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勃

作品数:9 被引量:8H指数:2
供职机构:北京工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电子电信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2篇专利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电子电信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化学工程

主题

  • 3篇网络
  • 3篇IP网
  • 2篇信道
  • 2篇信源
  • 2篇信源信道
  • 2篇信源信道联合...
  • 2篇视频
  • 2篇普查数据
  • 2篇校核
  • 2篇校核方法
  • 2篇炼焦
  • 2篇炼焦炉
  • 2篇焦炉
  • 2篇服务质量
  • 2篇钢铁
  • 2篇IP网络
  • 1篇药物
  • 1篇药物活性
  • 1篇因特网
  • 1篇拥塞

机构

  • 9篇北京工业大学
  • 2篇生态环境部环...

作者

  • 9篇李勃
  • 5篇沈兰荪
  • 4篇卓力
  • 1篇黄祥林
  • 1篇田巍
  • 1篇江臻
  • 1篇宋磊

传媒

  • 1篇电子学报
  • 1篇计算机工程与...
  • 1篇测控技术
  • 1篇电路与系统学...
  • 1篇第二届全国智...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1
  • 1篇2016
  • 1篇2005
  • 2篇2004
  • 2篇2003
  • 1篇2002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面向视觉监控的网络视频传输方案
本文面向视觉监控这一应用,提出了一种网络视频传输方案,并对视频传输所涉及的视频编码、差错控制等一些关键技术做了研究.采用感兴趣区编码方法对监控对象优先编码,并加以较高的信道保护以保证其可靠传输,对网络所引起的丢包现象在解...
李勃卓力沈兰荪
关键词:视觉监控视频传输网络视频传输
文献传递
基于Intra帧刷新的差错控制新方法被引量:2
2005年
面向IP网,本文分析了传统的基于帧内编码(Intra)帧周期刷新机制的性能,针对其编码效率低的缺点,提出了基于敏感度和反馈信息刷新的两种新方法。这两种方法不仅保持了周期刷新对差错的自恢复能力,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编码效率。
李勃卓力沈兰荪
关键词:IP网
一种面向视频业务的拥塞控制策略
2004年
近年来,因特网上的视频业务得到了广泛的发展。如何在异构的IP网上为用户提供满足QoS要求的视频服务,一直是人们研究的热点。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拥塞控制策略———基于分层重要性的队列管理和基于丢包检测的速率控制。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在网络拥塞情况下,为视频业务提供较好的QoS保证。
江臻卓力沈兰荪李勃
关键词:因特网视频业务拥塞控制策略服务质量
一种钢铁与炼焦企业炼焦普查数据宏观校核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钢铁与炼焦企业炼焦普查数据质量校核方法及系统,确定钢铁与炼焦企业的炼焦活动水平的校核指标,包括:确定炼焦炉型及工艺,燃料信息、原辅料及产品信息的合理性分析,以及确定各排放口治理工艺;获取钢铁与炼焦企业活动...
卢亚灵李勃周颖蒋洪强曹东杨勇王建童
IP网络视频通信抗差错技术研究
摘 要 IP 网络视频通信是网络多媒体应用的重要内容,视频业务的本身特性决定 了视频传输对网络带宽、传输延时和丢包特性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然而,目前 的 IP...
李勃
关键词:视频通信信源信道联合编码服务质量
文献传递
利用有机串联反应高立体选择性合成螺环吲哚酮的研究
螺环吲哚酮类化合物是一类具有广泛生物与药物活性的生物碱类天然产物。由于其广泛的生物活性,在有机合成与药物合成领域引起极大的关注。有机串联反应具有高效、操作简单等优点,在合成螺环吲哚酮类化合物上被广泛应用。本论文利用有机串...
李勃
关键词:合成工艺药物活性
IP网络信源信道联合编码策略
2003年
面向IP网络 ,讨论了一种信源编码的失真估计模型 ,并用典型的视频编码器作了验证 .提出了一种基于包的信道编码方法 ,并将该方法引入信道编码的失真估计中 ,对一种信道编码的失真估计模型作了改进 .以前述内容为基础 ,提出了两种信源信道联合编码策略 ,实验结果表明 。
李勃卓力沈兰荪
关键词:IP网络信源信道联合编码
一种钢铁与炼焦企业炼焦普查数据宏观校核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钢铁与炼焦企业炼焦普查数据质量校核方法及系统,确定钢铁与炼焦企业的炼焦活动水平的校核指标,包括:确定炼焦炉型及工艺,燃料信息、原辅料及产品信息的合理性分析,以及确定各排放口治理工艺;获取钢铁与炼焦企业活动...
卢亚灵李勃周颖蒋洪强曹东杨勇王建童
文献传递
局域网视频流传输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被引量:5
2002年
介绍了一个局域网视频流传输的应用系统 ,并探讨了系统设计实现中的若干关键技术。此系统能够完成点对点、点对多点的传输 。
宋磊黄祥林沈兰荪李勃田巍
关键词:局域网MPEG-1TCP/IP协议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