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曲坚

作品数:11 被引量:181H指数:4
供职机构: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济宁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济宁市科技局立项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子宫
  • 4篇盆底
  • 4篇淋巴
  • 4篇淋巴结
  • 3篇障碍性
  • 3篇障碍性疾病
  • 3篇手术
  • 3篇盆底功能
  • 3篇盆底功能障碍
  • 3篇盆底功能障碍...
  • 3篇盆底功能障碍...
  • 3篇前哨
  • 3篇前哨淋巴结
  • 3篇子宫内膜
  • 3篇内膜
  • 3篇内膜癌
  • 3篇疾病
  • 3篇功能障碍性疾...
  • 3篇宫内
  • 3篇宫内膜

机构

  • 8篇济宁医学院
  • 4篇广州医学院第...

作者

  • 11篇曲坚
  • 5篇齐云平
  • 4篇张晓薇
  • 2篇张玉英
  • 2篇徐静
  • 2篇林爱敏
  • 2篇张丽
  • 1篇高永花
  • 1篇孙琳
  • 1篇王靖雯
  • 1篇王廷涛
  • 1篇李万斌

传媒

  • 2篇山东医药
  • 2篇中国实用妇科...
  • 1篇中国美容医学
  • 1篇实用妇产科杂...
  • 1篇广州医学院学...
  • 1篇济宁医学院学...
  • 1篇癌症进展
  • 1篇实用妇科内分...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2
  • 1篇2011
  • 4篇2010
  • 2篇2008
  • 1篇2007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亚甲蓝和纳米炭对子宫内膜癌前哨淋巴结的识别价值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探讨亚甲蓝和纳米炭混悬注射液作为淋巴示踪剂对子宫内膜癌前哨淋巴结(SLN)的识别价值。方法选择接受手术治疗的临床Ⅰ、Ⅱ期子宫内膜癌患者34例,随机分为两组。术中分别将亚甲蓝和纳米炭混悬注射液分多点注射于子宫浆膜下,追踪识别最先染色的淋巴结为SLN,随后行子宫切除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结果亚甲蓝组18例检出SLN者13例,共计47枚,其发现率为72%;SLN活检准确率为100%,假阴性率为0;有2例发生淋巴结转移,皆有SLN显示。纳米碳混悬液组16例检出SLN者12例,共计46枚,其发现率为75%;SLN活检准确率为100%,假阴性率为0;有1例发生淋巴结转移,且有SLN显示。两组以上检查结果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未发现与本研究相关的损伤及不良反应。结论应用亚甲蓝、纳米碳混悬液在子宫内膜癌术中进行SLN识别均具有可行性。
齐云平曲坚
关键词:子宫内膜肿瘤前哨淋巴结活组织检查亚甲蓝纳米炭
无气腹与气腹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全子宫切除术的临床比较被引量:1
2012年
腹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势,在妇科已得到广泛用。无气腹腹腔镜特点是不需向腹腔内注入CO2气体,经腹壁提拉装置提起腹壁,形成腹腔内空间,在镜下进行操作的手术方式,使不能耐受气腹的病人,也可以采用腹腔镜这项技术。
林爱敏王廷涛齐云平曲坚张玉英
关键词: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全子宫切除术无气腹腹腔镜腹腔内注入腹壁
腹腔镜下的盆底重建手术被引量:2
2007年
曲坚张晓薇
关键词:腹腔镜妇科
无气腹腹腔镜在子宫肌瘤剥除术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0年
齐云平曲坚
关键词:子宫肌瘤剥除术无气腹腹腔镜腹腔镜技术
亚甲蓝和纳米炭在子宫内膜癌前哨淋巴结活检中的对比研究
曲坚齐云平张玉英高永花林爱敏孙琳王靖雯
在子宫内膜癌根治术中应用亚甲蓝和纳米炭混悬注射液作为淋巴示踪剂,寻找前哨淋巴结,并术中根据前哨淋巴结病理状态,可预测淋巴结转移存在与否,决定合理的淋巴清扫范围,提高肿瘤根治的手术效果。该课题选择接受手术治疗的子宫内膜癌患...
关键词:
关键词:子宫内膜癌肿瘤手术治疗
妊娠及分娩对盆底功能影响的探讨被引量:83
2010年
目的:探讨妊娠晚期和产后早期女性盆底功能的变化情况。方法:随机抽取2007年7~10月在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门诊产前检查的晚期妊娠孕妇46例,分别在妊娠晚期及产后6~8周及产后12~14周对压力性尿失禁(SUI)发生率以及产后不同时期会阴B超检查膀胱颈移动度情况进行研究。结果:单纯国际尿失禁问卷和护垫实验联合国际尿失禁问卷两种方法评价SUI的发生率分别为:妊娠晚期组47.83%,39.13%;产后6~8周组21.74%,15.22%;产后12~14周组17.24%、13.79%。产后6~8周组SUI发生率均较妊娠晚期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12~14周组SUI发生率均较产后6~8周组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12~14周组膀胱角度、膀胱颈旋转角度较产后6~8周组明显减小[(88.11±13.36)°vs(82.17±10.28)°;(21.67±10.64)°vs(16.79±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和分娩对盆底功能有一定的损伤,产后盆底功能有一定的康复趋势。
