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胆道
  • 2篇胆道支架
  • 2篇胆道支架置入
  • 2篇支架置入
  • 2篇置入
  • 2篇阻塞性
  • 2篇阻塞性黄疸
  • 2篇黄疸
  • 2篇恶性
  • 2篇恶性阻塞性黄...
  • 1篇动脉瘤
  • 1篇凶险
  • 1篇凶险型前置胎...
  • 1篇血管
  • 1篇血管内治疗
  • 1篇血管造影
  • 1篇造影
  • 1篇照射
  • 1篇照射治疗
  • 1篇手术

机构

  • 4篇东南大学
  • 1篇徐州医学院

作者

  • 4篇曹驰
  • 2篇管峦
  • 2篇崔宁
  • 2篇吴海江
  • 2篇骆勇
  • 2篇董超
  • 1篇张蓓
  • 1篇刘凌
  • 1篇翟敬芳
  • 1篇张青山
  • 1篇魏涛
  • 1篇郑建华
  • 1篇张梦
  • 1篇张艳玲
  • 1篇尹凤玲

传媒

  • 1篇中华急诊医学...
  • 1篇现代妇产科进...
  • 1篇实用医技杂志
  • 1篇中华全科医师...

年份

  • 1篇2015
  • 2篇2008
  • 1篇2005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血管造影及介入治疗的临床应用被引量:6
2005年
目的:总结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DSA)及介入治疗颅内动脉瘤的临床经验。方法:对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21例行DSA检查,6例确诊动脉瘤者行血管内栓塞治疗。结果:成功栓塞6例10个动脉瘤。1例术中渗血,经治疗后康复。结论:介入神经放射技术为许多脑血管病的诊断治疗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魏涛张青山曹驰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脑血管造影血管内治疗
胆道支架置入加^192Ir内照射治疗恶性阻塞性黄疸
2008年
胆道支架置入具有恢复胆汁引流、无须携带引流管、手术创伤小的特点,已成为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malignant obstructive jaundice,MOJ)的首选疗法,然而出现胆道支架内再狭窄或阻塞一直是影响疗效的关键因素。为防止黄疸复发,徐州市中心医院介入科采用胆道支架置放后胆道腔内照射治疗7例MOJ患者,现报道如下。
吴海江崔宁管峦曹驰董超骆勇
关键词:胆道支架置入恶性阻塞性黄疸腔内照射治疗^192IR狭窄或阻塞
髂内动脉球囊封堵在凶险型前置胎盘剖宫产围手术期的临床应用被引量:25
2015年
目的:探讨髂内动脉球囊封堵在凶险型前置胎盘剖宫产围手术期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5年2月徐州市中心医院产科收治的凶险型前置胎盘产妇42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封堵组(22例)和对照组(20例)。封堵组剖宫产术前应用双侧髂内动脉球囊封堵术,对照组采用常规剖宫产术。观察两组产妇的出血量、输血量、子宫切除率及新生儿Apgar评分情况。结果:封堵组中产后出血量≥3000ml的比率明显少于对照组[0.0%(0/22)vs 20.0%(4/20)]。与对照组比较,封堵组的术中及术后平均输血量(309.09ml vs 740.00ml)及子宫切除率[0.0%(0/22)vs 25.0%(5/20)]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产后出血量1000~3000ml、术前与术后24h后血色素差值、术后1~5d恶露量、新生儿1min及5min Agpar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凶险型前置胎盘采用剖宫产术前预置髂内动脉球囊是控制产后大出血(≥3000ml)及减少子宫切除率的有效手段,较常规剖宫产术具有明显的优势。
翟敬芳尹凤玲张蓓张艳玲郑建华张梦曹驰
关键词:凶险型前置胎盘剖宫产
胆道支架置入联合内外放疗治疗恶性阻塞性黄疸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
2008年
对30例恶性阻塞性黄疸病例分别行胆道支架置人+后装腔内放疗+适形放疗(综合组,15例)和单纯胆道支架置入治疗(对照组,15例)。两组患者血总胆红素在胆道支架置入后1个月内明显下降,对照组6个月后开始升高,而综合组6个月后继续降低;肿瘤最大径对照组增大,综合组缩小。对照组无完全与部分缓解,综合组肿瘤缓解比例为13/15;综合组0.5年、1年和2年生存比例分别为15/15,14/15,和10/15,高于对照组的15/15,5/15和1/15。
吴海江管峦崔宁曹驰刘凌董超骆勇
关键词:黄疸阻塞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