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江
- 作品数:7 被引量:34H指数:4
- 供职机构:福建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福建省卫生厅青年科研基金福建省医学创新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双能X线骨密度仪评估绝经后妇女椎体脆性骨折及相关危险因素的分析被引量:9
- 2015年
- 目的:通过双能X线骨密度仪对绝经后女性椎体脆性骨折的评估,探讨其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对来院体检的203例50岁以上绝经妇女用双能X骨密度测量仪(dual-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DXA)进行椎体骨折评估(verterbral fracture assessment,VFA),并检测不同部位骨密度及相应T值,收集所有受检者一般资料。根据有无椎体骨折及椎体骨折部位分组。结果:胸椎及胸腰椎骨折组骨密度及T值均低于无椎体骨折组;骨质疏松时与无椎体骨折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腰椎骨折组骨密度、T值及骨量变化则均与无椎体骨折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增龄、全髋骨密度及T值降低是椎体骨折的危险因素。结论: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及T值的降低对绝经后妇女胸椎及胸腰椎骨折椎体脆性骨折有重要的预测价值,对腰椎骨折则有局限性。增龄、全髋骨密度及T值降低是椎体脆性骨折的危险因子。对绝经后妇女椎体脆性骨折的防治在重视骨密度的同时要联合进行椎体骨折评估。
- 颜建湘蔡思清吕国荣李鸿江颜丽笙
- 关键词:骨密度绝经后妇女
- 关节腔内注射三氧化二砷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大鼠体重及X线评分的影响被引量:5
- 2014年
- 目的探讨关节腔内注射三氧化二砷(ATO)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IA)大鼠体重及X线评分的影响。方法选择体重无差异的动物,将其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9)、对照组(n=12)和治疗组(n=15)。正常对照组常规饲养,对照组和治疗组制备CIA大鼠模型。三组分别给予踝关节腔内注射10%ATO溶液0.1 ml、磷酸盐缓冲液(PBS)0.1 ml、10%ATO溶液0.1 ml,并于造模前、注射药物前后观察大鼠体质量的变化、注射药物后的关节X线表现及治疗前后评分。结果组间比较,造模前三组体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对照组、治疗组相对于造模前体质量升高(P<0.05),对照组、治疗组之间体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比较,正常对照组、对照组体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体质量降低(P<0.05);治疗后,三组之间体质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对照组大鼠X线片无异常,对照组大鼠踝关节处存在较为明显的软组织肿胀影及膨胀性破坏;治疗组软组织肿胀较轻。治疗前,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对照组、治疗组X线评分更高(P<0.05),对照组、治疗组之间X线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治疗前后比较,正常对照组、对照组X线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X线评分降低(P<0.05);治疗后,三组之间X线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腔注射ATO治疗关节炎,可降低类风湿关节炎(RA)动物体质量的增加值,改善X线片,效果明显。
- 李鸿江董玉意李拾林吕国荣蔡思清刘红颜建湘
- 关键词:三氧化二砷胶原诱导性关节炎体质量关节腔内注射
- 超声在类风湿关节炎腕关节病变中的初步应用被引量:6
- 2006年
- 目的探讨高频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类风湿关节炎腕关节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健康志愿者24例、类风湿关节炎病人42例,应用高频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腕关节,检测滑膜厚度、血流供应,观察关节腔、骨面及关节周围软组织情况。结果高频超声可清晰显示腕关节结构;类风湿关节炎病人腕关节滑膜厚度(2.58±1.50)mm与健康者(1.65±0.19)mm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01);42例类风湿关节炎共84只腕关节中有40只滑膜增厚,其中25例增生的滑膜内可探及血流,8例可见关节腔积液,10例可见骨质破坏。结论高频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可较好地显示类风湿关节炎病人腕关节病变。
- 李拾林吕国荣肖进益林玲李鸿江
-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关节滑膜超声多普勒腕关节病变
- 肠套叠超声表现与病理、可复性、缺血的相关研究被引量:14
- 2004年
- 目的 探讨超声检查肠套叠与病理、灌肠可复性、肠管缺血的相关性及其价值。方法 2 1只兔通过外科手术产生肠套叠 ,活体上进行超声扫查并与病理改变相比较。回顾性分析经手术或空气灌肠证实的 2 5例儿童肠套叠的声像图结果。结果 动物实验结果表明 :①在没有明显肠壁血供障碍的情况下 ,横断扫查肠套叠声像图表现为强回声和低回声相间排列的“同心圆”或“靶环”征 ,在肠管发生缺血时 ,超声表现为“炸面圈”征。②肠管的生机、肠套叠的灌肠治疗可复性与肠套叠“炸面圈”征外圈低回声厚度、肠套叠间的彩色血流有明显的相关性。肠套叠间未测及彩色血流时 ,其肠壁坏死的可能性明显增加 (P <0 .0 1)。“炸面圈”征外圈低回声越厚 ,肠套叠部肠管缺血就越明显。儿童肠套叠声像图结果 :①当低回声厚度 >9mm时 ,其空气灌肠的可复性明显降低 (P <0 .0 1) ;②当低回声厚度≥ 12mm时 ,发生肠管坏死的可能性明显增高 (P <0 .0 5 )。结论 超声检查结合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对于预测肠套叠灌肠可复性或肠管生机是一种有用的诊断方法。
- 吕国荣李伯义李拾林李鸿江何韶铮刘彦英李新丰
- 关键词:肠套叠超声表现病理学超声检查
- 高频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腕关节病变中的应用
- 目的探讨高频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类风湿性关节炎腕关节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健康志愿者24例,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26例,应用高频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腕关节进行检查,检测滑膜厚度、血流供应,观察关节腔、骨面及关节周围软组织情况。...
