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杜斌山

作品数:30 被引量:93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会议论文
  • 12篇期刊文章
  • 4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5篇天文地球
  • 6篇石油与天然气...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14篇储层
  • 9篇反演
  • 7篇地震
  • 6篇气藏
  • 5篇盆地
  • 5篇勘探
  • 5篇柴达木盆地
  • 5篇储层预测
  • 4篇岩性
  • 4篇油气
  • 4篇油气藏
  • 4篇储层厚度
  • 3篇地震反演
  • 3篇地震勘探
  • 3篇地质
  • 3篇叠前
  • 3篇甜点
  • 3篇重积分
  • 3篇阻抗
  • 3篇阻抗模

机构

  • 29篇中国石油天然...
  • 11篇成都理工大学
  • 6篇中国石油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作者

  • 30篇杜斌山
  • 12篇雍学善
  • 10篇曹正林
  • 9篇张平
  • 8篇倪祥龙
  • 7篇刘应如
  • 5篇石亚军
  • 5篇贺振华
  • 4篇乐幸福
  • 3篇张小军
  • 3篇王建功
  • 3篇袁剑英
  • 3篇周惠文
  • 3篇高建虎
  • 2篇王斌婷
  • 2篇王绪本
  • 2篇石兰亭
  • 2篇李延丽
  • 2篇易定红
  • 2篇王爱萍

传媒

  • 3篇地球物理学进...
  • 3篇岩性油气藏
  • 2篇天然气地球科...
  • 2篇中国石油学会...
  • 1篇中国矿业大学...
  • 1篇物探化探计算...
  • 1篇西北油气勘探
  • 1篇西南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学会...
  • 1篇SPG/SE...
  • 1篇第四届中国石...
  • 1篇中国石油学会...
  • 1篇中国第二届石...

