。相关分析显示,竹笋重金属含量与土壤重金属全量无显著相关性,但与土壤重金属有效态之间相关性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定位试验表明,不同施肥量处理间竹笋重金属含量均无显著差异,但有机肥化肥混施处理竹笋Pb和Cu含量明显高于纯化肥处理。雷竹覆盖区与不覆盖区间竹笋重金属含量没有实质性差异。 姜培坤 徐秋芳 罗煦钦 王俊奇关键词:雷竹 竹笋 重金属 化肥 液培杉木苗根系分泌性能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1997年 对1年生杉木苗培养液的pH,电导率和有机碳含量的测定表明:经过杉木苗培养后的各营养液的pH值均有下降趋势,其中以硝态氮营养液下降幅度最大(下降1.72),其次是缺锌营养液(下降1.68),最小为缺磷营养液。各种营养液的电导率变化较复杂,缺磷、缺锌和对照处理电导率增大,而硝态氮、混合氮和缺铁处理下降。杉木苗分泌有机联以对照组最多,缺铁培养的分泌最少。 徐秋芳 钱新标 余文忠关键词:树苗 根系 杉木 培养液 基于CiteSpace的禾谷孢囊线虫研究态势分析 2024年 禾谷孢囊线虫(CCN)是一种严重影响小麦产量的植物寄生线虫,在国内小麦主产区都有广泛分布,危害粮食安全。为了解关于CCN的研究发展现状,利用文献计量分析软件CiteSpace,对1993-2022年CNKI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收录的该领域文献资料分别按照所属国家或地区、研究机构、作者与关键词等进行可视化分析。研究发现,1993-2010年处于CCN研究领域发展初期,中文文献发文量低于英文。从2011年开始,国内关于CCN的研究成果逐渐增多,中文文献发文量急剧增加。由国家合作网络与研究热度图谱分析发现,2016-2022年,中国该领域的研究成果在国际期刊的发文量持续增加,并以最高的发文总量在该领域贡献突出。研究主体力量分析表明,各国科研工作者之间存在多方合作,但关于CCN的研究领域未形成稳定的核心作者群。由该领域的关键词发展趋势和聚类分析认为,关于CCN的研究前沿已从过去的发生与鉴定、危害与防治,发展到了现在的挖掘植物优良抗性基因、研发高效生防菌剂等方向,关于CCN与宿主植物及土壤微生物互作的分子机制研究是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建议未来的研究考虑通过本土小麦远缘杂交来培育新抗性品种;挖掘“小麦-线虫-土壤微生物”的多重互作机制,利用多学科相互交叉的优势,开发非单一菌株的菌剂配方,以寻求更高效且绿色环保、可以广泛应用的线虫治理措施。 李宾妮 王鹏飞 董秀丽 赖贝贝 赵梦丽 徐秋芳 邱巍关键词:禾谷孢囊线虫 WEBOFSCIENCE 中国知网 生物菌剂对青枯病防控效果及其影响因素的优化 2024年 [目的]由茄科劳尔氏菌引起的青枯病是一种普遍的细菌性土传病害,严重威胁多种经济作物的生产。青枯病主要采用生物技术防治,但由于施用方法以及生防菌株较为多元,生防效果差异较大。因此,我们研究了生物菌剂对青枯病发病率的防控效果及主要影响因素。[方法]基于Web of Science和CNKI数据库,以关键词“青枯病”和“生物菌剂”、“Ralstonia solanacearum”或“Pseudomonas solanacearum”和“Biological bacterium agent”或“Biological bacterium control”进行检索。以具有1个不施生物菌剂对照组,且具有发病率(DI)、发病率均值和样本量为条件进行筛选,共获得113对有效数据。采用meta分析方法评估了生物菌剂的防控效果及主要影响因素。采用Metawin软件中的随机效应模型,以处理组和对照组之间的效应值(effect size, ES)评价因素的效应强弱。[结果]施用生物菌剂后,青枯病发病率从77.35%降至37.13%,防控效率为52.00%。施用模式、土壤中功能微生物与青枯菌数量比、功能微生物种类是影响青枯病防治效果的主要因素。土施、浸根、喷淋和种子处理4种施用方法对青枯病的防控效应值分别为-0.80~-0.61、-1.34~-1.15、-0.96~-0.79和-0.67~-0.49,说明4种施用方法均有显著的防控效果,以浸根法的防控效率最好,其防控效率可达66.72%。施用生物菌剂后的土壤中功能微生物与青枯菌数量比值为1∶1、10∶1、100∶1时,对青枯病均有显著防控效果,以比值为100∶1时的防控效果(63.62%)最为显著。链霉菌对青枯病的防效优于假单胞菌和芽孢杆菌,其防控效率可达74.08%。[结论]生物菌剂对青枯病的防治效果普遍较为显著,采用移栽前浸根,生物菌剂施用量达到土壤中功能微生物数量与青枯菌数量比值为100∶1,选择链霉菌属作为功能菌剂,均可获得较高且稳定的青枯病防控效果。 胡星磊 白鸽 邱巍 袁军 秦华 赵梦丽 徐秋芳关键词:青枯病 发病率 生物菌剂 防控效果 META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