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智海

作品数:43 被引量:185H指数:8
供职机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农业科学水利工程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8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0篇天文地球
  • 1篇水利工程
  • 1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3篇气候
  • 12篇降水
  • 10篇环流
  • 5篇青藏
  • 5篇青藏高原
  • 5篇环流指数
  • 5篇海表
  • 4篇数值模拟
  • 4篇厄尔尼诺
  • 4篇值模拟
  • 3篇低频振荡
  • 3篇盐度
  • 3篇振荡
  • 3篇气候异常
  • 3篇气象
  • 3篇热带
  • 3篇热带太平洋
  • 3篇净初级生产力
  • 3篇海表温度
  • 3篇阿留申低压

机构

  • 39篇南京信息工程...
  • 14篇中国科学院大...
  • 3篇中国气象科学...
  • 3篇巴彦淖尔市气...
  • 3篇中国科学院大...
  • 2篇中国气象局
  • 2篇福建省气象信...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国家海洋局第...
  • 1篇吉林省气象局
  • 1篇宁夏气象防灾...
  • 1篇教育部
  • 1篇浙江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江西省气象局
  • 1篇南京气象学院
  • 1篇四川省气象局
  • 1篇中国气象局广...
  • 1篇西藏高原大气...
  • 1篇内蒙古自治区...

作者

  • 43篇智海
  • 10篇王盘兴
  • 7篇林鹏飞
  • 5篇俞永强
  • 4篇徐永福
  • 4篇孙晓娟
  • 4篇丹利
  • 3篇周顺武
  • 3篇刘海龙
  • 3篇郑伟鹏
  • 3篇陈涛
  • 2篇张文君
  • 2篇刘炜
  • 2篇郭栋
  • 2篇陈涛
  • 1篇李艳春
  • 1篇刘莹
  • 1篇王玉昆
  • 1篇严厉
  • 1篇司瑶冰

