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晓峰

作品数:33 被引量:30H指数:3
供职机构:宝鸡文理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艺术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8篇文学
  • 4篇文化科学
  • 2篇艺术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12篇文学
  • 6篇心理
  • 6篇艺术
  • 6篇女性
  • 5篇文化
  • 5篇小说
  • 4篇审美
  • 4篇作家
  • 3篇代文
  • 3篇性文学
  • 3篇陕西文学
  • 3篇生命
  • 3篇女性文学
  • 3篇文艺
  • 2篇当代文学
  • 2篇地域文学
  • 2篇社会
  • 2篇审美价值
  • 2篇情感
  • 2篇文化心理

机构

  • 25篇宝鸡文理学院

作者

  • 25篇李晓峰

传媒

  • 12篇宝鸡文理学院...
  • 3篇美与时代(美...
  • 2篇文艺理论与批...
  • 2篇渭南师范学院...
  • 1篇小说评论
  • 1篇武警工程学院...
  • 1篇晋阳学刊
  • 1篇美与时代(创...
  • 1篇人文杂志
  • 1篇延安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 5篇2003
  • 2篇2002
  • 1篇1999
  • 1篇1995
3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乡村生活的精神守望与创作题材的宿命选择——陕西作家创作心理探微
2011年
乡村书写是陕西作家创作的共同特点。乡村是陕西作家刻骨铭心的精神记忆,是他们文学创作的"家园",是他们心灵自由的栖息地。乡村,是陕西作家创作题材的自然选择,是他们文学才情发挥的理想之地。陕西作家的非功利态度,使他们在进行文学创作时心无旁骛,达到了较高的心灵自由境界。乡村已成为陕西作家的一种精神守望创作题材的宿命选择。
李晓峰
关键词:陕西作家精神守望题材选择心灵自由
论“延安文学”对陕西文学发展的影响被引量:2
2011年
"延安文学"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出现的极其重要的文学现象,是20世纪中国文学发展的源流之一。纵观中国当代文学60余年的发展我们发现,"延安文学"对中国当代文学发展的影响巨大而深远。从地域文学的角度看,"延安文学"与陕西文学有着内在的关联性。
李晓峰
关键词:延安文学文学发展陕西文学中国现代文学史文学现象地域文学
张爱玲:女性视角与都市风情被引量:2
2003年
在张爱玲以上海为背景的小说中,弥漫着浓郁的"都市风情"。张爱玲从女性的视角和生活环境出发,重视人与景、人与物的联系。她长于在小说中对上海的街巷、公馆(公寓)的堂屋、阳台等的点染描绘。这些小景色、小环境往往成为她小说中人物重要的活动场所。她笔下的人物与环境融为一体,相互补充,相互映衬,构成了上海都市风情的重要内容,也显示了张爱玲卓越的艺术才情。同时,张爱玲善于营造世态人情氛围,从而为她的"都市风情画"注入了日常生活气息。
李晓峰
关键词:女性视角都市风情艺术才情
论孤独心态与新生代作家的创作
2003年
孤独心态是新生代作家群体性的文化心态。这种孤独是一种精神的孤独 ,是灵魂的独舞 ,带有强烈的悲剧意味。新生代作家的孤独心态与他们的成长经历有关。新生代作家的思想、情感是矛盾的。他们既享受生活 ,又惧怕生活 ,既厌烦孤独 ,又崇尚孤独 ,甚至于追求孤独。在他们的小说创作中 ,这种精神孤独的具体展开形态有四种 :怀疑与恐惧 ;伤感与忧郁 ;逃离情结 ;悲观绝望。孤独心态使新生代作家的小说创作个人化特征明显。
李晓峰
关键词:孤独心态新生代作家小说个人化悲剧意味
月与花:张爱玲小说的审美意象被引量:2
2003年
