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作者详情>杜伟

杜伟

作品数:7 被引量:6H指数:1
供职机构: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FLK-1
  • 4篇疫苗
  • 4篇DNA疫苗
  • 3篇结肠
  • 3篇N1
  • 3篇PCDNA3...
  • 3篇肠癌
  • 2篇血管
  • 2篇血管内皮
  • 2篇血管内皮生长...
  • 2篇血管内皮生长...
  • 2篇血管内皮生长...
  • 2篇血管生成
  • 2篇生长因子受体
  • 2篇受体
  • 2篇门脉
  • 2篇门脉高压
  • 2篇内皮
  • 2篇内皮生长因子
  • 2篇结肠癌

机构

  • 6篇昆明医学院第...
  • 1篇昆明医学院
  • 1篇云南省肿瘤医...
  • 1篇昆明医科大学

作者

  • 7篇杜伟
  • 4篇陈明清
  • 4篇许岩
  • 4篇王志强
  • 2篇王熙才
  • 2篇庞瑞麟
  • 1篇李莉媛
  • 1篇段丽萍
  • 1篇李淼
  • 1篇陈艳
  • 1篇陈艳
  • 1篇刘文斌
  • 1篇崔蓉
  • 1篇胡继红
  • 1篇伍治平
  • 1篇伍治平
  • 1篇董坚
  • 1篇袁文梁
  • 1篇赵卫
  • 1篇孙学进

传媒

  • 1篇中国癌症杂志
  • 1篇云南医药
  • 1篇影像诊断与介...
  • 1篇昆明医学院学...
  • 1篇第四届中国肿...

