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道全

作品数:19 被引量:47H指数:4
供职机构:广东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外语教育基金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语言文字艺术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6篇文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语言文字
  • 1篇艺术

主题

  • 5篇戈尔丁
  • 4篇文学
  • 3篇威廉·戈尔丁
  • 3篇小说
  • 2篇新作
  • 2篇庶民
  • 2篇女性
  • 2篇文德
  • 2篇文学奖
  • 2篇杰拉德
  • 2篇菲茨杰拉德
  • 1篇大学教育
  • 1篇大众
  • 1篇大众文化
  • 1篇当代小说
  • 1篇当代小说家
  • 1篇短篇
  • 1篇选译
  • 1篇鸦片
  • 1篇鸦片战争

机构

  • 19篇广东工业大学
  • 6篇清华大学
  • 1篇国际关系学院

作者

  • 19篇李道全
  • 1篇金铭
  • 1篇梁晓晖
  • 1篇徐颖

传媒

  • 5篇外国文学动态
  • 2篇外国文学
  • 2篇宁波大学学报...
  • 1篇阅读与写作
  • 1篇电影评介
  • 1篇东北大学学报...
  • 1篇广东工业大学...
  • 1篇重庆工商大学...
  • 1篇浙江师范大学...
  • 1篇外国语言文学
  • 1篇疯狂英语(教...
  • 1篇西安外国语大...
  • 1篇英语教师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3
  • 5篇2011
  • 4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7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女性的空间诉求:评佩内洛普·菲茨杰拉德的《书店》被引量:2
2009年
佩内洛普·菲茨杰拉德(Penelope Fitzgerald,1916-2000)是英国当代杰出女作家,她的作品被一些评论家奉为当代英国小说经典,纽约《时代》杂志曾赞誉她是“英国最优秀的两三位当代小说家之一”。她的多部作品曾入围英国文学布克奖,1979年出版的小说《离岸》(Off Shore)最终摘取布克奖桂冠,最后一部小说《蓝花》(The Blue Flower,1998)也获得了美国国家书评家小说奖。
李道全
关键词:菲茨杰拉德英国小说诉求女性当代小说家英国文学
悖论的庶民觉醒——阿拉文德·阿迪加及其短篇集《两次刺杀之间》
2011年
印度当代作家阿拉文德·阿迪加在作品中关注印度的庶民境遇,传递庶民的诉求,以此获得了国际声誉。然而他的小说在批判印度社会种种弊端的同时,却对影响庶民命运的全球资本主义保持暧昧。他赋予庶民言说的权力,似乎成功建构了觉醒的庶民形象,但这种觉醒也带有悖论色彩,因为他不但未能充分认识庶民困境的根源,而且表现出与全球资本主义合谋的倾向。因此,作为全球化时代的后殖民作家,阿迪加还需要进一步扬弃他的书写策略。
李道全
关键词:庶民觉醒阶级悖论
《千杯不醉》:消费社会中的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
2007年
本文以电影《千杯不醉》为例,结合让·鲍德里亚消费社会的理论,以及其他文化研究学者关于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相关理论论断,通过影像故事的分析,探讨消费社会当中的文化态势,展现了当下消费社会文化的发展状况,以及由此而带来文化层面的变化。文章着重分析了消费语境下的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命运,从电影叙事分析得出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之间鸿沟的弥合,界限模糊。
