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戴洪修

作品数:47 被引量:86H指数:5
供职机构:三峡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北省重大科技成果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1篇期刊文章
  • 13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0篇肿瘤
  • 14篇栓塞
  • 13篇介入
  • 10篇血管
  • 9篇肝脏
  • 9篇肝脏肿瘤
  • 7篇动脉
  • 6篇介入治疗
  • 5篇血管栓塞
  • 5篇造影
  • 5篇疗法
  • 5篇介入疗法
  • 5篇化疗
  • 5篇化疗栓塞
  • 5篇CT
  • 4篇血余
  • 4篇血余炭
  • 4篇细胞
  • 4篇咯血
  • 4篇病理

机构

  • 34篇三峡大学第一...
  • 4篇枝江市人民医...
  • 3篇宁夏医学院
  • 3篇宁夏医科大学
  • 3篇宁夏医学院附...
  • 3篇秭归县医疗中...
  • 2篇三峡大学
  • 1篇武汉大学
  • 1篇兴山县医疗中...
  • 1篇中山市小榄人...
  • 1篇合肥市第二人...

作者

  • 45篇戴洪修
  • 11篇刘卫红
  • 9篇全冠民
  • 9篇鲁际
  • 7篇周建雄
  • 6篇刘克勇
  • 6篇肖治明
  • 6篇刘闽生
  • 5篇李海涛
  • 5篇谭一清
  • 4篇韩德义
  • 3篇王俊
  • 3篇梅幸福
  • 2篇张晓磷
  • 2篇张安莹
  • 2篇王洁兵
  • 2篇叶丰
  • 2篇谭光喜
  • 1篇汤和青
  • 1篇王俊

传媒

  • 10篇中国辐射卫生
  • 7篇第六届全国放...
  • 5篇世界华人消化...
  • 4篇宁夏医学杂志
  • 2篇宁夏医学院学...
  • 2篇宁夏医科大学...
  • 2篇中华医学会疼...
  • 1篇介入放射学杂...
  • 1篇现代医药卫生
  • 1篇中国微循环
  • 1篇国外医学(临...
  • 1篇中国误诊学杂...
  • 1篇西部医学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国肝脏病杂...
  • 1篇第七届全国放...
  • 1篇第四届全国肿...
  • 1篇全国医学影像...

