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三喜

作品数:242 被引量:445H指数:9
供职机构:沈阳工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沈阳市科技计划项目辽宁省科技厅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理学一般工业技术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34篇期刊文章
  • 84篇专利
  • 16篇会议论文
  • 5篇科技成果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94篇化学工程
  • 35篇理学
  • 26篇一般工业技术
  • 4篇电气工程
  • 4篇轻工技术与工...
  • 3篇石油与天然气...
  • 3篇建筑科学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文化科学
  • 2篇水利工程

主题

  • 54篇催化
  • 53篇乙烯
  • 51篇催化剂
  • 30篇聚乙烯
  • 29篇蒙脱土
  • 25篇纳米
  • 20篇共聚
  • 19篇复合材料
  • 19篇复合材
  • 18篇改性
  • 17篇树脂
  • 17篇金属
  • 16篇阻燃
  • 16篇丙烯
  • 15篇氧化镁
  • 15篇氢氧化镁
  • 14篇碳化硼
  • 14篇共混
  • 12篇接枝
  • 11篇液晶

机构

  • 178篇沈阳工业大学
  • 44篇沈阳化工学院
  • 27篇沈阳化工大学
  • 23篇中国科学院
  • 5篇中国石油
  • 2篇中国中化集团...
  • 2篇沈阳产品质量...
  • 2篇韩国忠南大学
  • 1篇大连大学
  • 1篇江苏科技大学
  • 1篇辽宁大学
  • 1篇沈阳建筑大学
  • 1篇沈阳理工大学
  • 1篇辽宁石油化工...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沈阳农业大学
  • 1篇天津科技大学
  • 1篇北京建筑大学
  • 1篇学研究院
  • 1篇沈阳科技学院

作者

  • 241篇李三喜
  • 112篇王松
  • 61篇张爱玲
  • 13篇张文政
  • 12篇田波
  • 12篇梁吉艳
  • 8篇庞德仁
  • 8篇陈延明
  • 8篇黄葆同
  • 7篇李洋
  • 7篇左孝为
  • 6篇莫志深
  • 6篇于旻
  • 6篇陈琦
  • 6篇吕震乾
  • 5篇周春婧
  • 5篇牛秋成
  • 5篇唐涛
  • 5篇张帆
  • 5篇张争艳

传媒

  • 19篇沈阳工业大学...
  • 11篇沈阳化工学院...
  • 7篇高分子材料科...
  • 7篇辽宁化工
  • 7篇应用化学
  • 6篇化工新型材料
  • 5篇无机盐工业
  • 5篇当代化工
  • 4篇硅酸盐通报
  • 4篇合成树脂及塑...
  • 4篇高分子学报
  • 4篇现代塑料加工...
  • 4篇塑料科技
  • 3篇精细石油化工
  • 3篇波谱学杂志
  • 3篇电源技术
  • 3篇中国粉体技术
  • 2篇塑料
  • 2篇化学试剂
  • 2篇功能材料

