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川宝
- 作品数:13 被引量:39H指数:4
-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心影吸气性增大在儿童气道阻塞中的意义
- 2002年
- 目的:探讨X线透视心影吸气性增大在儿童气道阻塞中的应用价值和注意事项。方法:透视观察临床拟诊气管和复合部位异物儿童45例,以内窥镜为标准评价透视诊断的准确性。同期透视哮喘发作儿童和哭吵儿童各40例作对照。结果:气管和复合部位异物阳性29例(真24、假5),阴性16例(真2、假14)。透视诊断准确性为57.8%,敏感性为63.2%,特异性为28.6%,阳性预测值为82.6%。哮喘组和哭吵组心影吸气性增大为60%和100%。结论:透视对气管和复合部位异物的诊断具较高敏感性和低特异性;对气道阻塞征象应注意鉴别诊断特别是哭吵现象。
- 李川宝何玲余国蓉
- 关键词:儿童气道阻塞气管异物
- 儿童胸部损伤的X线特点(附44例报告)
- 2003年
- 随着城市建设和交通的日渐发达,儿童胸部损伤有逐渐增多的趋势,其X线和临床表现与成人有所不同,为探讨X线表现的特点及诊断价值,兹报告44例如下.
- 何玲甘兰丰李川宝
- 关键词:儿童胸部损伤X线肺挫伤
- 儿童巨大膈膨升的影像学特点
- 目的为探讨儿童巨大膈膨升的影像学特点及鉴别诊断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了近10年的15例巨大膈膨升病儿的平片和胃肠钡餐以及部分CT检查。结果术前巨大膈膨升常易于裂孔疝、膈疝混淆,误诊率高。结论胃肠钡餐是最好的检查方法,根据膈...
- 何玲郑鹤琳李川宝陈勇余国容
- 文献传递
- CT在儿童胸部损伤中的应用价值
- 儿童胸部损伤是小儿外伤中常见的急症,特别是近年来高层建筑和交通的发达,儿童胸部损伤日益增多,临床症状重,发展快,易发生呼吸窘迫.因此早期诊断和治疗十分重要.本文探讨了X线和CT检查在儿童胸部损伤的诊断中的价值和特点。
- 何玲甘兰丰李川宝
- 关键词:CT扫描
- 文献传递
- 儿童气道透X线异物吸入198例报告被引量:18
- 1999年
- 目的:评价儿童气道透X线异物吸入的临床特征和X线检查的诊断价值及限度。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987~1997年198例,81.3%为3岁以下婴幼儿。全部病例经X线透视,152例摄有呼、吸二相胸片,均经内窥镜、气管切开或咯出异物证实。结果:(1)异物多数(89.4%)为食物,半数以上(57.6%)为花生。21例(10.6%)无机物中以笔帽为多(57.1%)。(2)楔形和球形异物远较异形异物容易引起肺不张(P<0.001)。吸入时间越久,肺气肿越少,但越易发生肺不张、纵隔移位或摆动和并发肺炎(P<0.05、<0.01、<0.05、<0.001)。时间越短暂心影吸气性增大越多见(P<0.001)。(3)X线透视诊断准确性为95.9%,各部位定位准确性为70.0%~91.4%。(4)X线表现以纵隔移位或摆动最多见(69.1%),主要见于单侧支气管异物(91.4%)。70.5%喉、气管异物和40.0%复合部位异物有心影吸气性增大。结论:(1)异物的气流效应决定X线表现,并取决于异物的形态、大小及与气道的匹配关系。(2)X线检查对异物的发现和定位起重要作用,观察纵隔改变透视远较平片优越。(3)强调对强烈提示异物吸入而?
