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腹腔镜下三角吻合与腹腔镜辅助下毕I吻合术在远端胃癌根治术近期疗效的Meta分析
- 目的:系统比较腹腔镜辅助下毕-I吻合术与全腹腔镜下三角吻合术手术指标及术后并发症等指标,从而评估三角吻合术(DA)在远端胃癌根治术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设定检索策略采用主题词和关键词相结合,通过计算机检索中英文数据库;英...
- 李伟峰
- 关键词:胃癌腹腔镜META分析
- 文献传递
-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不同阶段红细胞膜相关脂肪酸含量变化的研究
- 目的:
脂肪酸各成分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有密切的关系,本研究旨在探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红细胞膜饱和脂肪酸主要是14:0、16:0、18:0及单不饱和脂肪酸主要是18:1成分的变化,从而进一步了解各脂肪酸在...
- 李伟峰
- 关键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红细胞膜脂肪酸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
- 文献传递
- 高频电刺激左心耳致家兔慢性心房颤动的实验研究
- 目的:探讨以高频率起搏刺激左心耳建立家兔慢性心房颤动模型的方法。方法:20只家兔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对照组为假手术组,植入起搏电极但不刺激,实验组10只家兔予开胸植人双极电极并予以(800次/分)刺激左心耳,每天持续...
- 陈仁华彭景添刘元庆肖成伟李伟峰
- 关键词:心房刺激心房颤动家兔
- 文献传递
-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与红细胞膜14:0、16:0、18:0和18:1脂肪酸含量变化的研究
-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红细胞膜饱和脂肪酸主要是14:0、16:0、18:0及单不饱和脂肪酸主要是18:1成分的变化。方法:本实验分为急性冠脉综合症组(42例)、稳定性心绞痛组(40例)、冠心病高危人群组(43例)...
- 李伟峰彭景添
- 关键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
- 文献传递
-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与红细胞膜14∶0、16∶0、18∶0和18∶1脂肪酸含量变化的研究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红细胞膜饱和脂肪酸(主要是14∶0、16∶0、18∶0)及单不饱和脂肪酸(主要是18∶1)成分的变化。方法本实验分为急性冠脉综合症组(42例)、稳定性心绞痛组(40例)、冠心病高危人群组(43例)及正常对照组(51例),采用氯仿-甲醇法快速提取红细胞膜脂肪,并用碱法甲基化,经薄层层析纯化的甲基酯用100 mm×0.25 mm气相色谱毛细管柱测定脂肪酸组成。结果正常对照组红细胞膜中14∶0、16∶0和18∶0脂肪酸较其余三组低(P<0.01),而正常对照组红细胞膜中18∶1脂肪酸较其余三组高(P<0.01);冠心病高危患者组中红细胞膜14∶0、16∶0、18∶0和18∶1脂肪酸与稳定性心绞痛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冠心病高危组、稳定性心绞痛组与急性冠脉综合症组则有极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红细胞膜中单不饱和脂肪酸、饱和脂肪酸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之间有重要的联系,特别是在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中有更显著的表现。
- 李伟峰彭景添邓泽元刘小如孙传福
- 关键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
- 系统性缺血预适应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探讨系统性缺血预适应对缺血再灌注心肌是否具有早期保护作用。方法将24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单纯缺血再灌注组(Ⅰ组)、经典缺血预适应组(IPC组)、系统性缺血预适应组(SIP组),每组8只。Ⅰ组丝线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缺血30 min,再灌注120 min。IPC组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缺血5 min,再灌注10 min,重复2次,后同I组。SIP组5 min内从股动脉抽血,使平均动脉压降至50 mm Hg并维持10 min,此后用5 min把放出的血输回,后同Ⅰ组。检测3组缺血前、缺血30 min、再灌注30 min、再灌注120 min各时间点血清cTnI浓度、SOD活性及MDA、NO含量的变化。结果(1)缺血前各观察指标3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缺血30 min,再灌注30、120 min时点IPC、SIP组血清cTnI浓度、MDA含量明显低于I组(P<0.05),IPC、SIP组血清SOD活性、NO含量明显高于I组(P<0.05);(3)SIP组较IPC组效果显著,但各指标2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性缺血预适应对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早期保护作用,能明显减少心肌细胞坏死。
- 肖成伟彭景添李伟峰周金华
- 关键词: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保护动物
- 全腹腔镜下三角吻合与腹腔镜辅助下毕I吻合在远端胃癌根治术近期疗效的Meta分析
- 目的: 系统比较腹腔镜辅助下毕-I吻合术与全腹腔镜下三角吻合术手术指标及术后并发症等指标,从而评估三角吻合术(DA)在远端胃癌根治术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 设定检索策略采用主题词和关键词相结合,通过计算机检索中英...
- 李伟峰
- 关键词:胃癌META分析
- 文献传递
- 福辛普利和左旋氨氯地平对高盐饮食下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BP、左心室肥厚、NO及ET-1水平的影响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观察福辛普利和左旋氨氯地平对高盐饮食下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收缩压(SBP)、左心室肥厚(LVH)、一氧化氮(NO)及内皮素-1(ET-1)水平的影响。方法将40只8周龄SHR随机分为5组(n=8),即对照组、高盐对照组、福辛普利组、左旋氨氯地平组及联合治疗组。除对照组给予含0.9%氯化钠饲料喂养外,其余4组大鼠均给予含4%氯化钠饲料喂养8周。在第5周起各组按照0.01 mL.g-1等体积0.9%氯化钠灌胃4周。福辛普利组:按剂量4 mg.kg-1.d-1;左旋氨氯地平组:按剂量1 mg.kg-1.d-1;联合治疗组:福辛普利4 mg.kg-1.d-1,左旋氨氯地平1 mg.kg-1.d-1。每周测量SBP、体质量、心率1次,8周后通过放血处死全部SHR,计算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放免法测定血清及心肌ET-1含量,化学法检测血清及心肌NO水平。结果与高盐对照组比较,左旋氨氯地平组能明显降低高盐饮食下SHR的SBP,增加血清NO的含量,减少心肌组织ET-1含量和LVMI(均P<0.01);福辛普利组能明显降低高盐饮食下SHR心肌组织ET-1含量和LVMI(P<0.05或P<0.01),但无明显降低SBP作用;联合治疗组能更明显降低SBP和LVMI(均P<0.01)。结论左旋氨氯地平与福辛普利均能降低高盐饮食下SHR SBP作用,机制可能与血清NO含量的升高有关;抑制LVH的作用机制可能与心肌组织ET-1含量降低有关。
- 孙传福王云开刘慧华李伟峰施国祥苏海
- 关键词:福辛普利左旋氨氯地平左心室肥厚
- 高频电刺激左心耳致家兔慢性心房颤动的实验研究
- 目的探讨以高频率起搏刺激左心耳建立家兔慢性心房颤动模型的方法。方法 20只家兔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对照组为假手术组,植入起搏电极但不刺激,实验组10只家兔予开胸植入双极电极并予以(800次/分)刺激左心耳每天持续4小...
- 陈仁华彭景添刘元庆肖成伟李伟峰
- 关键词:心房刺激心房颤动家兔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