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
- 作品数:11 被引量:17H指数:2
- 供职机构: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甲硫咪唑与^(131)I治疗老年甲亢的疗效被引量:2
- 2019年
- 目的:观察甲硫咪唑与^(131)I治疗老年甲亢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的研究对象为本院2016年4月~2018年4月收治的老年甲亢患者70例,依据单双号法分为对照组(n=35)和试验组(n=35),对照组使用甲硫咪唑进行治疗,试验组使用^(131)I进行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及治疗后甲状腺功能相关指标。结果:试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后T_3、T_4、FT_3、FT_4均显著低于对照组,TSH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甲硫咪唑相比,^(131)I治疗老年甲亢效果确切,可显著改善甲状腺功能,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 李云
- 关键词:老年甲亢131I甲硫咪唑
- 一种内分泌物引流器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内分泌物引流器,属于医疗器械领域,本实用新型在穿刺装置的左右两侧设置有接头,可以从不同位置连接穿刺针体,在接头的顶部连接有伸缩接口,伸缩接口为可伸缩结构,可用于连接不同孔径的穿刺针体,医护人员可通过替换...
- 李云
- 文献传递
- 感染性休克患者血浆D-乳酸、肝素结合蛋白水平与APACHEⅡ评分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5
- 2022年
- 目的:检测感染性休克患者血浆中D-乳酸(D-Lac)、肝素结合蛋白(HBP)水平,同时对患者进行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Ⅱ(APACHEⅡ)评分,并探讨感染性休克患者血浆D-Lac、HBP水平与APACHEⅡ评分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9年1月因感染性休克于本院住院的89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感染性休克组);同期选取83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对照组)。采用血乳酸分析仪检测两组血浆中D-Lac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浆中HBP水平,对患者APACHEⅡ评分进行评定;分析两组一般资料;分析感染性休克患者血浆中D-Lac、HBP水平与APACHEⅡ评分的相关性;分析感染性休克患者D-Lac、HBP及APACHEⅡ评分与血流动力学参数的相关性;分析影响感染性休克的因素。结果:感染性休克组D-Lac、HBP、APACHEⅡ评分、PaCO_(2)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aO_(2)、SaO_(2)低于对照组(P<0.05);感染性休克患者血浆中D-Lac、HBP水平与APACHEⅡ评分均呈正相关(P<0.05);感染性休克患者D-Lac、HBP、APACHEⅡ评分与PaCO_(2)呈正相关,与PaO_(2)、SaO_(2)均呈负相关(P<0.05);D-Lac、HBP是影响感染性休克的危险因素,PaO_(2)是影响感染性休克的保护因素。结论:感染性休克患者血浆D-Lac、HBP水平与APACHEⅡ评分均呈正相关,三者与感染性休克患者病情密切相关。提示血浆D-Lac、HBP水平对感染性休克的早期危险性有重要意义,临床上除APACHEⅡ评分外,还可将血浆D-Lac、HBP作为辅助诊断指标。
- 苏爱峰李云
- 关键词:感染性休克D-乳酸
- 一种内分泌科用送检装置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内分泌科用送检装置,属于医疗器械领域,本实用新型设置有外瓶身和内瓶身,送检物储存在内瓶身内,外瓶身包裹在内瓶身外,起到保温作用,避免送检物与外部环境接触后温度下降过快,对送检物的理化性质产生影响,在内瓶...
