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发和
- 作品数:86 被引量:496H指数:13
-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理学一般工业技术化学工程更多>>
- Q235钢在模拟自然环境下失效行为的电化学研究被引量:14
- 2011年
- 采用电化学阻抗谱(EIS)和阴极极化曲线研究了Q235钢在薄液膜条件下的大气腐蚀过程,探讨了液膜厚度、Cl-和腐蚀产物对Q235钢失效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液膜厚度会影响O2的扩散过程,并进一步影响腐蚀速率;Cl-环境下,Q235钢腐蚀产物分成2层,外层为多孔疏松层,内层主要为α-FeOOH和γ-FeOOH组成的锈层,同时本体溶液中腐蚀产物仅为1层且疏松;薄液膜下腐蚀速率较本体溶液明显增加,当液膜厚度为202μm时,在阴极过程和腐蚀产物的共同控制下,腐蚀速率最大,局部腐蚀孔最深。
- 郑利云曹发和刘文娟陈安娜廖晓宁张鉴清
- 关键词:薄液膜EIS大气腐蚀锈层
- 微纳电极及其在扫描探针技术中的应用研究和进展
- <正>超微电极是现代电化学研究的基本技术之一。近年发展的次微米电极和纳米电极,更是由于其具有极大的传质效率,极短的响应时间,而受到广泛关注。本文主要阐述几何形状可控的微纳电极制备及其在扫描电化学显微镜中的应用新进展,包括...
- 曹发和朱泽洁张鉴清
- 镁合金阳极氧化膜的微观结构与耐蚀性能研究被引量:8
- 2006年
- 为了提高镁合金的耐蚀性能,采用扫描电镜(SEM)、电化学测试和盐雾试验等技术,对不同阳极氧化液中得到的镁合金AZ91D阳极氧化膜层的微观结构及其耐蚀性能进行了评价.所有工艺采用交流电源、氧化液无氟、铬和无磷,有利环境保护.先后对外加交流电压、Na2SiO3浓度、NaAlO2浓度,以及Na2SiO3和NaAlO2的协同作用对膜层腐蚀性能的影响规律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外加电压和氧化液组成对氧化膜的微观结构及其性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在碱性溶液中,NaAlO2和Na2SiO3的协同作用下,得到的阳极氧化膜的综合耐蚀性能优异,自腐蚀电流密度达到1.87×10-7A/cm2,耐中性盐雾大于500 h(氧化膜未封孔).
- 曹发和张昭施彦彦张鉴清
- 关键词:镁合金阳极氧化微观结构耐蚀性盐雾试验
- AM60镁合金在侵蚀性溶液中的电化学阻抗分形(英文)被引量:2
- 2009年
- 研究了AM60镁合金在0.1 mol/L NaCl,Na2SO4和饱和Mg(OH)2溶液中浸泡96小时的电化学阻抗谱(Electrochemical impedance spectroscopy,EIS)行为。溶液中含有Cl-时,阻抗谱呈现高中频两个容抗弧和低频感抗成分,且低频感抗组分在浸泡36小时后消失。AM60浸泡在Na2SO4溶液中具有类似的电化学阻抗行为,区别在于低频弛豫过程和容抗大小。相比于Cl-离子,SO42-离子具有相对较弱的腐蚀进攻能力。在饱和Mg(OH)2溶液中,由于Mg(OH)2弱水解有效抑制了阴阳极反应(极化曲线结果),EIS谱图仅有中高频两个容抗弧,没有对应孔核形成和消失的低频感抗行为。由于高频容抗弧对应AM60原表面的双电层信息,其弥散系数n、分形维数DE可以获取腐蚀过程中的细节信息。阻抗分形维数DE随时间的变化曲线结果表明Cl-具有最强的腐蚀进攻性,同时也具有再钝化效应,以修复由于Cl-进攻形成的孔核。SO42-离子腐蚀进攻性相对较弱,且没有再钝化现象。饱和Mg(OH)2溶液中DE的增加主要是由于不溶性Mg(OH)2沉积吸附在镁合金表面,增加表面的粗糙度。
- 钟丽应曹发和刘文娟张昭张鉴清
- 关键词:AM60EIS分形维数镁合金
- 铝合金的晶间腐蚀与剥蚀被引量:115
- 2005年
- 综述了近几十年来国内外在2xxx系和7xxx系铝合金及Al-Li合金的晶间腐蚀和剥蚀等研究方面的主要进展.总结了合金中晶界沉淀相的成分、分布及其与晶格的击穿电位差异等对晶间腐蚀的影响规律,探讨了热处理时效状态对合金耐蚀性和局部腐蚀动力学的影响机制.同时探讨了合金的晶格形态、腐蚀产物楔入作用等因素对合金剥蚀过程的影响规律,并对合金的晶间腐蚀和剥蚀研究中所采用的一些快速可靠的无损监检测方法,如电化学阻抗谱(EIS),进行了评价.
- 苏景新张昭曹发和张鉴清曹楚南
- 关键词:铝合金晶间腐蚀剥蚀EIS
- 一种几何形状可控的金圆盘次微米电极的制备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几何形状可控的金圆盘次微米电极的制备方法,其主要步骤如下:将金丝置入毛细玻璃管内,采用激光拉制仪先将毛细玻璃管细化,再使得毛细玻璃管与金丝完全贴合,最后拉断毛细玻璃管获得超微电极,再采用磨针仪对超微电极的...
- 曹发和朱泽洁
- 电化学还原预处理对BiVO_4薄膜电极光电化学氧化水性能的提高被引量:4
- 2014年
- 在酸性水溶液中(pH=2.0),采用电化学还原(ER)方法对BiVO4薄膜电极进行预处理,并探讨了其对薄膜电极光电化学氧化水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这种预处理可显著提高电极的光电化学氧化水的性能,且具有良好的光电化学稳定性.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拉曼光谱、光电子能谱、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荧光光谱、电化学阻抗谱及Mott-Schottky等方法对ER处理前后的电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ER预处理使电极粗糙度增大,表面积增大约1.4倍;电极材料的晶型无明显变化,但V—O对称伸缩振动略有红移;表面Bi,V和O结合能变小,Bi3+部分被还原,Bi/V原子比增大;ER处理导致电极平带电位负移,光生载流子在薄膜电极/溶液界面转移速率加快,表面复合速率降低.这些变化和表面积增加是BiVO4电极光电化学性能提高的主要原因.
- 李海丽朱红乔曹发和冷文华
- 关键词:BIVO4电化学还原预处理
- 薄液膜下Zn合金的腐蚀行为
- 本文采用电化学阻抗谱(EIS)技术,并结合表面表征技术,如SEM、XRD和FTIR等,研究了薄液膜下Zn合金腐蚀过程,初步探讨了液膜厚度对Zn合金失效过程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Zn腐蚀行为复杂,腐蚀形式主要表现为局部腐蚀,...
- 郑利云贾丙丽刘文娟曹发和张鉴清
- 关键词:合金腐蚀液膜厚度腐蚀速率
- 一种几何形状可控的Pt圆盘次微米电极的制备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几何形状可控的Pt圆盘次微米电极的制备方法,其主要步骤如下:将Pt丝置入毛细玻璃管内,采用激光拉制仪先将毛细玻璃管中间部位细化,再使得毛细玻璃管与Pt丝完全贴合,最后拉断毛细玻璃管获得超微电极,然后采用磨...
- 曹发和朱泽洁柳晓燕
- 电流-电位复合响应模式下的不锈钢表面pH分布研究
- 朱泽洁柳晓燕叶珍妮张鉴清曹发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