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成辉
- 作品数:74 被引量:445H指数:10
- 供职机构:中日友好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基金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不同声门上通气方式在支气管热成形术中的效果比较被引量:8
- 2016年
- 目的比较经魏氏喷射鼻咽通气道行高频喷射通气、改良喉罩控制通气两种通气方式在支气管热成形术中的效果。方法 28例支气管热成形术患者分成A组(经魏氏喷射鼻咽通气道行高频喷射通气,14例)和B组(经改良喉罩控制通气,14例),记录患者入室后(T0),给药/麻醉诱导后1 min(T1),纤维支气管镜置镜即刻(T2),通气后15 min(T3)、30 min(T4)、45 min(T5),术毕即刻(T6),患者睁眼时(T7)的脉搏氧饱和度、心率及平均动脉压;并于T0、T4、T6时点采集足背动脉血测p H、动脉氧分压和动脉二氧化碳分压值;记录置镜时间、手术时间、患者初醒时间;评估麻醉效果、术者满意度和患者满意度;记录术中不良事件发生的例数。结果 A组患者T4、T6时点动脉二氧化碳分压显著升高(P均<0.05),p H显著降低(P<0.05);B组患者的置镜时间和手术时间显著短于A组(P均<0.05),而苏醒时间显著长于A组(P<0.05);B组的麻醉效果和术者满意度均明显好于A组(P均<0.05);B组不良反应发生例数明显少于A组(P<0.05)。结论改良喉罩控制通气方法更适合应用于支气管热成形手术。
- 王稳林江涛苏楠农英洪洪尹毅青李成辉
- 关键词:高频喷射通气
- 药源性恶性高热的临床表现与治疗被引量:5
- 2006年
- 车昊张亚军贾乃光李成辉
- 关键词:恶性高热药源性去极化肌松药细胞内钙交感神经系统器官功能衰竭
- 内毒素血症时动脉血和门静脉血次黄嘌呤及尿酸水平的改变
- 1998年
- 目的:观察内毒素血症时,动脉血和门静脉血嘌呤化合物水平的改变,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20只大鼠分为两组,分别于1小时内静滴内毒素(1.5mg/kg)或等容量生理盐水,然后在给内毒素(或生理盐水)后60分及120分测定动脉血及门静脉血嘌呤化合物(腺苷、次黄嘌呤、尿酸)含量,并进行血气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内毒素组动物动脉血和门静脉血次黄嘌呤和尿酸水平显著升高,并且其动脉血-门静脉血次黄嘌呤和尿酸的浓度差也显著增加。此外,该组动物门静脉血氧饱和度及pH也显著降低。结论:次黄嘌呤和尿酸水平可提示内毒素休克的前期——内毒素血症的存在。
- 李成辉Schmidt HWeigand MASchmidt WMartin EBardenheuer HJ
- 关键词:次黄嘌呤尿酸内毒素血症动脉门静脉
- 单纯输注瑞芬太尼及复合小剂量咪唑安定用于老年患者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清醒镇静的比较被引量:7
- 2014年
-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retrograde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常导致各种不良刺激,使患者不能耐受而中断操作,甚至拒绝再次诊疗,在老年患者还可导致呼吸循环系统的意外,因此有必要寻求一种安全可靠的麻醉方式满足临床需要。
- 索利斌李成辉张金华李昭陆承李卫霞袁玉静刘鲲鹏
- 关键词: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瑞芬太尼咪唑安定清醒镇静老年患者
- 电压门控钠通道与神经性疼痛
- 2016年
- 疼痛是一种伴随着实际或者潜在的组织损伤的不愉快的感觉和情绪体验,能够驱使机体远离或者采取行动减轻实际或潜在的伤害。但是某些情况下在没有损伤时产生疼痛或轻微的刺激产生过度的疼痛,这些疼痛对机体并无保护作用,反而因疼痛强烈的不适感严重损害生活质量,扰乱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这种疼痛主要是由神经系统的异常活动导致的,因而也被称为神经性疼痛(neuropathic pain)。
- 王莉芳夏启胜李成辉尹毅青
- 关键词:神经性疼痛电压门控钠通道神经元兴奋性幻肢痛局部麻醉药
- 肋间神经阻滞联合静脉自控镇痛应用于胸腔镜肺大疱切除术后镇痛的效果观察被引量:5
- 2013年
- 目的探讨肋间神经阻滞联合静脉自控镇痛在胸腔镜肺大疱切除术后的镇痛效果和安全性。方法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应用胸腔镜手术治疗的76例肺大疱患者分为两组,每组38例,A组患者术后给予静脉自控镇痛,B组患者术后给予静脉自控镇痛联合肋间神经阻滞。比较两种方法的镇痛效果和安全性。结果与A组患者比较,B组术后15 min及1 h、2 h、4 h、8 h、12 h视觉模拟评分明显降低(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的呼吸抑制,且两组患者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和尿潴留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B组患者对镇痛的满意度明显高于A组(P<0.05)。结论肋间神经阻滞联合静脉自控镇痛对胸腔镜下肺大疱切除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确切,具有安全高、不良反应少。