李道全
关键词:消费社会精英文化大众文化
《黑暗昭昭》与戈尔丁的晚期创作
2010年
2009年9月牛津大学荣休教授、英国当代著名批评家约翰·凯里推出威廉·戈尔丁传记《威廉·戈尔丁:撰写〈蝇王〉的人》。此书一出,一则关于戈尔丁强奸未遂的新闻成为媒体关注焦点,国内媒体也纷纷转载。这样惊爆的新闻满足了读者猎奇的心理,也为媒体赢得受众目光与利润,更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前畸形的文学消费状况。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戈尔丁的这一遭遇实在可悲。更遗憾的是,传记书名也传递出另一则不幸的消息——戈尔丁有限的“文化资本”。
李道全
关键词:戈尔丁诺贝尔文学奖晚期
历史羁绊与自我重塑——评欧大旭新作《五星豪门》被引量:1
2014年
欧大旭(TashAw,1971-)出生于台湾,成长于吉隆坡,在英国接受大学教育,现定居于英国,用英语创作文学,是一名典型的当代流散作家。他的首部小说《和谐丝庄》(2005)曾入围英国曼布克文学奖,而他的新作《五星豪门》(FiveStarBillionaire,2013)再次入围曼布克奖,引起了评论界和读者的广泛关注。
李道全
关键词:大学教育文学奖布克奖
《白虎》:身份转型的伦理思考被引量:6
2011年
阿拉文德.阿迪加的小说《白虎》关注全球化时代印度社会的种姓制度与身份问题,荣获2008年布克奖。小说主人公巴拉姆出生于贫穷家庭,虽然聪明伶俐却因种姓而遭遇身份定型。焦虑促使他争取身份转型,但是他却只能通过谋杀雇主来跨越种姓身份的羁绊。他的转变历程解构了本质主义的种姓身份观念,也凸现了全球化时代的身份痛楚。以巴拉姆的遭遇为例,小说《白虎》批判了印度种姓制度的弊端,召唤一种全新的、饱含伦理意识的身份观念。
李道全
关键词:焦虑身份转型种姓制度
两次刺杀之间(选译)
2011年
第四天:雨伞街 如果你想在基图尔买些东西,花几个小时逛逛小镇的商业中心雨伞街。你可以在这里找到家倦铺、药店、餐馆、甜品坊和书屋。(多数手工木伞商贩因为中国进口的廉价金属雨伞而闭门歇业,尽管如此,这里还可以找到寥寥几个卖家。)这条街道云集了基图尔最著名的餐馆,完美商人冷饮店和新鲜果汁屋,以及“基图尔唯一且最佳报纸”《黎明使者报》的办公室。
阿拉文德·阿迪加李道全
关键词:选译刺杀商业中心餐馆药店歇业
《蝇王》:海岛文学实验与生态寓言被引量:7
2011年
本文从生态批评的视角解读经典小说《蝇王》,重新阐释戈尔丁的海岛文学实验。有别于以往的海岛叙事,戈尔丁关注海岛的命运,传递了强烈的生态关怀。然而长期以来,小说中"在场"的海岛遭受忽略,或是被视为"荒岛",这无疑归咎为"人类中心主义"和"环境无意识"的作祟。借由海岛文学实验,小说《蝇王》以生态寓言的形式,清晰地呈现了漠视生态责任的危害,要求反思和重构人类自身的文化。
李道全
关键词:《蝇王》威廉·戈尔丁生态批评
经典儿童小说《珊瑚岛》中的殖民主义话语被引量:1
2011年
《珊瑚岛》是维多利亚时代的经典儿童小说。从早期教育和海外历险两个层面,小说《珊瑚岛》记录了儿童英雄的成长历程。通过延续了"鲁滨孙传统",小说《珊瑚岛》强调了白人种族与文化的优越性。它以殖民主义话语的形式,与帝国的海外殖民和文化霸权形成合谋。在这个意义上,它成为二战后威廉.戈尔丁试图质疑与改写的对象。
李道全
关键词:《珊瑚岛》殖民话语威廉·戈尔丁
鸦片战争里的印度身影——评阿米塔夫·高什新作《战火洪流》
2015年
《战火洪流》是印度作家阿米塔夫·高什《朱鹭号三部曲》的终结之作。小说以中英第一次鸦片战争为线索,重点讲述了被鸦片贸易卷入战事的印度群体故事,多角度地呈现了印度在鸦片战争中的角色。从小说里活跃在珠江流域的印度群体可以看出,中国也成为了印度海外流散的重要节点,而印度群体的中国故事也为研究中印关系提供了有益的素材。
李道全
关键词:印度文学鸦片战争中印关系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