传媒

  • 8篇大气科学学报
  • 5篇大气科学
  • 5篇气候与环境研...
  • 3篇气象学报
  • 3篇内蒙古气象
  • 2篇干旱区地理
  • 2篇第33届中国...
  • 1篇气象科学
  • 1篇气象
  • 1篇高原气象
  • 1篇中国农业气象
  • 1篇热带气象学报
  • 1篇山地学报
  • 1篇内江科技
  • 1篇热带海洋学报
  • 1篇气象研究与应...
  • 1篇高原山地气象...
  • 1篇中国科学:地...
  • 1篇地球科学期刊...
  • 1篇2012年高...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1
  • 2篇2020
  • 5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7
  • 4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4
  • 4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4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3
  • 1篇2002
4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青藏高原西部春季降水年代际变化趋势被引量:3
2019年
利用ERA-Interim和APHRO_MA资料分析了1979~2007年间青藏高原西部春季(3~5月)降水的年代际变化趋势及可能原因。结果表明,青藏高原西部局部区域春季降水呈显著减少趋势,降水的变化趋势与其西南部辐合上升运动及阿拉伯海北部水汽含量变化存在联系。发现研究区春季降水增加时伴随其西南部显著的辐合上升异常,同时高层(500 hPa)位势高度场负异常中心与环流的气旋式正异常中心一致,而低层(850 hPa)的辐合上升异常相对较弱;研究区春季降水增加同时伴随阿拉伯海北部至研究区西南部的高、低层比湿正异常,其中低层的比湿正异常更为显著,其正异常中心均位于阿拉伯海北部。上述区域的水汽输送能解释研究区春季降水55.3%的变化,同时两者的变化趋势具有很好相关性。研究显示1979~2007年间研究区春季降水呈下降趋势主要是由阿拉伯海北部低层向印度次大陆水汽输送减少,以及研究区南部高层辐合上升运动减弱造成的。青藏高原西部春季降水变化趋势和相关区域水汽变化的一致性,可以为分析高原气候变化提供依据。
陈涛陈涛智海
关键词:春季降水水汽输送
蒙古高压若干环流指数及与我国冬季气温异常相关的分析和比较被引量:16
2010年
比较和分析了1990年代以来不同学者提出的冬季蒙古高压(MH)5种强度指数(Ii,i=1~5)、2种中心位置指数(λi、φi,i=4,5)的时频特征及与我国同期气温(T)的相关。分析表明,(1)5种强度指数间存在高相关,其演变特征十分相似;多数Ii均存在显著年代际变化(I4例外),MH由强转弱的突变发生在1960年代后期。(2)2种中心位置指数地理分布区域及经向分量(φi)的年代际变化的显著性存在明显差异;MH由偏北转向偏南的突变发生在1970年代末,较Ii推迟约10年。(3)Ii、φi与我国冬季T的负相关均显著,MH强(I~′i〉0)、中心位置偏北(φ~′i〉0)年偏冷(T′〈0);反之亦然。(4)在提供中心位置指数的两组环流指数(I4,I5)的比较中,后者在强度指数(I)的年代际变化显著性、经向位置指数(φ)的独立性及与中国同期气温的相关等方面较优于前者。这些可为环流异常和短期气候预测研究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孙晓娟王盘兴智海郭栋
关键词:环流指数气候异常
阿留申低压四种环流指数的分析和比较被引量:11
2011年
分析和比较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不同学者提出的阿留申低压(AleutianLow,AL)四种强度指数(Ii,i=1,4)、两种中心位置指数(λi、φi,i=3、4)的时频特征及其与同期北半球太平洋海面温度、气温、降水的相关联系。结果表明:1)强度指数Ii、i=2,4演变特征最相似;20世纪70年代中期之前AL偏弱,之后AL偏强;近年来又出现AL偏弱趋势。因I1为5个月平均场中AL的强度指数,故它与Ii、i=2,4差别较大。2)两种中心位置指数地理分布区域(λc3,φc3)大于(λc4,φc4),这与平均时段长短及中心位置指数定义差别有关。λc4由偏西转向偏东较λc3提早约5a,它与Ii、i=2,4的一致性更好。3)在强ElNin~o事件中,AL加强、中心位置偏东,强LaNin~a事件则相反。强度指数I2、I4和位置指数λc4反映上述关系较好。4)AL偏强、偏东年,中纬北太平洋区域低温、少雨,北太平洋东北部至北美西北部气温偏高、降水偏多,而北美南部气温偏低、降水偏少;反之亦然。
孙晓娟王盘兴智海郭栋
关键词:阿留申低压气候异常
北半球冬季极涡异常变化的时空特征被引量:6
2013年
利用NCEP/NCAR再分析月平均高度场资料,计算了1948/1949—2009/2010年北半球冬季500~10hPa的极涡环流指数,包括面积指数S、强度指数P和中心位置指数(λc,φc)。分析了北半球冬季极涡在垂直高度上(共12层)的季、月气候态和异常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极涡面积和强度在不同高度上的大小变化不同,最大值出现的时间也存在差异,二者相关性不好,为两个相对独立的指数。极涡面积和强度的年代际变化趋势在上下层上也不一样,异常变化规律复杂;极涡中心位置上下层变化规律相同,主要在东半球80°N以北范围变化,在极点附近经度变化大,纬度变化小,纬度指数年代际变化明显,近10a极涡明显偏南。从整体上看,极涡中心位置从500hPa到10hPa形态上为逆时针、半径越向上越大的旋转变化。
姜忠宝王盘兴吴息智海
关键词:环流指数气候态
阿留申低压一组环流指数与北半球海气异常的关系
2017年