曲坚张晓薇
关键词: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妊娠分娩
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在Ⅰb_2/Ⅱa_2期宫颈癌手术中的价值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探讨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在Ⅰb2/Ⅱa2期宫颈癌根治性手术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宫颈癌根治性手术治疗的6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A、B两组,每组各30例。A组患者采取宫颈癌根治性手术联合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进行治疗,B组患者采取宫颈癌根治性手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及远期生存指标。结果 A、B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患者腹部切口液化/裂开、输尿管损伤、淋巴囊肿、尿潴留、阴道瘘、肠梗阻、肺部感染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的3年、4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80.00%、60.00%,高于B组患者的53.33%、33.33%,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800,P=0.028;χ2=4.286,P=0.038);A、B两组患者的3年、4年总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的生存时间为45.0个月,长于B组患者的41.0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rank mantel cox=4.245,P=0.039)。结论Ⅰb2/Ⅱa2期宫颈癌根治性手术中同时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有利于患者的远期预后。
张丽曲坚徐静
关键词: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宫颈癌根治性手术
改良冷刀锥切与LEEP刀治疗宫颈高级别上皮内瘤样病变的疗效比较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析改良冷刀锥切与LEEP刀治疗宫颈高级别上皮内瘤样病变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宫颈高级别上皮内瘤样病变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采用改良冷刀锥切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LEEP刀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治疗平均时间为(20.7±6.2)min,术中出血量为(36.7±5.4)mL;对照组患者手术治疗平均时间为(11.2±3.4)min,术中出血量为(10.8±2.7)mL,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出血率为4%,对照组患者术后出血率为13%,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冷刀锥切与LEEP刀治疗宫颈高级别上皮内瘤样病变具有不同优势,临床中应注意结合患者特点合理选择和应用。
张丽曲坚徐静
关键词: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
子宫内膜癌前哨淋巴结显影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在子宫内膜癌盆腔淋巴结切除术中进行前哨淋巴结(SLN)识别的可行性。方法选择接受手术治疗的临床Ⅰ、Ⅱ期子宫内膜癌患者18例。术中将示踪剂亚甲蓝分多点注射于子宫浆膜下,追踪识别最先蓝染的淋巴结为SLN。随后行子宫切除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结果 18例均有子宫浆膜面及双侧骨盆漏斗韧带内的淋巴管着色,其中16例(88.9%)盆腔内淋巴管同时着色;13例识别出SLN,共计47枚,平均每例3.6枚(1~7枚),识别率为72.22%(13/18)。有2例患者发生淋巴结转移,皆有SLN显示,且SLE皆有转移检出,准确性为100%(13/13),假阴性率为0。未发现与本研究相关的损伤及不良反应。结论应用亚甲蓝在子宫内膜癌术中进行SLN识别具有可行性,此技术简便、安全,但还需要大量的临床研究进一步证实。
曲坚齐云平李万斌
关键词:子宫内膜癌前哨淋巴结显影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康复治疗的疗效评价被引量:42
2008年
张晓薇曲坚
关键词: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康复治疗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