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晓林

作品数:35 被引量:80H指数:5
供职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青年科学基金哈尔滨市科技攻关计划项目黑龙江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1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5篇小肠移植
  • 7篇肿瘤
  • 6篇排斥
  • 6篇排斥反应
  • 6篇细胞
  • 6篇大鼠小肠
  • 6篇大鼠小肠移植
  • 5篇胃癌
  • 4篇移植术
  • 4篇直肠
  • 4篇直肠癌
  • 4篇直肠肿瘤
  • 4篇术后
  • 4篇肠癌
  • 4篇肠肿瘤
  • 3篇蛋白
  • 3篇原位
  • 3篇曲古菌素A
  • 3篇猪小肠
  • 3篇结直肠

机构

  • 29篇哈尔滨医科大...
  • 5篇哈尔滨医科大...
  • 2篇黑龙江中医药...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黑龙江省电力...
  • 1篇赣南医学院第...
  • 1篇哈尔滨市第一...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作者

  • 34篇李晓林
  • 29篇邹小明
  • 12篇宋茂力
  • 8篇李刚
  • 6篇秦华东
  • 6篇李云龙
  • 6篇闫朝岐
  • 4篇张建国
  • 4篇袁友萍
  • 3篇李福军
  • 2篇郭宝良
  • 2篇孙培胜
  • 2篇王彦升
  • 2篇曹守强
  • 2篇杨春发
  • 2篇陈晰
  • 2篇周亚滨
  • 2篇李福军
  • 2篇胡春东
  • 2篇孙岩