年份

  • 2篇2014
  • 2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9篇2007
  • 12篇2006
  • 7篇2005
  • 2篇1995
  • 4篇1994
  • 3篇1993
4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内乳动脉供血肝癌的介入治疗
本文对内乳动脉供血肝癌的介入治疗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膈下肝前部的肝癌,不论肿瘤大小,在多次栓塞治疗肝动脉闭塞之后,内乳动脉则成为主要供血动脉,行IMA造影和栓塞是控制肿瘤复发的有效手段。
戴洪修张晓磷鲁际谭一清刘卫红谷家林周建雄肖治明
关键词:肝脏肿瘤介入疗法化疗栓塞
良恶性胃壁增厚的CT鉴别被引量:9
2005年
目的:确定CT鉴别良恶性胃壁增厚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方法:在螺旋CT和数字胃肠光盘中收集到40例螺旋CT见胃壁增厚,且在作CT检查前或后4wk内作过钡餐检查的患者.复习其CT表现,并以胃壁增厚的程度、对称度、分布和强化等特点确定CT发现恶性胃壁增厚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最后诊断胃炎20例、食道裂孔疝4例、良性溃疡3例、良性肿瘤3例、恶性胃肿瘤8例、正常2例.40例胃壁平均厚度14mm(7-65mm).胃壁厚度≥10mm诊断恶性肿瘤的敏感度100%,特异性为43%,而局限性、偏心性、强化型胃壁增厚的敏感度分别为93%、71%、43%,特异性为8%、75%、88%.综合≥10mm的胃壁增厚,且呈局限性、偏心性、强化者,其敏感性为36%,特异性上升到92%.结论:综合胃壁增厚呈局限性、偏心性且有强化等特点,则诊断恶性胃壁增厚的特异性可上升到92%.因此,这些患者须在近期内作进一步检查.
戴洪修谷家林鲁际周建雄刘卫红肖治明李海涛
关键词:消化道钡餐CT
腹部CT正常阑尾表现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评价正常阑尾在腹部CT平扫时的显示频率、正常厚度与表现。方法连续性100例作肾结石检查的腹部CT平扫(螺旋CT)。病人男性66例,女性34例,年龄16~73岁。评价正常阑尾在腹部CT平扫时的显示频率,可见腔内容物时测量两侧壁的厚度。最后汇总分析CT医师间的诊断差异。结果正常阑尾在腹部CT平扫的显示频率为16%(16/100)。正常阑尾厚度(无腔内容物时)为(5.8±1.0)mm,若除掉腔内容物,测量其两侧壁的厚度,相加后的平均值为(4.0±0.8)mm。统计学处理后,三位医师在诊断敏感性、特异性、阳性值、阴性值和正确值等方面的平均值为78%、89%、99%、34%、82%。三位医师之间吻合加权系数达到0.68~0.76.提示相当高的符合率。结论正常阑尾在CT平扫时的显示频率16%,阑尾壁厚在无内容物时为5.8mm±1.0mm,有内容物时为4.0mm±1.0mm,三位医师的诊断符合系数达到0.68~0.76。并为阑尾炎的CT诊断提供了一些依据。
韩德义戴洪修赵晓华鲁际李海涛
关键词:CT阑尾影像
成人大脑半球星形细胞瘤:CT表现与病理分级的关系及其意义(附70例分析)被引量:1
1994年
对照病理分级结果,分析了70例成人大脑星形细胞瘤(包括胶质母细胞瘤)的CT表现,探讨了CT表现与病理分级的关连及其意义。CT表现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星形细胞瘤的分化程度,但系多项表现的综合反映,若添入病人的年龄、病史和CT随访等因素来一并考虑则更为全面;任何单项表现均非良(恶)性的绝对指征,但某些特殊征象如出血、多结节型或波浪形强化、多发(转移)等多见于恶性。比较了病理检查与CT检查的优缺点,强调了CT对星形细胞瘤病例术前估价与术后随访的作用。
戴洪修刘闽生全冠民
关键词:脑肿瘤星形细胞瘤病理分级
经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的疼痛处理
目的:评价子宫动脉栓塞(UAE)时经动脉注入1%利多卡因控制疼痛的效果和安全度。方法:14例子宫肌瘤,年龄30-51岁,平均42.2岁。肿瘤大小经B超、CT测量为3-7.5CM。主要症状为月经增多和经期延长。用双盲法设置...
戴洪修谭一清王俊
关键词: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利多卡因子宫肌瘤UAE
中药血余炭作为血管栓塞剂的动物实验
本文对中药血余炭作为血管栓塞剂进行了实验研究。文章用动物实验的方法,观察了中药血余炭作为血管栓塞剂的效果、栓塞机理、安全性及相关生物特性。
戴洪修赵小华李达兵刘克勇刘卫红汤和清梅幸福谭一清王俊叶丰杨定才陈仁美
关键词:介入疗法血管栓塞中药药理
肝脏肿瘤动脉化疗栓塞危重并发症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肝脏肿瘤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出现危重并发症的频次、类型、治疗方法和预防。方法:1997年4月至2006年4月,在湖北省宜昌市中医院和宜昌市中心医院,共完成586例肝脏肿瘤1098次(平均每例1.8次)经动脉化疗...
戴洪修
关键词:肝脏肿瘤动脉化疗栓塞术并发症
动脉法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在颅内血管性病变中的应用(附121例分析)
1994年
对121例颅内血管性病变的动脉法数字减影(IADSA)资料进行复习,认为IADSA能直观而全面地显示颅内血管系统,对颅内血管畸形(尤其是脑动静脉畸形)、动脉瘤、动脉闭塞与狭窄具有决定性诊断作用。但对于颅内血肿,IADSA定位的准确性与直观性均不如CT,血管性病变CT检查的主要意义是发现继发性脑萎缩、梗塞及出血、脑室改变。
全冠民戴洪修刘闽生
关键词:颅内血管IADSA性病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病变梗塞
全文增补中
CT增强患者心理干预护理被引量:11
2007年
目的为了探讨CT增强扫描过程中患者的心理应激反应及需求,寻求克服应激反应的方法,减少CT增强过程中的不良反应。方法对160例需做增强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前后采用HAMA评定量表评定患者心理状况,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应用应激理论模式CPT指导实施心理评估并实施护理干预,主要采用语言沟通和护理行为干预两种形式,观测焦虑程度、血压、心率、不适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组较对照组应激反应发生率及程度明显减少(P<0.01),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通过应用应激理论模式CPT指导实施心理应激反应评估及应对干预,可以有效的克服CT增强患者心理应激反应。
胡燕陆蓬戴洪修
关键词:CT增强扫描护理
垂体腺瘤的IADSA诊断:附22例报告
1994年
对22例手术病理证实的垂体腺瘤的IADSA(动脉内注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81.82%的病例可见鞍内及鞍上占位征,若见到肿瘤染色及垂体包膜动脉显影则诊断较肯定。IADSA可排除鞍区其它病变;所见的肿瘤染色不均不能完全反映CT所见的瘤体密度不均,但CT见到强化者IADSA多可见肿瘤染色。
全冠民刘闽生戴洪修
关键词:腺瘤血管造影垂体肿瘤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