定义了一组描述冬季季、月平均1 000 h Pa位势高度上阿留申低压(Aleutian low,AL)状态的新环流指数,包括强度指数P、面积指数S及中心位置指数(λ_c,φ_c)。采用1948/1949—2007/2008年60个冬季的NCEP/NCAR平均高度场资料计算了上述环流指数,并据此分析了AL的气候及异常规律。结果表明:1)AL在1月最强,中心偏南、偏西;12月最弱,中心偏北、偏东;2月居中。2)AL指数P与λ_c之间存在负相关,强年('<0)偏东(λ'>0)、弱年偏西。AL年代际变化主要表现在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持续偏强、偏东,但近年有反转的迹象。3)AL在强El Nio年偏强、偏东,在强La Nia年相反,该关系自1975年以后尤其明显;AL与中纬太平洋海表温度(SST)存在显著正相关,SST负异常年AL东移加强,反之亦然。4)AL指数P与同期北半球中高纬气温、降水的显著相关区呈现"+-+"大圆波列分布,相关中心分别位于中纬度北太平洋、北美西北部、北美南部,与太平洋—北美遥相关型(PNA)接近。
智海王盘兴陈明璐段明铿王玉昆张丽娜
关键词:环流指数阿留申低压
2008年长江中下游及华南冰雪冻雨灾害成因分析
2013年
2008年1月中旬至2月初,我国长江中下游及华南地区出现大范围持续性雨雪天气过程。本文通过对第二次过程1月18~21日物理场的研究,分析得出了此次冻雨灾害形成的几个重要条件:(1)冻雨出现的基础条件:充足的水汽。(2)冻雨出现的重要条件:强烈的上升运动。(3)冻雨出现的有利条件:条件存在逆温层,并有暖鼻的配合,有利于冻雨的出现。(4)冻雨出现的补充条件:湿大气锋生过程。由于涉及云物理、微气象学等诸多影响,冻雨区的分布带有一定的局地性特征,因而,对其精确预报尚需作更多的研究。
徐岩岩张佳华李丽平智海
关键词:冰雪灾害冻雨逆温层
通用线性模型在气象水文集合预报后处理中的应用被引量:7
2014年
通用线性模型是一个气象水文预报后处理的统计模型。它能消除水文模型流量模拟中的偏差,保留了原始预报的技巧,并且能产生可靠的水文集合预报。本文试验中利用通用线性模型对取自于国际模型参数估计试验数据库的日流量模拟数据进行校正,并与实况观测作比较,检验通用线性模型降低误差的性能。结果表明:通用线性模型产生的流量集合预报的连续分级概率评分分值都在0.5分以下,证明集合预报结果是可靠的;校正后的模拟值在平均值、标准差、均方根误差等检验指标方面都比原始模拟更加接近于实际观测值;即使是对于误差较小的水文模拟,通用线性模型仍有对其进行改善的能力。
姜迪智海赵琳娜段青云梁莉刘莹
关键词:不确定性后处理
玉林6月份降水异常及其环流形势分析
2015年
利用1961-2013年玉林地区五个台站6月份降水资料及NCEP/NCAR月平均再分析资料,分析了玉林地区6月降水的异常及其环流形势特征。结果表明:玉林地区6月降水年际变化明显,总的降水趋势变化不明显;降水异常偏多年,南亚高压和西太平洋副高都偏弱,500hPa垂直运动偏强,高层辐散和低层辐合增强,低层水汽通量辐合增强,都有利于降水的发生;少雨年则相反。
陈明璐智海
关键词:降水异常环流特征
蒙古高压一组环流指数及与中国同期气候异常关系分析被引量:12
2011年
定义了一组描述冬季(12—2月)的月、季1 000 hPa等压面上蒙古高压(MH)状态的新的环流指数,它包括面积指数S、强度指数P、中心位置指数(λc,φc)。用NCEP/NCAR资料计算了1948/1949—2007/2008年60个冬季的月、季MH的上述环流指数。用它们分析了近60年冬季各月MH的气候态,表明MH在12、1月最强,2月明显减弱;12月偏南,1、2月逐渐北移。分析了MH强度P和中心位置(λc,φc)的年代际变化特征及其与中国冬季气候(气温、降水)的相关,结果表明:(1)MH强度P和中心位置指数φc均存在显著年代际变化,P在1960′s末—1970′s初由高转低,φc在1970′s末—1980′s初由偏北转偏南。12、2月P~φc间存在显著正相关。MH强年偏北、弱年偏南。(2)MH环流指数P、φc与中国同期气温存在显著负相关,P的显著负相关区覆盖了中国除西南外的大部分区域,φc的显著负相关区也覆盖了中国东部除东南沿海外大部分区域;它们与中国降水的同期相关联系远弱于气温。(3)全球增暖背景下MH强度减弱、中心南移,中国大部分地区出现持续暖冬;但1990′s末以来,相反的异常时有发生。(4)"0801华南雪灾"期间(2008.1.10—2.2)MH异常偏强,并有四次中期活动过程;它们是造成此次极端气候异常事件的直接环流原因。
刘晴晴王盘兴徐祥德智海孙晓娟
关键词:环流指数
青藏高原观测地表温度与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的差异及归因分析被引量:6
2019年
再分析资料评估对观测资料稀少的青藏高原具有重要意义,是开展青藏高原相关研究的基础。本文分析了2012—2016年观测与ERA-Interim再分析地表温度资料在青藏高原的时空分布差异,同时讨论了产生差异的可能原因。结果表明,两种资料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极值出现月份相同,相关性的空间分布表现为北高南低。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对地表温度存在低估,年平均值比观测资料低8.86℃,其中春季绝对误差最大。年平均绝对误差呈北低南高的空间分布形态,且绝对误差极值中心的强度及范围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ERA-Interim与观测地表温度之间的偏差随气象站海拔高度的变化是非单调的,分析认为气象站与所在格点的海拔差是导致偏差出现南北差异的原因之一,而春季青藏高原南部的偏差异常可能与积雪有关。ERA-Interim再分析地表温度资料在青藏高原北部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南部受地形影响适用性相对较差。
陈涛陈涛智海
关键词:青藏高原地表温度ERA-INTERIM地形影响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