年份

  • 5篇2006
  • 1篇2000
  • 1篇1996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TIPSS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的应用解剖研究
2000年
观察34个正常人离体肝脏标本的肝、门静脉主支的立体空间关系,为建立肝、门静脉内支架分流提供解剖学依据。材料与方法:34个新鲜离体肝脏标本(剥制标本30个、铸型4个),并与10例肝硬化的肝、门静脉DSA影像学资料进行对照分析。结果:肝硬化的门静脉长度缩短、管内径变小,平均右支长度较正常缩短7.5mm、管内径变小2.3mm、左支长度缩短3.4mm、管内径变小0.9mm;肝、门静脉间距缩小、角度加大,平均肝右静脉至门静脉右支(RHV—RPV)间距缩小4.5mm、角度加大21.6,肝中静脉至门静脉左支(MHV—LPV)间距缩小7.0mm、角度加大26.9°。结论:TIPS与治疗的理想穿刺路径是RHV—RPV,其次为MHV—LPV。门静脉分叉部位于肝实质内23例(占69.1%)、肝实质外11例(占30.9%)、且下壁裸露,位于肝动脉前上方,应避免在门脉分叉部穿刺,以防损伤肝动脉或肝外门静脉引起腹腔内出血。
庞瑞麟孙学进杜伟赵卫李莉媛胡继红姚成霖余发昌赵毅
关键词:肝脏解剖门体静脉分流术肝硬化门脉高压
口服DNA疫苗pcDNA3.1+/flk-1(n1-7)抗大肠癌
陈明清王熙才董坚伍治平陈艳王志强杜伟许岩杨军李淼
该研究应用基因工程技术从BALB/c小鼠胚胎组织中克隆2286bp的flk-1胞外cDNA全长,酶切鉴定和DNA测序确定所扩增片段无误后,将该片段插入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构建成重组质粒pcDNA3.1+/fl...
关键词:
关键词:DNA疫苗大肠癌
口服DNA疫苗pcDNA3.1+/flk-1_((n1-7))抗小鼠结肠癌肝转移被引量:5
2006年
背景与目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及其主要受体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2,VEGFR-2)在肿瘤血管生成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VEG-FR-2在鼠中为flk-1,本研究以减毒沙门氏菌SL3261为载体制备了抗肿瘤血管生成口服DNA疫苗pcDNA3.1+/flk-1(n1-7),研究该疫苗抗小鼠结肠癌肝转移的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RT-PCR法扩增鼠VEGFR-2胞外cDNA全长序列flk-1(n1-7),构建重组质粒pcDNA3.1+/flk-1(n1-7)。将重组质粒转化减毒沙门氏菌SL3261,制备成以SL3261为载体的口服DNA疫苗。将18只小鼠随机分组,口服接种疫苗两周后,用CT-26细胞建立结肠癌肝转移动物模型,15d后处死小鼠,体视学方法计数肝脏的肿瘤结节数目。流式细胞仪检测小鼠外周血CD4+细胞和CD8+细胞变化。结果:构建成重组质粒pcDNA3.1(+)/flk-1(n1-7),制备成以SL3261为载体的口服DNA疫苗pcD-NA3.1(+)/flk-1(n1-7)。疫苗组小鼠肝脏内的肿瘤转移病灶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成功构建了重组质粒pcDNA3.1(+)/flk-1(n1-7),制备成以SL3261为载体的口服DNA疫苗pcDNA3.1(+)/flk-1(n1-7)。这种疫苗能抑制小鼠结肠癌的肝脏转移。
陈明清杜伟王熙才伍治平陈艳王志强许岩
关键词:VEGFR-2FLK-1DNA疫苗结肠癌
口服DNA疫苗pcDNA3.1+//flk-1/_(n1-7)在抗小鼠结肠腺癌中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抗肿瘤血管生成口服DNA疫苗pcDNA3.1+/flk-1/_/(/(n1-7/)/)抗BALB/c小鼠结肠腺癌生长和转移的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 方法:1.利用重组好的...
杜伟
关键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结肠腺癌抗血管生成
文献传递
以减毒沙门氏菌为载体的口服VEGFR-2 DNA疫苗抑制结肠癌血管生成的研究
目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及其主要受体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
陈明清王熙才伍治平陈艳王志强许岩杜伟
关键词:VEGFR-2FLK-1口服DNA疫苗
文献传递
抗肿瘤血管生成VEGFR2 DNA疫苗的构建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构建一种新的抗肿瘤血管生成DNA疫苗pcDNA3.1+/flk-1(n1-4).方法采用RT-PCR技术,从BALB/c胎鼠组织中扩增出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flk-1胞外区1-4个袢的cDNA片段,并将其插入真核表达载体质粒pcDNA3.1+中,构建成重组质粒pcDNA3.1+/flk-1(n1-4),经DNA序列分析证实后,将重组质粒经脂质体法转染真核表达系统COS-7细胞,通过W estern b lot实验检测重组质粒在真核表达系统COS-7细胞中蛋白的表达.结果RT-PCR扩增产物为1 248 bp大小的基因片段,经过DNA序列分析证明与Gene Bank所公布的flk-1胞外区1-4结构域碱基一致,成功构建了重组质粒pcDNA3.1+/flk-1(n1-4),并且该重组质粒在真核表达系统COS-7细胞中成功得到表达.结论成功地制备了抗肿瘤血管生成DNA疫苗pcDNA3.1+/flk-1(n1-4),为进一步开展有关抗肿瘤血管生成的动物实验和临床应用奠定了基础.
陈明清王志强杜伟许岩王熙才伍志平
关键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FLK-1DNA疫苗抗肿瘤血管生成
经导管安放支架治疗门脉高压症
1996年
应用Tipss治疗10例肝硬化门脉高压所致上消化道大出血和顽固性腹水,成功率达90%,术后门脉主干压(250±4.0cmH2O)和门脉主干密度曲线(89.7±5.3cm/s)明显低于术前(43.8±6.9和11.39±9.7),P〈0.01;术后门脉主干血流速度(112.7±5.6cm/s),脾静脉血流速度(226.8±7.2cm/s)和血氨(293.7±5.6umol/L)明显高于术前(57.0±4.3,56.1±2.5和118.7±36.7),P<0.01。术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得到明显好转。
周曾芬庞瑞麟崔蓉袁文梁段丽萍刘文斌杜伟
关键词:门脉高血压肝硬化TIPSS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