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艳玲

作品数:26 被引量:27H指数:3
供职机构:河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河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研究课题河北省高等学校英语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语言文字文化科学艺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篇文学
  • 4篇文化科学
  • 4篇语言文字
  • 1篇医药卫生
  • 1篇社会学
  • 1篇艺术

主题

  • 6篇英语
  • 3篇英译
  • 3篇英语专业
  • 3篇院校
  • 3篇文化
  • 2篇对等
  • 2篇对等理论
  • 2篇农林院校
  • 2篇文学
  • 2篇教育
  • 2篇教学
  • 2篇功能对等
  • 2篇功能对等理论
  • 2篇翻译
  • 1篇大学生
  • 1篇德里罗
  • 1篇地方农业院校
  • 1篇调查及对策
  • 1篇信息系统
  • 1篇亚文化

机构

  • 15篇河北农业大学
  • 1篇河北大学

作者

  • 15篇李艳玲
  • 3篇张瑞红
  • 2篇刘冀
  • 2篇王子贤
  • 2篇王佳
  • 1篇张立梅
  • 1篇郭彦红
  • 1篇高静
  • 1篇牛亚卿
  • 1篇常淑惠
  • 1篇王克俭
  • 1篇邸春艳
  • 1篇杨洁
  • 1篇籍颖
  • 1篇李红梅
  • 1篇刘丽娟
  • 1篇卢春雁
  • 1篇韩久全
  • 1篇朱亚涛
  • 1篇赵艳

传媒

  • 3篇河北农业大学...
  • 2篇时代文学
  • 1篇作家天地
  • 1篇电影评介
  • 1篇市场调查信息...
  • 1篇文教资料
  • 1篇河北大学成人...
  • 1篇职业时空
  • 1篇绥化学院学报
  • 1篇明日风尚
  • 1篇保定学院学报

年份

  • 1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6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3篇2008
  • 2篇2006
  • 1篇2005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浅析英语诗歌文体中的词汇变异
2008年
  1.引言   诗歌是一种重要的文学文体,对它的理解和赏析必须强调整体,不但要注意节奏、音韵、词汇、句法等各个方面,还要对作者生平、诗歌创作的背景有所了解.然而在对一首诗或某个诗人的创作风格进行分析的时候,就可以从上述的某一个方面着手.   ……
李艳玲
关键词:文学文体学词汇变异英语诗歌诗歌创作文学创作
谭恩美小说中“中国形象”的认知特点
2008年
谭恩美的《喜福会》、《灶神之妻》和《接骨师之女》再现了典型的母女关系主题。母亲是中国形象及文化传统的载体,作为中国形象的认知符号反映出了具有美国身份的华裔作家对中国的西方式认知形象;女儿代表的是美国的价值观,经历了被动接受与主动探寻中国文化的回归之旅,再现了华裔后代的一种由向外诉求转向内在探寻的心路历程,亦反映出了美国对中国及其传统文化的认知过程。
张瑞红卢春雁刘冀李艳玲
关键词:女儿母亲
英语专业《中国文化》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中国文化的普及正处于"墙内开花墙外红"的尴尬境地。为改善英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时的"母语文化失语"现象,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和民族文化身份认知,《中国文化》英语课应列为英语专业本科教学计划中的必修课程。文章通过梳理河北农业大学此课程教学情况的问卷调查结果,分析课程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教材、教法及教师等方面的具体问题,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改革措施。
李艳玲
关键词:中国文化人文素质
农林院校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以河北农业大学为例被引量:1
2012年
通过梳理河北农业大学在校本科生文化素质教育现状的问卷调查结果,剖析了农林类院校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方面普遍存在的文化类课程设置不足、学生传统文化贫血严重、跨文化意识薄弱等问题。针对现状,提出加强和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加强文化类公选课课程体系建设,在中西文化对比中理性传承中国传统文化,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人格及大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等加强文化素质建设对策。
李艳玲刘洋刘冀王子贤
关键词:农林院校文化素质
从祛魅到复魅:《大都会》中的空间表征
2020年
在空间叙事学视域下,文章分析了唐·德里罗小说《大都会》中主人公埃里克一天之内从家宅空间出发,随着技术空间的流动,在不同空间中位移,最后到达神圣空间的经历。通过对三种不同典型空间的表征意义的分析,揭示出埃里克在高度物化的技术世界里丧失自我后从祛魅到复魅的心灵之旅,并对后工业社会人们盲目崇拜技术和狂热追求金钱的现象及人与人之间冷漠的关系进行深刻反思。
李艳玲张瑞红杨青
关键词:祛魅
阿甘:推动美国社会和谐的力量——从意识形态角度解读影片《阿甘正传》被引量:2
2008年
荣获67届奥斯卡六项大奖的美国影片《阿甘正传》讲述的是智障人阿甘经历了二战后美国将近四十年的风雨激荡的历史,成为商业巨贾的故事。阿甘以他坚韧不拔的精神、传奇般的人生和事业上的成功成为推动分崩离析的美国社会走向和谐的感召力量,在美国主流文化和亚文化之间,在不同种族和民族之间,在人和神之间冲破障碍,架起相互沟通的桥梁,促进美国多元文化的融合和发展。
李艳玲高静王佳
关键词:社会和谐主流文化亚文化
功能对等理论视角下《早发白帝城》的英译赏析
2019年
功能对等理论是美国语言学家、翻译理论学家尤金·奈达翻译思想的一个核心概念,包括意义、风格以及读者反映,与诗歌注重音、意、形美的特点一致。本文以《早发白帝城》两个英译本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从意义、音韵和形式三个方面分析诗歌英译中的功能对等,探讨功能对等理论在近体诗翻译中的合法性和指导意义。
李艳玲岳玲真
关键词:功能对等理论《早发白帝城》近体诗合法性
功能对等视阈下保定旅游景区公示语英译研究被引量:2
2020年
基于美国著名翻译理论家尤金·A·奈达提出的功能对等理论,以翻译过程的四个阶段逐一分析保定旅游景区公示语翻译中存在的功能不对等现象,探究在公示语翻译实践活动中可以规避的翻译谬误,并提出应对策略,以提高景区公示语翻译质量,提升城市形象,助力保定成为国际旅游目的地城市。
李艳玲牛亚卿
关键词:功能对等理论旅游景区公示语翻译策略
旅游英语英译的原则和方法探讨
2021年
中国入境旅游市场的快速发展,意味着旅游景点需要提供高质量的旅游英语英译内容及服务,确保外国游客能够有更好的旅游体验。本文研究了旅游英语英译中应当遵循的突出地方文化特征原则、游客为中心原则、连贯原则等,并围绕音译法、直译法、意译法、解释性翻译法、删译法等,对相应的翻译方法展开探讨,希望能为旅游事业的发展起到些许帮助。
王佳李艳玲郭坤荣
关键词:旅游英语汉英翻译
农林院校英语专业涉农特色建设研究被引量:8
2016年
从农林院校英语专业涉农特色建设的现状出发,探析英语专业涉农特色建设中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基于河北农业大学英语专业农贸特色建设的实践,提出在地方农林院校英语专业学科建设框架内构建以农贸为特色的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体系,以突出和发挥农林院校的办学特长,培养出服务社会经济,适应时代发展的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高素质英语人才。
李艳玲
关键词:农林院校英语专业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