- 李云
- 文献传递
- 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辅助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的1年随访观察
- 2020年
-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LMWH)皮下注射辅助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临床疗效并进行1年随访。方法:选取某院收治的AECOPD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参照组与治疗组,每组50例。参照组采取常规、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参照组基础上实施皮下注射LMWH治疗。比较2组治疗总有效率、肺功能、凝血指标及动脉血气相关指标变化,随访1年后,比较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00%,高于参照组的7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肺功能相关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及活化部分的凝血活酶时间(APTT)均增加,D-二聚体(D-D)减少,治疗组比参照组改善更明显(P<0.05);治疗后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及血氧饱和度(SaO2)均提升,动脉血氧分压(PaO2)降低,且治疗组优于参照组(P<0.05);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皮下注射LMWH辅助治疗AECOPD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血液高凝状态,增强肺功能,安全性好。
- 苏爱峰李云
- 关键词:急性加重期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
- miRNA-19、miRNA-146、miRNA-155在支气管哮喘患者中的表达及与气道重塑的相关性
- 2023年
- 目的探讨微小RNA-19(miRNA-19)、微小RNA-146(miRNA-146)、微小RNA-155(miRNA-155)在支气管哮喘患者中的表达及与气道重塑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1年2月92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作为研究组,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重度组(n=17)、中度组(n=30)及轻度组(n=45),根据胸部高分辨率CT诊断结果将研究组分为气道重塑组(n=34)及非重塑组(n=58),另取同期6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各组血清miRNA-19、miRNA-146、miRNA-155,采用Perason相关性系数分析血清miRNA-19、miRNA-146、miRNA-155与病情严重程度、气道重塑的相关性。结果研究组血清miRNA-19、miRNA-146水平高于对照组,miRNA-155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重度组血清miRNA-19、miRNA-146水平均高于中度组、轻度组,中度组血清miRNA-19、miRNA-146水平均高于轻度组(P<0.05);重度组血清miRNA-155水平低于中度组、轻度组,中度组血清miRNA-155水平低于轻度组(P<0.05);重塑组血清miRNA-19、miRNA-146水平均高于非重塑组,miRNA-155水平低于非重塑组(P<0.05);Pera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miRNA-19、miRNA-146与病情严重程度、气道重塑呈正相关,血清miRNA-155与病情严重程度、气道重塑呈负相关(P<0.05)。结论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miRNA-19、miRNA-146呈高表达、miRNA-155呈低表达,三者均与病情严重程度及气道重塑情况存在相关性。
- 苏爱峰王怀俊李云
- 关键词:支气管哮喘病情严重程度
- 生长激素治疗宫内发育迟缓矮小儿童疗效观察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对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治疗宫内发育迟缓(IUGR)未达到追赶生长的矮小儿童的疗效进行评估。方法应用rhGH对于2岁仍未达到追赶生长的IUGR矮小儿童进行治疗均有较好疗效,并对高年龄组与低年龄组疗效,进行对比观察。结果两组均有明显差异<0.05。结论rhGH可以安全有效增加线性增长及诱导追赶生长,明显增加生长速度,改善矮小儿童身高,且年龄越小疗效越好越经济。
- 李云
- 关键词:宫内发育迟缓生长激素儿童
- 糖尿病患者诱发糖尿病足的病理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探讨糖尿病足发病的危险因素,为糖尿病足的防治提供临床参考。方法以184例糖尿病足作为研究组,以150例糖尿病非糖尿病足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间的生化指标及一般资料。随后使用多因素回归分析,找出糖尿病足的发病危险因素。结果糖尿病足与非糖尿病足患者相比,WBC、Hcy及PCT等指标的数值明显升高,ALB、HCT及TC等指标明显下降,且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HbA1c、Hcy和WBC是导致糖尿病足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HbA1c、Hcy和WBC水平偏高是导致糖尿病足独立危险因素。
- 李云
- 关键词:糖尿病糖尿病足同型半胱氨酸糖化血红蛋白
- 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价值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分析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价值。方法选择本院2015年9月~2018年2月收治的118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分组研究,依据摸球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9例,对照组单独予以二甲双胍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利拉鲁肽,对两组治疗前后血糖水平变化和临床疗效的差异。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的FBG、2hPG、HbAlc均显著降低,其组间相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总有效率相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降糖效果确切,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中广泛应用和全面推广。
- 李云
- 关键词:2型糖尿病二甲双胍利拉鲁肽
- 小剂量他巴唑治疗甲亢患者的效果观察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观察小剂量他巴唑治疗甲亢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甲亢患者16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剂量他巴唑治疗,观察组采用小剂量他巴唑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血清TSH、FT4、FT3水平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7%(76/82),高于观察组的91.5%(75/8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个月后,两组FT4、FT3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TSH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3%(6/8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9.5%(16/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和常规剂量他巴唑治疗甲亢的疗效相当,小剂量的安全性优于常规剂量。
- 李云
- 关键词:甲亢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