年份

  • 6篇2024
  • 10篇2023
  • 9篇2022
  • 7篇2021
  • 6篇2020
  • 3篇2019
  • 6篇2018
  • 18篇2017
  • 10篇2016
  • 16篇2015
  • 15篇2014
  • 19篇2013
  • 12篇2012
  • 11篇2011
  • 8篇2010
  • 12篇2009
  • 9篇2008
  • 8篇2007
  • 11篇2006
  • 8篇2005
24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液晶改性芳纶增强环氧树脂的相容性与力学性能被引量:3
2012年
针对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存在的应力开裂以及与基体界面相容性差等问题,采用液晶和离子单体对芳纶纤维进行改性,再与环氧树脂及固化剂按一定比例混合,制得液晶改性芳纶增强环氧树脂复合材料.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常温下固化20 min,芳纶、环氧树脂与固化剂的质量比为0.07∶35∶11,复合材料的弯曲应力为445.6 MPa,应变为0.975%,比水解芳纶增强环氧树脂复合材料、芳纶增强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弯曲应力分别提高了29%和33%.扫描电镜研究表明,复合材料中分散相在基体中的分散性较好,有良好的界面相容性,断面处的断裂方式由脆性断裂变为韧性断裂.红外光谱研究表明,加入液晶改性芳纶的复合材料出现了磺酸基团和氮氮双键的特征吸收峰.
张爱玲刘慧吕震乾王松李三喜
关键词:芳纶纤维环氧树脂液晶离聚物力学性能界面相容性
双邻香草醛席夫碱的合成与表征被引量:2
2009年
用邻香草醛,4,4-二氨基二苯醚为原料合成双邻香草醛(二苯醚)苯亚胺Schiff碱,这是一种具有N,N,O,O-四齿配位的新型Schiff碱,通过红外光谱、紫外光谱,核磁、粉末XRD衍射等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无水乙醇中成功合成了双邻香草醛(二苯醚)苯亚胺Schiff碱,且生成的Schiff碱为晶态物质,熔点为170~172℃。
邓思思李三喜张文政黄丽
关键词:邻香草醛SCHIFF碱
一种基于有机金属骨架材料高性能吸附剂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有机金属骨架材料高性能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具体的制备方法为:将芳香酸、金属盐和吸附粉体按比例混合;上述混合好的原料放置于带有聚四氟乙烯内衬的水热合成反应釜中,加热,于100~250℃条件下反应2h~60h...
许兰兰刘玉霞卢洋洋张福珍梁雨晨王松李三喜张爱玲
文献传递
非金属离子掺杂对二氧化钛光催化降解有机染料的研究进展被引量:6
2021年
二氧化钛(TiO_(2))是一种具有高化学稳定性、环境友好型和低毒性的半导体材料,广泛地应用于催化、传感、制氢、光学和光电等领域。然而作为光催化剂的二氧化钛存在带隙较宽、对太阳光的利用效率低等缺陷。通过对TiO_(2)改性,能增加晶体表面的活性位点或抑制光生载流子的复合,可以达到提高其光催化效率的目的。研究表明,将非金属离子掺杂到TiO_(2)的晶格中,可以减慢电子-空穴对的复合速率,是一种提高纳米TiO_(2)光催化活性的有效改性途径。讨论了非金属离子掺杂TiO_(2)的改性机理和使用非金属离子改性后的Ti O_(2)光催化剂降解常见有机污染物的最新进展,并对TiO_(2)光催化剂的改性前景做出展望。
欧阳园园王松蒋大富李三喜
关键词:催化剂
5-甲基吡啶-2,3-二甲酸二甲酯的分析方法
2022年
[目的]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测定5-甲基吡啶-2,3-二甲酸二甲酯的分析方法。[方法]使用Thermo Syncronis C_(18)液相色谱柱,采用乙腈和磷酸水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在检测紫外波长228 nm条件下进行分析。[结果]在本试验色谱条件下,5-甲基吡啶-2,3-二甲酸二甲酯的保留时间为8.51 min。在0.1~10 mg/L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该分析方法的检出限为0.05 mg/L,相对标准偏差为0.07%,平均回收率为99.39%。[结论]该方法操作简洁、高效准确、灵敏度强、结果重复性好,适用于5-甲基吡啶-2,3-二甲酸二甲酯的测定。
马晓华胡杰明旭李三喜程春生
关键词:反相高效液相色谱
原位法制备PE/MMT纳米复合材料及其性能研究
2018年
添加不同种类的一元醇及内给电子体制备蒙脱土(MMT)负载的Ziegler-Natta催化剂,采用原位聚合法合成了聚乙烯(PE)/MMT纳米复合材料。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透射电镜(TEM)表征复合材料的结构,并分析了其热性能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当选用的一元醇为正己醇,内给电子体为正硅酸乙酯,蒙脱土质量分数为2.7%时,PE/MMT纳米复合材料具有较好的颗粒形态结构和优异的综合性能。
吕丹李三喜曾喜马也顾成荣
关键词:原位聚合蒙脱土聚乙烯纳米复合材料ZIEGLER-NATTA催化剂
乙丙共聚物的^(13)CNMR研究被引量:17
1998年
研究用化学反应法制备的镁钛系载体高效催化剂合成的乙丙共聚物的13CNMR谱图,提出了无需进行分峰处理,通过将谱图直接分为八个独立的区域,并选取其中受仪器测试条件等影响较小的五个谱区的强度,直接计算此类共聚物序列分布的方法,并分别采用伯努利模型和马尔科夫模型对共聚物的三单元组序列分布进行处理,指出在化学反应法制备的载体催化剂催化的乙丙共聚合扫次末端基效应机理进行,且催化剂活性中心有利于乙丙各自的均聚合.
李三喜马瑞春张帆
关键词:乙丙共聚物NMR碳13聚乙烯
一种钛酸铋铁电薄膜制备方法
一种钛酸铋铁电薄膜制备方法,以五水硝酸铋(Bi(NO<Sub>3</Sub>)<Sub>3</Sub>·5H<Sub>2</Sub>O)和钛酸四丁酯(Ti(OC<Sub>4</Sub>H<Sub>9</Sub>)<Sub...
王趱姜伟李三喜刘力梅张文政
文献传递
碳纤维上电聚合噻吩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被引量:2
2020年
为了改善碳纤维与树脂基体之间的界面性能,以噻吩为单体,采用循环伏安法对碳纤维进行电化学聚合改性.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研究了电化学聚合改性前后碳纤维的表面结构变化,采用电脑伺服控制材料试验机测试了碳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当噻吩浓度为0.4 mol/L时,峰值电流增加幅度最大,电聚合效果最佳.当循环次数达到60次时,碳纤维表面电化学聚合反应完全,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层间剪切强度可由13.46 MPa增加到23.79 MPa,提高约76.75%.电化学聚合后大量片层状聚噻吩聚合物在碳纤维表面聚集,碳纤维与环氧树脂基体紧密结合,界面性能明显提高.
张爱玲李秋王松李三喜
关键词:电化学聚合碳纤维噻吩复合材料层间剪切强度
超临界二氧化碳制备高强度阻燃聚苯醚复合发泡材料
2024年
通过在聚苯醚(PPO)基材中引入间规聚苯乙烯(sPS)替代高抗冲聚苯乙烯(HIPS),并添加了苯乙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EBS)和无卤阻燃剂,结合超临界二氧化碳发泡技术,制备了高强度、高阻燃聚苯醚复合发泡材料。研究了sPS引入对复合材料体系力学性能、发泡行为以及发泡材料压缩强度、阻燃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sPS的加入大幅度提高了复合材料的刚性和熔体黏弹性;增大的熔体黏弹性提高了复合材料的可发性;加入23%(质量分数,下同)sPS时,发泡倍率从5.9倍提高至36倍;复配无卤阻燃剂,能明显提升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PPO/HIPS/sPS复合发泡材料密度为0.14 g/cm^(3)时,阻燃等级达到UL94 V-0级,极限氧指数(LOI)为27.4%;在相同密度0.29 g/cm^(3)时,加入23%sPS的PPO/HIPS/sPS复合发泡材料的压缩强度从1.9 MPa提高至6.4 MPa。
吕正阳邱健邢海平姜治伟刘杰唐涛李三喜
关键词:聚苯醚阻燃力学性能
共2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