传媒

  • 6篇中华实验外科...
  • 5篇中华胃肠外科...
  • 3篇哈尔滨医科大...
  • 2篇世界华人消化...
  • 2篇中国比较医学...
  • 1篇外科理论与实...
  • 1篇中国卫生检验...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中华器官移植...
  • 1篇肿瘤防治研究
  • 1篇免疫学杂志
  • 1篇中华普通外科...
  • 1篇中国临床康复
  • 1篇中国现代普通...
  • 1篇国际免疫学杂...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中华普外科手...
  • 1篇中华结直肠疾...
  • 1篇中国实验室外...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4
  • 3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 4篇2010
  • 2篇2009
  • 4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 4篇2004
  • 4篇2003
3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P57^(kip2)蛋白在进展期胃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6
2004年
目的 探讨P5 7kip2 (P5 7)蛋白在进展期胃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 P法检测 30例进展期胃癌标本和对照组 10例胃正常黏膜组织标本中P5 7蛋白的表达。结果 在进展期胃癌标本中P5 7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 36 .7% (11 30 ) ,对照组中P5 7蛋白阳性表达率为 90 .0 % (9 10 ) ,组间差别显著 (P <0 .0 5 )。在高 中分化的胃癌组P5 7蛋白的阳性表达率 6 3.3% (7 11) ,在低分化的胃癌组P5 7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 2 1.2 % (4 19) ,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 (P <0 .0 5 )。结论 P5 7可能与胃癌的发生有关 ,并可作为判定胃癌恶性程度的重要生物学指标。
曹守强邹小明李福军李晓林张天华秦华东张建国
关键词:P57进展期胃癌免疫组化
LFA-1单抗对大鼠肝移植术后TGF-β1表达的影响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探讨淋巴细胞功能相关抗原1(LFA-1)的单克隆抗体对大鼠肝脏移植后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的影响。方法将肝脏移植后的大鼠随机分为第1组(他克莫司组),第2组(LFA-1单抗组)和第3组(他克莫司+LFA-1单抗组)。于术后100d获取移植物作病理学检查,对慢性排斥反应进行评分,并检测移植物中TGF-β1的表达。结果第3组的慢性排斥反应明显轻于第1组(P=0.004),而第3组移植物中TGF-β1的阳性表达明显低于第1组(P<0.05)。结论 LFA-1的单克隆抗体可抑制大鼠肝脏移植后TGF-β1的表达。
孙岩陈晰李晓林赵加斌李刚
关键词:肝移植转化生长因子-Β1他克莫司
Cyclin B1、CDK1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探讨细胞周期蛋白Cyclin B1及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CDK1在不同结直肠癌组织中的异常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Cyclin B1、CDK1在11例正常结直肠组织、28例结直肠癌组织和27例癌旁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Cyclin B1、CDK1在结直肠正常黏膜中表达阳性率为9.1%(1/11)和18.2%(2/11),在结直肠癌组织中表达阳性率为89.3%(25/28)和92.9%(26/28),在癌旁组织中表达阳性率为25.9%(7/27)和33.3%(9/27),各组之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分化程度结直肠癌之间Cyclin B1、CDK1的阳性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yclin B1、CDK1在不同分化程度的结直肠癌中均存在过表达现象,在癌旁组织中也有明显表达,可能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的调节作用。
姜雪鹏李晓林邹小明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细胞周期蛋白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
先天性胆囊缺如的诊断与治疗被引量:2
2014年
先天性胆囊缺如(congenital absence of gallbladder,CAGB)是一种极其罕见的先天性胆道畸形.国外报道发病率为O.010%~0.065%[1-2],国内为0.032%~0.070%[3-4]。
胡春东邹小明李晓林
关键词:先天性胆囊缺如
CXCL12(SDF-1)-CXCR4及CXCL12-CXCR7与胃癌相关性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11年
胃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远处转移是其预后不良的主要原因。既往研究认为CX—CR4是趋化因子CXCL12的唯一受体,CXCL12/CXCR4轴在胃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然而最近研究表明CXCL12尚存在CXCR7这一新的受体,并且CXCL12/CXCR7轴同样对肿瘤的发生发展起重要作用。