- 李拾林吕国荣肖进益林玲李鸿江
- 垂体巨大侵袭性腺瘤1例报告
- 1997年
- 患者女性38岁。进行性右侧鼻塞血涕18年,近7~8年来双侧性鼻塞,时有血涕。近5~6年脸部皮肤粗糙起疙瘩,挤压有皮脂样分泌物。近两年鼻塞加重,嗅觉减退,需张口呼吸。无头痛、复视或偏盲。饮食、劳动、生活正常。经门诊鼻息肉摘除病理“腺癌”,收住院。出生以来无月经,18岁时妇科诊断“原发闭经”,经治疗后有过“月经”,但量少。22岁结婚至今不育。 BP正常。双眼球突出,脸面皮肤粗糙,痤疮。语音粗重。双鼻腔陈旧性血痂,右鼻中遭暗红色赘生物。鼻咽粘膜光滑,鼻咽腔狭窄,罗氏窝饱满。喉咽声门区正常。颅神经无异常。乳头无泌乳。妇检外阴正常,子宫体较小,附件正常。 头颅侧位片:颅骨内外板较厚,颅缝正常,鞍底鞍背蝶窦以及周围颅底骨质破坏消失,蝶窦颅底鼻腔鼻咽腔顶壁软组织影充填,鼻腔鼻咽腔气道狭窄。 颅底CT:鼻咽部巨大软组织团块占据,周围骨破坏蔓延副鼻窦颅底。提示鼻咽癌。 头颅MRI:以蝶窦为中心巨大占位病灶,约7.5× 9.6 × 3.9 cm,前部达鼻腔眶后,向下达鼻咽顶壁,
- 王定深李鸿江
- 关键词:微腺瘤鼻咽腔原发闭经蝶窦骨质破坏海绵窦
- 乳腺疾患的临床与影像学诊断
- 2004年
- 目的 探讨乳腺疾患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以及病理诊断的的相关性以及如何利用有效的综合检查以提高诊断准确性。方法 选取 75 4例临床症状明显的乳腺患者 ,全部接受乳腺钼靶X线检查 ,6 5 4例行彩超检查 ,2 6 1例经手术治疗。将临床表现分为肿块、乳痛、片状增厚、乳头溢液、肿块 +溢液、乳痛 +肿块、乳痛 +溢液、片状增厚 +乳痛 8类 ,分析各类临床症状的影像学良恶性表现比例以及影像学诊断与病理诊断的吻合情况。结果 临床表现为肿块者 2 92例 (38.73% )、乳痛 189例(2 5 .0 7% )、片状增厚 32例 (4.2 4 % )、溢液 32例 (4.2 4 % )、肿块 +溢液 11例 (1.4 6 % )、乳痛 +肿块 98例(12 .99% )、乳痛 +溢液 19例 (2 .5 2 % )。片状增厚 +乳痛 79例 (10 .4 8% )。以肿块 +溢液恶性影像学表现最高。手术 2 6 1例中病理诊断为良性病变者 188例 ,恶性肿瘤 73例。良性病变诊断符合率 90 .4 2 %(170 / 188) ,恶性肿瘤诊断符合率 93.15 % (6 8/ 73)。结论 钼靶X线检查是乳腺疾患的首选检查方法 ,为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及术前评价的正确性应结合B超、CT及MR检查。
- 蔡思清李鸿江蔡冬鹭林鲤玲
- 关键词:肿块乳腺影像学诊断良性病变钼靶X线检查诊断符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