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建生
- 作品数:7 被引量:27H指数:3
- 供职机构:天津医科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更多>>
- 留学生系统解剖学实验教学初探被引量:15
- 2006年
- 通过对留学生发音难懂、知识水平参差不齐、自学能力及组织纪律性差等特点的分析,提出在以下四个方面来解决这些问题:加强听说训练,多与学生交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鼓励课堂互动;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侧重个别指导以及定期考查学习效果,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 时淑娟智建生邵珩
- 关键词:解剖学留学生实验教学
- 人体解剖学留学生教学中多种教学模式应用的探讨和体会
- <正>经历12年的留学生实地教学经验和留学生教学管理工作,关于应用不同教学模式和方法针对国外教育背景来源的留学生成功开展人体解剖学授课,总结教学体会以分享:(1)讲授教学法,常规传统的教学方法依然作为主要教学手段,教师习...
- 邵珩时淑娟蔡滢智建生王春妹袁武张平李国霞
- 文献传递
- PBL与传统教学相结合在留学生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5
- 2013年
- 探讨PBL教学法结合传统教学模式在留学生解剖学教学的应用。解剖学作为重要的医学基础学科,传统的灌输授课方式容易使学生感到枯燥无味,进而丧失学习兴趣。在传统教学中引入PBL教学模式,通过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激发留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能力,取得了比单一传统教学更为显著的教学效果。
- 蔡滢智建生时淑娟邵珩
- 关键词:解剖学留学生教育PBL教学模式
- 雌二醇和孕酮对去势小鼠淋巴结T细胞和B细胞的调节被引量:2
- 2006年
- 目的观察苯甲酸雌二醇、己酸羟孕酮以及二者联用替代疗法对卵巢切除小鼠淋巴结T、B淋巴细胞数量、形态的影响,从而探讨苯甲酸雌二醇、己酸羟孕酮对机体免疫系统的影响。方法雌性昆明小鼠60只随机分成5组,小鼠35d时选取4组切除卵巢,术后5d开始,分别注射生理剂量的苯甲酸雌二醇、己酸羟孕酮或二者联用及麻油,每5d注射一次,共150d。剩余的1组为保留卵巢空白对照组,不给予药物。应用MIAS-2000系统分别测定淋巴结内T、B淋巴细胞在特定居住区内的细胞密度。电镜下观察淋巴结的副皮质区内T、B细胞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苯甲酸雌二醇或苯甲酸雌二醇与己酸羟孕酮联用对淋巴结T淋巴细胞增殖、活化有抑制作用,但是可以刺激淋巴结B淋巴细胞增殖(P<0.05)。己酸羟孕酮单独使用可以刺激淋巴结T淋巴细胞增殖、活化,抑制淋巴结B细胞增殖(P<0.05)。结论苯甲酸雌二醇可以增强体液免疫而抑制细胞免疫,己酸羟孕酮可以增强细胞免疫而抑制体液免疫。
- 时淑娟智建生任学军李云生
- 关键词:苯甲酸雌二醇小鼠
- 雌二醇和孕酮对去势小鼠外周血白细胞和淋巴细胞的调节被引量:5
- 2006年
- 目的:探讨雌二醇、孕酮对去势小鼠外周血白细胞和淋巴细胞的调节。方法:雌性昆明小鼠60只随机分成5组,鼠龄35 d时除选取1组保留卵巢作为空白对照组不给予药物外,其余4组均去势,从鼠龄40 d开始注射药物,分别注射生理剂量的苯甲酸雌二醇、己酸羟孕酮或二者联合应用以及麻油,每5 d注射1次,共150 d。油镜下进行外周血白细胞及淋巴细胞计数。结果:空白对照组与苯甲酸雌二醇组相比,外周血白细胞数和淋巴细胞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油组白细胞数和淋巴细胞比例均有明显下降,与其它4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己酸羟孕酮组和苯甲酸雌二醇与己酸羟孕酮联合应用组白细胞数和淋巴细胞比例均增高(P<0.05),而二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苯甲酸雌二醇、己酸羟孕酮或二者联合应用均可以升高外周血白细胞数目和淋巴细胞数目。
- 时淑娟智建生任学军李云生
- 关键词:小鼠去势苯甲酸雌二醇白细胞淋巴细胞
- 雌二醇和孕酮对小鼠心肌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
- 目的 通过观察苯甲酸雌二醇、乙酸羟孕酮以及二者联用替代疗法短期和长期作用对卵巢切除小鼠心肌细胞的数量、超微结构形态学改变,从而探讨苯甲酸雌二醇、乙酸羟孕酮对机体心血管系统的作用机制。
方法 采用健康...
- 智建生
- 关键词:苯甲酸雌二醇心肌细胞超微结构小鼠
- 文献传递
- 生物医学工程(BME)专业解剖学教学改革初探
- 2004年
- 智建生王长月
- 关键词:解剖学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