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效武
- 作品数:14 被引量:10H指数:2
- 供职机构:平顶山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 从是与应当的关系看廉政制度创新
- 2013年
- 坚决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是党和人民关注的重大政治问题,也是世界范围内各国人民的追求。实现廉洁政治,依靠对人的外在性和内在性两种约束实现自身,即法律制度等强制性约束和人们自觉遵守和防范贪污腐败的意识和能力的柔性约束,两种约束结合起来才能保证廉政建设的成效。廉政制度创新需要朝向两种约束的结合,外在约束向内在约束转化的方向而努力。是与应当的关系是我们在学理上厘清结合和转化的一个方便视角。
- 李效武
- 荀子礼治思想与韩非法治思想之比较被引量:1
- 2012年
- 在先秦诸子之中荀子与韩非虽然被划归为不同的流派,但他们之间却有着割不断的师承关系,故而二人存在很大的可比性。通过掘取他们各自的核心思想,即荀子的礼治与韩非的法治,可以对二人做一下总括性的比较。一方面他们有各自不同的理论侧重点;另一方面他们共同重视"法",展现了二者的联系与区别。
- 李效武
- 关键词:荀子礼治法治
- 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政治认同困境与突破
- 2012年
- 政治认同是人们在社会政治生活中产生的一种感情和意识上的归属感,在社会政治生活中它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是把人们组织在一起的重要凝聚力量。中国深厚的政治文化传统建构了高度的政治认同,而这种高度化的政治认同与中国现代化进程之间的张力却日益凸现,出现了政治认同困境。自我认同的廓清和建构成为解决这种困境的突破口,不过中国凝重的传统又注定这不是一蹴而就的。
- 李效武
- 关键词:政治认同
- 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被引量:3
- 2006年
- 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精神就是“和”、“合”、“和谐”。中国传统文化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中国传统文化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提供了基本道德规范,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先决条件.
- 李效武
- 关键词:传统文化和谐社会
- 关于科学发展观科学性的思考
- 2012年
- 科学发展观这一重大战略命题自提出以来,已成为当今中国社会的一个核心命题,而它与传统发展观的最大区别之处就在于它成为了一种"科学"。文章从科学发展观的形成、科学发展观的"科学性"及其与现实问题的结合等方面对这一重大战略命题进行了再思考。
- 李效武
-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
- 论新时代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内涵式发展
- 2022年
- 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内涵式发展是铸魂育人的内在要求、建设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现实要求、强化主流意识形态引领的必然要求、统筹“两个大局”的时代要求。推动马克思主义学院内涵式发展,必须在提升马克思主义学院内涵式发展的动能、效能、势能上持续发力。马克思主义学院内涵式发展要以党的领导为统领,提升政策保障力;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为抓手,提升团队担当力;以铸魂育人成效为导向,提升关键课程说服力;以“在马研马”的政治自觉为支撑,提升学科引领力。
- 李效武
- 关键词:实践进路
- 利益冲突是文明冲突背后的冲突——解读亨廷顿文明冲突论被引量:1
- 2012年
- 近年来,随着世界各文明之间的紧张不断加剧,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由于其极强的解释力似乎成为了一种铁律,这致使越来越多的人相信文明之间本来就有冲突,因而也必然会发生冲突,最终默认这些冲突,甚至任其继续恶化。本文试图打破这种文明冲突的迷信,重申一个人们知道而又忽视的事实,那就是利益冲突是文明冲突背后的冲突,以此唤醒人们对这一问题的麻木认识,尤其是国人,从而可以去找到解决问题的根本之道。
- 李效武
- 关键词:文明冲突论亨廷顿中国威胁论
- 用于教学演示的教具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教学演示的教具,包括:电子设备,其具有显示屏;电子笔,其包括本体以及设置于所述本体的头部的球状的笔芯;所述电子笔和所述显示屏关系配置成:所述显示屏通过感应所述电子笔的头部的笔芯以在所述显示屏上形成笔迹...
- 李淑梅李效武张建林朱忠良孙志远程素卿王志浩
- 文献传递
- 政治认同视角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模式创新探究
- 2016年
-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引导大学生不断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的主渠道、主阵地,其教学效果是需要通过创新多元化的考核评价方式予以实现。随着时代的发展,现有的课程考核方式越来越显示出不足。通过深化思政课考核评价模式创新,形成全面、系统、客观、公正的评价体系,是提高高校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努力方向。
- 李效武
- 关键词:政治认同思想政治理论课
- 雷锋精神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传承研究被引量:2
- 2012年
- 雷锋精神,就是以雷锋的名字命名的、以雷锋的精神为基本内涵的、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着的文化精神。它已经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精神文明的同义语、先进文化的表征。一直以来,它激励和鼓舞了一代又一代青年无私奉献、积极向上,作为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人文教育资源,应该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得到应用,达到既教育学生又传承民族精神的目的。
- 李效武
- 关键词:雷锋精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