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平
- 作品数:5 被引量:16H指数:2
-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第二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更多>>
- 侵袭性葡萄胎并肾病综合征一例
- 2012年
- 患者,女,22岁,未婚。因“间断颜面、双下肢浮肿20余天”于2010年9月30日入院。曾于外院诊断为肾病综合征给予激素、利尿治疗1周,浮肿减轻。自行停药后双下肢浮肿加重、尿量减少并左下腹胀痛伴阴道少量出血。体格检查:左下腹可扪及直径约10cm包块,伴压痛。患者既往月经规律,末次月经8月20日,无妇科病史,无妊娠史。
- 赵玉王梅曹平邓蓉蓉郭钰珍王静
- 关键词:侵袭性葡萄胎肾病综合征
- 系统性红斑狼疮分子病因研究进展被引量:14
- 2013年
-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多系统损伤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以T、B细胞异常活化、补体激活、免疫复合物清除障碍、沉积、自身抗体的产生及免疫调节异常为特点[1,2]。世界流行病学调查为1.4%~21.9%,发病率为(7.4~159.4)/10万人,可造成多系统的损害,其中狼疮肾炎(Lupus nephritis,LN)是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
- 曹平赵玉王静
-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ERYTHEMATOSUS分子病因LUPUS多系统损伤免疫复合物
- PIN1基因启动子区-667C>T多态性与慢性肾脏病伴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相关性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研究PIN1基因启动子区-667C>T位点基因多态性与中国西北汉族人群慢性肾脏病(CKD)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SHPT)的相关性. 方法:应用聚合酶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检测252例CKD伴SHPT患者及61例健康体检者PIN1基因启动子区-667C>T位点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基因组测序法验证PIN1基因多态性. 结果:CKD伴SHPT组和健康对照组间性别、年龄相匹配.CKD伴SHPT组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血清钙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均<0.05);血清肌酐(SCr)、血清磷、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均<0.05).CKD伴SHPT组PIN1基因启动子区-667T变异基因型(CT+TT)和T等位基因的频率均高于健康对照组(x2=12.47,P<0.01x2 =3.83,P=0.05).-667T变异基因型(CT+TT)与PTH相关(OR=1.002,P=0.039),而与性别、年龄、SCr、血清钙、血清磷等指标均无相关.PIN1基因启动子区-667T变异基因型(CT+ TT)可能是CKD伴SHPT的危险因素(OR =3.219,95% CI 1.643 ~6.037). 结论:中国汉族人群PIN1基因-667C>T多态性可能与CKD伴SHPT易感性相关.-667T变异基因型(CT +TT)可能是CKD伴SHPT的危险因素.
- 赵玉张丽丽曹平邓蓉蓉沈婕漆媛媛王静
- 关键词:慢性肾脏病多态性
- 细胞凋亡清除障碍及瓣状内切核酸酶1基因变异在狼疮性肾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 2013年
- 目的:探讨细胞凋亡清除障碍及瓣状内切核酸酶1(Fen1)基因变异在狼疮性肾炎(LN)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首先收集30例LN患者肾穿刺组织,用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探讨LN病理分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活动度评分2000(SLEDAI2000)与肾脏组织细胞凋亡指数(AI)的关系;其次,收集50例LN患者,25例健康者,20例胃癌患者的外周血标本,采用全血基因组DNA柱式试剂盒提取DNA,筑巢PCR扩增Fen1基因61563142~61563342目的片段,扩增后对目的基因进行测序,并将测序结果与基因数据库中人Fen1基因进行比较,计算突变位点频率,比较LN患者、胃癌患者、健康者Fen1基因突变情况。结果:(1)所有患者肾组织凋亡检测均为阳性,凋亡细胞在肾小球及肾小管均呈散在分布,SLEDAI与其AI呈正相关(r=0.39,P<0.05)。根据ISN/RPS2003制定的病理分型标准,30例LN患者中,病理类型以Ⅳ型最多(40.00%),其次为Ⅱ型(26.67%),Ⅲ型16.67%,Ⅴ型13.33%,Ⅵ型3.33%,无Ⅰ型病变患者。(2)三组Fen1基因61563142~61563342目的片段未发现有统计学意义的碱基变异。结论:LN患者存在细胞凋亡清除障碍,凋亡细胞的数量越多,SLE病情越活跃;LN患者Fen1基因61563142~61563342目的片段中未发现碱基变异,尚需要扩大样本量,或进行该基因的全基因组关联研究进一步证实Fen1基因在LN中的作用。
- 曹平赵玉张丽丽沈婕邓蓉蓉宋志霞赵俊丽王静
- 关键词:狼疮性肾炎细胞凋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