- 曹雷李成辉
- 关键词:静脉自控镇痛肋间神经阻滞胸腔镜肺大疱术后镇痛
- 氟碳人造血对完全性脑损害的复苏效应
- 1994年
- 在全脑完全性脑缺血实验犬模型中观察氟碳人造血液对缺血性脑损害的复苏效应。脑再灌流后即应用氟碳血,可促进瞳孔对光反射的恢复,对脑电波的恢复有改变;电镜结果显示实验组(组Ⅱ、Ⅲ)脑组织损害较对照组(组Ⅰ)较微;而且脑皮层组织中SOD和MDA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提示氟碳血可减轻脑缺血后再灌流的继发性损害。但本实验中氟碳血复合低温疗法未见其协同效应。与Ⅰ组相比P<0.01讨论脑缺血损害的机理尚不完全清楚,除脑缺血缺氧的直接作用外,还与脑在重新获得血液供应后的继发性损害有关,亦即再灌注损害。脑组织在缺血后再灌注中可出现“无再通现象”,或延迟性低灌注现象,导致脑组织血供障碍的持续存在;粒细胞及其它血液有形成份在缺血毛细血管内聚集、附着,加重脑微循环障碍,并产生大量氧自由基及衍生物,对脑细胞的脂质成份产生过氧化作用;此外,再灌注期间因血液有形成份的激活,可产生多种水解酶,血栓素,白细胞介素等多种有害物质,并激发血小板聚集,加重脑缺血损害,因此,如能中断上述有害环节,则望有助于减轻脑再灌注损害。从本文结果来看,氟碳血对缺血性脑损害具有一定的复苏效应,主要表现在:1.形态学改变:脑细胞中,线粒体及粗面内质网对缺氧最为敏感,脑?
- 葛菊英李成辉许广汾郭惟
- 关键词:血浆代用品脑缺血脑复苏
- Shikani在临床气道管理中的应用被引量:12
- 2012年
- 背景作为一种新型可视光导芯,Shikani Optical Stylet(SOS)既具有纤支镜的可视优点,又具有硬性管芯的特点,已成为常规气管插管和困难气道处理的重要工具。目的介绍SOS气管插管的操作技术要点,对该工具目前在临床气道管理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了总结。内容系统阐述了SOS的结构特性、操作技术、临床应用和临床评价,并简短介绍了其在临床应用的局限性。趋向SOS在临床气道管理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其并不是解决困难气道的“万能钥匙”,在临床中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气管插管设备。
- 韩柳刘鲲鹏李成辉贾乃光
- 关键词:气道管理视可尼喉镜困难气道气管插管
- 椎旁神经阻滞联合药物治疗老年人肺癌开胸术后肋间神经痛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探讨椎旁神经阻滞联合药物治疗老年人肺癌开胸术后肋间神经痛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10年8月~2012年8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68例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符合本研究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的患者分为A组和B组,A组患者给予椎旁神经阻滞,B组患者则给予椎旁神经阻滞的同时加用尼美舒利片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1、2、3周视觉模拟评分(VAS)和睡眠质量评分(QS)均明显下降,治疗第3周,B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VAS)和睡眠质量评分(QS)明显低于A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7.06%)明显高于A组患者的(79.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旁神经阻滞联合药物治疗老年人肺癌开胸术后肋间神经痛临床疗效确切,安全高效,明显改善患者的疼痛程度和睡眠质量,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
- 曹雷李成辉韩彬彬刘沙沙李帆
- 关键词:椎旁神经阻滞尼美舒利肋间神经痛
- 气管切除与人工气管重建手术25例麻醉方法分析被引量:3
- 2008年
- 目的分析讨论气管切除吻合或人工气管替代等手术的麻醉方式和结果。方法对采用不同手术方式治疗的25例气管良、恶性疾病患者的麻醉和手术过程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其中良性疾病患者10例,恶性疾病患者15例。全组患者气管管腔均有不同程度的狭窄,严重者伴有明显呼吸困难。气管病变长度2.0~7.5cm。气管切除最长者8cm,行一期吻合者14例,行人工气管替代者7例。该组患者采用单纯全身麻醉气管插管者13例,同时行心肺转流者2例;经已有的气管切开行全身麻醉者8例,在局部麻醉下行气管切开后全身麻醉者2例;行高频喷射通气辅助者2例。气管切断后,均需经远端气管或对侧主支气管内插管维持麻醉和通气。结果全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麻醉和手术死亡。2例患者于气管切开后向左主支气管插管困难,1例患者向左主支气管插管过深,仅余左下肺通气,造成血氧饱和度下降;1例患者术毕改换无气囊导管时造成吻合口裂开;均经处理后好转。结论气管手术麻醉风险高,个性化、周密的麻醉和手术方案以及麻醉医师与手术医师的密切配合,是保证麻醉和手术安全的关键。
- 赵薇李成辉贾乃光费宏亮赵凤瑞
- 关键词:麻醉胸外科手术气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