- 李川宝甘兰丰何玲吴春
- 关键词:气管异物X线诊断病例报告儿童
- 儿童性腺外卵黄囊瘤(附21例报告)被引量:1
- 1992年
- 本文报告21例性腺外卵黄囊瘤,发生于骶尾部13例,其中4例混存畸胎瘤,腹膜后3例,腹腔内、阴道、纵隔、椎管内及颅内各1例。11例术前作血清甲胎蛋白明显升高.作者认为对于身体中线附近的肿瘤,包括从骶尾部直至颅内,凡生长迅速、转移早、X 线照片无钙化者,均应将卵黄囊瘤考虑在鉴别诊断之中。对于具有明显骨化和钙化影的肿瘤亦不能完全视为单一的畸胎瘤,而应警惕混存卵黄囊瘤的可能性。血清甲胎蛋白的测定对术前诊断和术后复发监测都有重要临床意义。
- 干芸根李川宝甘兰丰
- 关键词:卵黄囊瘤血清甲胎蛋白
- 小儿自体颅骨碎片植入23例临床观察
- 1990年
- 我院1985年11月至1987年6月在小儿颅脑手术中以自体颅骨碎骨片植入行颅骨成形术23例,经临床观察,效果满意,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情况:23例中男15例,女8例。小于8岁5例,4~7岁12例,8~14岁6例。致伤原因:跌伤19例,打击伤4例。伤后发生颅内血肿11例、凹陷骨折12例(含3例开放性颅脑损伤)。17例摄颅骨X线平片,有凹陷骨折12例,线形骨折5例。头颅CT扫描12例中11例见颅内血肿。二、植入方法:在处理颅内血肿和凹陷骨折需要扩大骨窗时,将碎骨片留置3~5块备用。
- 夏佐中李川宝薛启苏骆征宇林涛吴春
- 关键词:颅骨成形术儿童
- 先天性食管狭窄的影像学表现
- 目的:探讨婴幼儿先天性食管狭窄的影像学表现特点以及诊断和鉴别诊断。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了近10年的19例先天性食管狭窄的婴幼儿,其中男9例,女10例,年龄3月—3.8岁,全部病例以呕吐为主要表现就诊,均行消化道钡餐检查...
- 何玲郑鹤琳蔡金华李川宝余国容陈勇
- 文献传递
- 儿童结核性与非结核性纵隔肿大淋巴结的CT对照研究被引量:1
- 2005年
- 目的:比较儿童结核性(TP)与非结核性(NTP)纵隔淋巴结的CT表现,初步探讨纵隔淋巴结肿大组数对二者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36例经临床或细菌学检查证实的胸膜炎患者(17例TP,19例NTP)进行CT检查。全部CT片由3位医师盲法观察,不同意见由3人讨论后决定。结果:TP的纵隔最大淋巴结短径为(13.3±4.8)mm,NTP为(4.8±4.9)mm(P<0.01)。TP病例的最大纵隔肿大淋巴结中短径最小者为7.7mm,NTP为5mm。除1例外,其余NTP病例的最大淋巴结短径均在10.7mm以下,而TP仅5例。NTP中,无1例出现3组或3组以上纵隔淋巴结肿大,而TP组有11例,占73%(P<0.01)。淋巴结环状强化或/和钙化、融合见于7例TP患者(64%、63%),NTP中无1例(P<0.05)。结论:除淋巴结环状强化、钙化和融合以外,纵隔淋巴结短径超过10.7mm及3组或3组以上纵隔淋巴结肿大均高度提示TP;反之,最大淋巴结小于7.7mm时,则提示NTP。纵隔淋巴结肿大组数是一颇有价值的新征象。
- 徐晔周翔平余国容郑鹤琳李川宝余世才
- 关键词:结核淋巴结结核胸膜X线计算机
- 食管壁内气管软骨异位症(附7例报告)被引量:5
- 1997年
- 目的:探讨食管壁内气管软骨异位症(CTE)的诊断依据。材料与方法:1991年以来7例CTE作钡餐检查,4例于首次检查建立诊断,2例经复查明确诊断。7例均经手术和病理检查证实。结果:食管下段重度向心性恒定狭窄7例;狭窄段下“钟摆样”钡滞留5例;狭窄段食管壁内细管道征2例。结论:CTE的X线改变具有特征性,可作为术前诊断的依据。
- 余世才李川宝甘兰丰唐开勇
- 关键词:食管壁病例报告食管狭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