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德玉 作品数:9 被引量:31 H指数:3 供职机构: 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中山市科技局资助项目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抗CCP抗体、RF联合检测对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价值 2014年 探讨血清抗环瓜氨酸多肽(CCP)抗体和类风湿因子(RF)联合检测在类风湿关节炎(RA)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对124例血清(类风湿关节炎组82例、其它自身免疫病组31例及正常人31例)采用ELISA方法检测抗CCP抗体、免疫比浊法检测RF浓度,比较两者及联合测定对RA的诊断价值。RA组抗CCP抗体阳性率82.3%和RF阳性率88.7%均明显高于非RA组及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抗CCP抗体+RF联合敏感性(90.3%)和特异性(96.8%)明显优于单独RF敏感性(88.7%)和特异性(82.3%),同时优于单独抗CCP抗体敏感性(82.3%)及特异性(93.5%)。血清中抗CCP抗体和RF检测可用于RA的临床诊断,两者联合检测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有助于对RA早期诊断和治疗。 房德玉 任天丽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 抗环瓜氨酸多肽抗体 类风湿因子 白细胞介素21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中的表达 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IL)21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情况。方法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32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及30例健康对照者血清IL-21水平;分析IL-21水平与类风湿因子、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间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IL-21水平明显升高(P<0.05)。血清IL-21与类风湿因子、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均有相关性(P均<0.05)。结论 IL-21可能与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生发展相关。 杭元星 任天丽 周红霞 石国勋 房德玉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 细胞因子 白细胞介素 PGRN在皮肌炎合并肺间质病变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及与预后的关系 徐蔷薇 石国勋 杭元星 华敏慧 房德玉 周红霞 任天丽类风湿关节炎合并骨质疏松患者骨密度及骨转换生化标志物水平变化分析 被引量:14 2018年 目的分析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合并骨质疏松(osteoporosis,OP)患者的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及骨转换生化指标水平的变化。方法选取自2012年4月至2015年3月期间就诊于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的94例RA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22例合并OP。选取同期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门诊的健康体检者33例为对照组。按股骨颈BMD将所有RA患者分为3组:正常骨量A组,骨量减少B组和骨质疏松C组。测定所有受试者的腰椎L1-4和股骨近端BMD、骨转换生化标志物包括I型胶原氨基末端肽(type I amino terminal peptide,NTX-1)、25-羟基维生素D[25-OH Vitamin D,25(OH)D]、I型胶原交联C-末端肽(type I collagen cross- linking C terminal peptide,S-CTX)。结果C组患者股骨颈骨密度值与病程、关节肿胀数和关节压痛数负相关(P〈0.05),与RF无明显相关性(P〉0.05);NTX-1、S-CTX在A、B、C三组依次升高(均P〈0.05);RA患者NTX-1、S-CTX与CRP水平呈正相关(P〈0.05)。结论骨转换生化指标NTX-1、S-CTX可能参与了RA患者发生OP的过程。 房德玉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 骨密度 双重抗骨质疏松药雷尼酸锶 被引量:8 2013年 不同于其他抗骨质疏松药,雷尼酸锶是新型具有双重药理作用的抗骨质疏松药物,即抑制骨吸收和促进骨形成。雷尼酸锶可改变骨微结构,增加骨密度和骨强度,从而降低骨折风险,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临床研究显示,它能降低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椎体和非椎体骨折的风险,并具有作用长久、安全性好、耐受性好的特点。 房德玉 任天丽关键词:雷尼酸锶 骨质疏松 骨形成 骨吸收 类风湿关节炎合并肺间质病变的实验室指标分析 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探讨类风湿性关节炎合并肺间质病变(RA-ILD)发病的相关因素。方法 RA患者81例,合并ILD患者作为RA-ILD组(38例),未合并ILD为RA组(43例),比较两组血清类风湿因子(RF)、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和葡萄糖-6-磷酸异构酶(GPI)的差异。结果 RA-ILD组血清RF为(581.49±106.62)IU/ml,抗CCP抗体阳性率为88.62%,GPI为(1.44±1.36)μg/ml,均高于RA组的(377.79±155.77)IU/ml、64.87%、(1.05±1.21)μg/ml(P<0.05)。而两组血清RF阳性率和抗CCP抗体水平均无统计学差异[(84.47%vs.71.88%)和(786.59±546.57)IU/ml vs.(782.21±605.21)IU/ml](P>0.05)。结论血清RF水平、抗CCP抗体阳性率和GPI水平高的RA患者较易合并ILD。 杭元星 任天丽 周红霞 石国勋 房德玉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 肺间质病变 羟氯喹联合甲氨蝶呤和白芍总苷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脂的影响 目的:探讨羟氯喹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脂及疾病活动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符合1987年美国风湿病学会诊断标准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硫酸羟氯喹联合应用甲氨蝶呤和白芍总苷;对照... 房德玉 任天丽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 羟氯喹 甲氨蝶呤 白芍总苷 血脂 雷尼酸锶对局部肌麻痹大鼠的骨量丢失及微结构退变的影响 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研究雷尼酸锶对局部肌肉麻痹大鼠的骨量丢失及微结构退变的影响。方法 21只3.5月龄的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三组,每组各7只:肉毒素组(BTX组),右侧股四头肌肌注肉毒素建立局部肌肉麻痹废用模型;肉毒素+雷尼酸锶组(BTX+SR组),肌注肉毒素并予以雷尼酸锶灌胃处理;对照组。所有大鼠干预9周后处死,取双侧股骨,行显微CT扫描分析。结果 BTX组与对照组相比较,废用侧的股骨皮质骨矿物盐含量、皮质骨骨密度、皮质骨面积和截面总面积以及松质骨的骨体积分数、骨小梁厚度、骨小梁数量和骨小梁联接密度均明显下降;骨小梁面积分数、骨小梁间隔和结构模型指数显著增加(P<0.05)。BTX+SR组与BTX组相比较,皮质骨骨密度、皮质骨面积和截面总面积以及松质骨的组织骨密度、骨体积分数、骨小梁厚度、骨小梁数量和骨小梁联接密度明显增加,骨小梁面积分数、骨小梁间隔和结构模型指数显著下降(P<0.05)。BTX+SR组与BTX组和对照组比较,健侧松质骨的表观骨密度、组织骨密度、骨体积分数和骨小梁厚度均明显增加(P<0.05)。结论雷尼酸锶可阻止因局部肌肉麻痹导致的大鼠骨量丢失和微结构的退变。 房德玉 张志敏 李爽 张红兵 盛志峰 马育林 廖二元关键词:雷尼酸锶 骨量丢失 骨微结构 盐酸雷诺昔芬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的临床疗效 目的:评价雷诺昔芬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初诊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门诊患者,纳入标准:BMD值低于正常年轻成人均值的2.5个标准差以上,或已发生脆性骨折的绝经后妇女;排除标准:1.前6个月内使用影响... 房德玉 任天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