月光和花色是张爱玲小说审美意象的重要内容。她笔下的这两种自然景象 ,感应着人物的特定情绪、瞬间感受和印象 ,成为人物心理现实的一部分。张爱玲把月光和花色写得慑人心魄 ,这种陌生的甚至“令人反感”的意象展现方式与人物的情感意绪和作家的文学风格达到了完美的契合 ,形成了一种创新意义上的“怪诞” ,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
李晓峰
关键词:张爱玲小说审美意象月意象花意象心理感受审美价值
论文化心态被引量:4
1995年
文化心态是人在过去经验基础上产生,并对主体在处理与之发生文化联系的情景和客体的行为上起着控制性影响的准备性心理状态。文化心态的形成不仅有人的生理、心理结构作基础,更重要的;还有这种主观心理结构和能力相对应的外界文化信息。文化心态具有自控制性(自调节性),评判性、指向性的特征。文化心态分为个人文化心态和社会(阶层、群体)文化心态,文化心态形成后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在变革时代,人的文化心态均处在调整和重构之中。
李晓峰
关键词:文化心理文化心态
文学流派:一个逐渐陌生的文学话题——关于文学流派与当代文学发展的思考
2012年
20世纪的中国文学在其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众多的文学流派。考察这些文学流派形成的轨迹可以发现,文学流派在20世纪的中国文学(即现当代文学)发展中走了一条由自觉形成到非自觉形成的道路。20世纪90年代到21世纪第一个10年里,文坛上再未形成和出现新的文学流派,文学流派在当代文坛已逐渐成为一个陌生的文学话题。文学的世俗化、作家的自我膨胀心态、网络文学的自由开放,以及文学讨论与批评的弱化是文学流派在当今难以形成的主要原因。
李晓峰
关键词:文学流派文学发展
论文化心理及在我国当代社会中的表现被引量:3
2002年
文化心理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产物。文化心理既具有稳定性特征 ,但更具有延变性特征。人的文化心理活动是始终伴随着人的知识、情感、需求等因素并且以此为主导的过程。文化心理在我国当代社会中的表现是 :在经济的生产与消费上 ,人们越来越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和商品的文化附加值 ;在旅游、休闲方面 ,人们追求文化内涵 ,讲究文化氛围 ;在文学创作与研究方面 ,文化意蕴与文学的文化学研究已受到广泛关注。
李晓峰
关键词:文化心理社会企业文化文学
20世纪陕西女性文学论
2009年
陕西的女性文学有着悠久的传统,20世纪以来,陕西女性文学有了长足的发展。延安时期以丁玲为代表的女性作家的创作是陕西女性文学的辉煌。20世纪下半叶到21世纪初,陕西的女性作家曾出不穷,在文学的各个领域都有突出的创作成就,这其中,更有60、70年代出生的一批青年女作家创作势头强劲,展现出不凡的艺术功力。但是,陕西女性文学的声音还比较微弱,陕西女性作家无论所达到的艺术高度还是所形成的文学影响力与陕西男性作家还存在较大差距。陕西女性文学要获得更大成就,就要强化女性意识,更新创作观念,在题材上扬长避短,在艺术上不断创新。
李晓峰
关键词:女性文学地域文化文学观念艺术创新
女性意识的自觉与张扬——漫谈杜文娟的小说创作
2006年
  我曾经在一篇论述陕西当代女性文学的文章中说过这样的话,就整体而言,20世纪后半期陕西的女性文学是一种不自觉的女性主义文学.这是因为在陕西当代女性作家的主观意识中,她们还未真正地从女性主义立场上对女性的生命样态、生存体验、人生遭际、心路历程以及男女两性关系等方面进行有意识地拷问与探寻.这种状况,在历史进入21世纪以来已有所改变.一批年轻的女作家能自觉地站在现代女性主义的立场上,对女性的生存状态、身心欲求进行追寻与思考,并力图予以艺术的展现.①在这些女作家当中,就有本文将要论及的陕南女作家杜文娟.……
李晓峰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