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太荣
- 作品数:7 被引量:6H指数:2
- 供职机构:山西大同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山西省软科学研究计划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文学艺术更多>>
- 云冈的和谐美被引量:1
- 2017年
- 已有1500多年历史的云冈石窟不受作为物理存在的时空有限性制约,用艺术、美和审美的同质话语,用形式的和谐、内容的和谐、内容与形式有机统一的和谐组合,旨在表现在当今语境下情理相依、心物同一、主客相融的和谐美的话语意义。
- 凌建英李太荣
- 关键词:和谐美文化自觉
- 高师学生言说能力培养的研究
- 2006年
- 高师学生言说能力培养的研究是言说教学和言说系统理论的研究,主要是倡导在高师院校以公共或选修课的形式开设言说课,进行言说教学。言说教学是运用现代语言学、逻辑学、心理学、教育学、信息学、行为科学,在新视野新思维中进行的能力教学。通过对言说艺术的把握和训练,培养提高未来教师的多种能力。同时在教学的基础上,在理论与实践上进行系统研究,建立言说理论和教学理论的体系。
- 凌建英李太荣
- 关键词:演讲朗诵辩论
- 论邓小平文艺理论的党性原则
- 2007年
- 文艺的党性原则是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一个基本原则。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艺理论,是当代中国新的历史条件下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和毛泽东文艺思想的继承、丰富和发展,确立了新时期文学的党性原则,使文艺的党性原则充分体现了社会时代的内容,增加了新的特色,从而为文艺的正确发展提供了保证。
- 凌建英李太荣
- 关键词:邓小平文艺思想党性人民性
- 多元文化融合中的石窟文化研究--以云冈石窟为例被引量:2
- 2011年
- 中国文化的发展是与域外文化多次互动与吸纳、本民族多元文化交融与开拓的结晶,云冈石窟是优秀的代表。它集宗教、哲学、政治、音乐、舞蹈、雕塑等等为一体,是同化和吸收其他民族文化艺术的产物,同时又努力追求创新,以其独有的特色形成了"云冈风格"。云冈石窟站在中华文化的基点上,吸收融合多种外来文化,其独立性、融合性和创新性,展示了特定的时代特色和民族风格,是中国文化强大生命力的见证,更是今天在全球化面前保持民族精神而不被同化的历史例证和精神源泉。
- 凌建英李太荣
- 关键词:中国文化多元文化佛教中国化文化自觉
- 文化遗产保护视野下文艺创作的理念被引量:3
- 2015年
-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当今中国的时代主题,文化建设一定要突出这一主题,努力追求文化强国和文化复兴的目标。文化建设包括多方面的内容,文化遗产保护是最重要的一部分,它是民族文化的传承,是民族根的延续,是民族特色的彰显,是一切文化建设的坚实平台。在文化保护的现实背景下,作家艺术家应该用多种艺术形式进行“保护文化遗产、守护精神家园”审美价值的追求,这是对“文化复兴”时代责任的担当。
- 凌建英李太荣
- 关键词:文化遗产保护文艺创作文化复兴伟大复兴民族文化民族特色
- 从中国文化的包容性看云冈石窟
- 中国文化是与域外文化多次互动与吸纳、本民族多元文化交融与开拓的结晶。我国早期石窟艺术的优秀代表、北魏的皇家工程云冈石窟是其典型代表。多元文化是指在人类社会越来越复杂化,信息流通越来越发达的情况下,文化的更新转型也日益加快...
- 凌建英李太荣
- 关键词:中国文化文化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