年份

  • 3篇2020
  • 4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3篇2015
  • 3篇2013
  • 1篇2012
  • 4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6
  • 2篇2005
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地震储层学的数理基础探讨
按照地震储层学中地震与地质紧密结合的理念,从地震记录一般表达为反射系数与地震子波两大要素的褶积模型出发,寻求地震信息与储层参数的结合点和创新点。当反射系数与储层的孔隙度、饱和度等基本参数结合后,优选和继承了符合储层特性的...
雍学善卫平生高建虎杜斌山王述江王斌
地震多重微积分的初始阻抗CNN建模方法
地震阻抗反演需要适当的低频储层模型,常规反演方法是基于地震、测井资料和地震速度预测来建立储层低频模型。由于储层纵横向变化快,常规方法易出现低频模型的多解性和精度低等问题。本文综合考虑储层顶底地震反射界面阻抗和储层厚度特征...
杜斌山雍学善刘应如倪祥龙张平
关键词:多重积分储层厚度
地震成藏学核心内容与技术方法体系探讨被引量:3
2013年
地震成藏学是随着地震勘探技术和油气成藏理论的不断发展,为了满足现阶段油气勘探实践需要而提出的一门交叉学科.其主要目的是充分利用先进地震技术解决油气动态成藏问题,促使油气成藏从二维、静态向三维、动态方向发展.本文在石油地震地质学最新研究成果基础上,结合地震研究方法和油气成藏学理论最新动态,通过基本原理、学科特点等的综合分析,重新定义了地震成藏学的概念,厘定了地震成藏学研究思路、核心内容与技术方法体系.认为地震成藏学是在油气成藏理论指导下,充分利用地震信息和先进地震技术对油气成藏的静态地质要素、动态地质过程和油气藏空间分布进行研究,最终实现动态成藏建模的一门科学.认为地震成藏学大致包括四方面研究内容:1)静态成藏要素地震地质研究,2)动态成藏过程地震地质研究,3)油气藏空间分布地震地质综合预测和4)油气成藏地震地质综合评价及建模研究.其中,后三者将成为该学科研究核心和今后攻关主要方向.本文针对地震成藏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按照勘探区地质认识程度的不同,分别提出了基于烃源岩地震预测技术、成藏动力地震预测技术、油气输导体系地震预测技术和油气成藏地震演化剖面综合分析等关键技术的地震成藏学解析技术和基于岩石物理模拟、流体置换等地震成藏单元随机模拟技术.
曹正林石亚军阎存凤王鑫郑红军杜斌山张小军张平
含气特征曲线重构技术在致密含气砂岩储层预测中的应用被引量:24
2006年
工区内共钻井10口,均钻遇侏罗系沙溪庙组,有5口井在沙溪庙组产气,产量从几千立方米到几万立方米不等,其中qx10井产量最高,日产天然气5.74万m3。工区侏罗系沙溪庙组气藏受河流-湖泊三角洲沉积体系下的分流河道、河口坝砂体及裂缝综合控制,储层横向变化大,气藏纵横向分布规律复杂,受岩性、构造多种因素综合控制,为构造背景上的岩性气藏。研究的目的是弄清各含气砂层组及可疑含气砂层组的砂体分布规律及范围,落实气藏各含气砂体厚度、面积,为储量计算提供可靠参数。在研究中,先用自然伽玛测井参数反演预测砂岩厚度,然后利用中子-声波测井曲线交会重构含气特征曲线预测含气砂岩厚度。结果表明,利用测井曲线重构技术并结合其它方法预测含气砂岩厚度,效果较好,这是一种值得探索的新方法。
周惠文曹正林杜斌山
关键词:岩性气藏
南八仙复杂断裂系统形成机理及油气富集模式被引量:2
2020年
深入研究南八仙地区主控断裂、各级微断裂的形成机理、组合关系以及对油气的控制作用,可以有效预测含油气砂体分布。综合应用地震、钻井、测井等资料,结合几何学、动力学对南八仙地区的断裂及微构造进行了梳理,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析油气成藏演化史及储层岩性、物性特征确定了复杂断裂系统的油气富集模式。研究认为,仙北断裂是受马仙断裂影响下的反S型右旋三级走滑断裂,控制南八仙中浅层构造带的形成,伴生各级张性微断裂由西向东发散,发育斜列带、羽状带、马尾带3种微断裂构造样式。南八仙油气田属于同源油气,两期成藏,其中,中浅层油气藏是构造-岩性次生断块油气藏类型。建立了断层控油、微构造控油、沉积相控油3种油气富集模式,确定了仙北断裂羽状带中单层厚度小的滩坝砂体内微构造是油气富集区域,据此在油气富集区部署5口开发井,试气效果良好。
王爱萍陈涛张婷静王刚杜斌山
关键词:右旋走滑
柴达木盆地红柳泉斜坡低渗岩性油藏优质储层预测研究
柴达木盆地西部红柳泉斜坡区发育低渗透河道砂、河口坝砂控制的岩性油藏,优质储集砂体预测是该类岩性油藏勘探之关键。本文采用地震相分析、多参数反演预测、地震沉积特征分析等手段,对斜坡区岩性油藏成藏关键要素开展了精细综合预测,进...
曹正林杜斌山孙秀建阎存凤李延丽石亚军
关键词:岩性油藏柴达木盆地储层预测参数反演
文献传递
基于岩石物理实验的致密油储层脆性指数预测—以柴西南A井区为例
本文以柴达木盆地柴西南区A井区E32层段IV油组致密油储层脆性指数预测研究为例,探讨了致密油脆性评价的关键技术问题。首先,在岩心X衍射全岩矿物分析基础上,利用矿物含量计算样品脆性指数,在岩石力学实验基础上,确定动、静态弹...
张平杜斌山石亚军
关键词:岩石物理实验
文献传递
大型咸化湖盆岩性油气藏勘探综合评价技术及应用
袁剑英付锁堂曹正林张道伟石亚军刘云田陈启林李斐王斌婷易定红杜斌山裴明利张小军孙秀建乐幸福
1、项目来源:该项目来自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公司重大科技项目“柴达木盆地油气勘探开发关键技术研究”子课题“柴西地区富油气凹陷圈闭精细评价及钻探目标选择”(07-01Z-01-02)及中国石油股份公司探区重大预探领域与目标选...
关键词:
关键词:油气藏勘探成藏理论圈闭识别
波形与走时联合初始阻抗模型建立方法研究
地震阻抗反演需要适当的低频阻抗模型,常规反演方法是基于地震、测井资料和地震速度预测来建立低频阻抗模型。由于储层纵横向变化快,常规方法易出现低频模型的多解性和精度低等问题。本文综合考虑储层顶底地震反射波形和储层厚度特征,提...
杜斌山贺振华雍学善刘应如张平
关键词:多重积分波场特征储层厚度
文献传递
井震联合高精度地震连续速度预测研究
地震资料处理成像速度难以满足精细时深转换及速度预测的精度要求,本文采用一种叠前地震道集高密度速度提取及其与测井速度相互转换、交叉验证、分层约束的方法,实现地震速度精细预测。该方法综合分析地震波场波形与走时等速度特性和测井...
杜斌山雍学善刘应如倪祥龙
关键词:地震波场叠前地震
文献传递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