王晶李刚李晓林
关键词:胃癌CXCR4CXCR7
小肠移植术后移植肠神经损伤与恢复研究进展
2008年
小肠移植是治疗小肠功能衰竭终末期的唯一确切手段。移植手术导致移植肠外源性神经去除,内源性神经连续性被破坏,产生肠功能障碍,成为影响术后移植肠功能恢复的原因之一。大量研究显示,失神经支配导致移植肠的运动,分泌,吸收功能均发生变化,影响移植效果。
高鹏邹小明李晓林
关键词:神经损伤移植术后移植肠肠功能障碍肠功能恢复失神经支配
全胃切除术后应用不同营养制剂进行肠内营养58例被引量:9
2009年
目的:探讨全胃切除术后,应用肠内营养制剂进行肠内营养的合理方法.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法将58例全胃切除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能全力),实验组(能全力和百普力),经鼻肠管进行早期肠内营养,观察两组术后肠功能恢复排气时间,排便时间,腹胀,腹泻,恶心,呕吐以及吻合口瘘的发生.结果:所有患者均完成肠内营养治疗,无吻合口瘘发生.两组比较恢复排气时间,排便时间以及腹泻、恶心和呕吐无明显差异(P>0.05),对照组腹胀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实验组差异显著(46.7%vs21.4%,P<0.05).结论:全胃切除术早期选用以小肠吸收为主的营养制剂(百普力),待肠功能恢复后再添加含有膳食纤维的营养制剂(能全力)更为合理.
宋茂力邹小明李晓林
关键词:肠内营养全胃切除肠内营养混悬液
猪小肠血管在小肠移植中的解剖研究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探讨小猪小肠移植时供体、受体和最佳血管的选择。方法麻醉,先后称量30头小猪及其小肠的体重与长度,测算两者比例关系;对离体小肠行造影、色料灌注、X线摄片,观测腹主动脉、肠系膜血管及其分支在体和离体的分布情况。结果小肠的长度平均为体长的11.5倍;小肠的重量平均为体重的2.3%。腹主动脉和肠系膜前动脉近段在体与离体灌注后血管外径分别为4.3/4.6mm和2.5/2.7mm左右,肠系膜前静脉较肠系膜前动脉粗1~2mm。肠系膜前动脉水平段分支多为6~8支。一般第5、6支最长[(20.0±7.0)mm和(22.0±8.2)mm],在体与离体血管外径分别达到1.9、2.2mm左右。结论腹主动脉、近段肠系膜前动脉及其第5、6分支水平肠系膜前动脉可以分别作为小猪全小肠和节段小肠移植的首选血管;在实行节段小肠移植时,可以利用肠管长度比例系数,进行初步筛选实验动物。
闫朝岐邹小明袁友萍柏春枝宋茂力李晓林李刚秦华东
关键词:小肠小肠移植
应用改良Kort法建立猪节段小肠移植动物模型的稳定性评估被引量:4
2006年
目的:观察应用改良Kort法建立的稳定性猪节段性小肠移植模型的特点。方法:本实验于2004-02/2005-12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完成。杂种小猪30只,分为供体、受体各15只。主要采用动脉袖改良吻合口,连续缝合,术后受体不用肝素化等改良的Kort法逆建立比较稳定的猪小肠移植动物模型。①供体手术:正中切口开腹,盐水纱布保护肠管,将结肠全部切除,按需要保留近段空肠。在肠系膜上动脉下方和腹腔动脉上方两端结扎腹主动脉,穿刺两结扎线之间的腹主动脉,4℃肝素盐水500mL(肝素100mg、灌洗压力为7.8~9.8kPa)灌洗,直至肠系膜含和肠壁血管床完全透明。在两结扎线之间剪断腹主动脉,获取腹主动脉袖,不灌洗肠腔,切除供体肠管后置于4℃生理盐水中保存。②受体手术:正中切口开腹,保留十二指肠空肠曲以下10cm和末段回肠10cm,切除其余小肠;将供体肠系膜上静脉与受体下腔静脉行端侧吻合。将供体腹主动脉袖一端与受体腹主动脉行端侧吻合,自动脉袖另一端注入生理盐水,排净腔内气泡后将残端结扎。松开腹主动脉血管夹,将供肠两端分别与受体空肠、回肠行端端吻合。40~45℃生理盐水冲洗腹腔,直至吸引出的冲洗液变温暖为止。③术后评估:观察猪的一般状态、生存时间及并发症。术后第7天,如受体存活,可认为手术成功。结果:受体15只杂种小猪均进入结果分析。①节段性小肠移植手术成功率为80%(12/15)②失败原因:静脉血栓1只,失血1只,其他。原因1只。12例存活超过7d,平均存活了9d左右,最长存活超过14d。③模型制作操作技术特点:供体小肠保存时采用血管最适灌洗压力7.8~9.8kPa进行单纯血管灌洗;受体术前禁食8~10h;吻合时移植肠管置于腹外,用冰盐水纱布包裹;吻合过程中间断向肠管表面滴注4℃生理盐水降温处理。结论:应用改良Kort法建立的猪节段小肠移
邹小明闫朝岐袁友萍宋茂力李晓林
关键词:小肠
维持大鼠生理需要最短移植肠管长度的探讨被引量:6
2004年
目的探讨维持大鼠生理需要最短移植肠管的长度。方法42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肠切除组(切除组):分别切除大鼠小肠远端的80%(切除Ⅰ组)、70%(切除Ⅱ组)和60%(切除Ⅲ组)及盲肠;同系原位小肠移植组(移植组):切除受体全小肠及盲肠,分别移植小肠近端的20%(移植Ⅰ组)、30%(移植Ⅱ组)和40%(移植Ⅲ组);每组6只。观察大鼠术后体重变化,定期采血检测血清总蛋白(Tp)、白蛋白(Alb)、甘油三酯(Tg)和胆固醇(T-ch)的变化,定期做麦芽糖吸收实验;移植组动物死亡时取移植肠管进行苏木精-伊红染色。结果切除Ⅰ组和移植Ⅰ组大鼠分别于术后(14.8±1.3)d和(9.2±1.6)d死于营养不良。切除Ⅱ组4/6只和切除Ⅲ组全部、移植Ⅱ组2/6只和移植Ⅲ组4/6只大鼠存活超过30d。术后30d时,切除Ⅱ组与移植Ⅱ组、切除Ⅲ组与移植Ⅲ组相比,大鼠的体重增长、血清Tp、Alb、Tg、T-ch之间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01)。结论切除大鼠全小肠及盲肠后,至少需要移植30%的近端小肠才能维持其正常的生理需要。
邹小明李晓林袁友萍秦华东张建国
关键词:小肠移植手术方法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