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云华
- 作品数:16 被引量:11H指数:2
- 供职机构:成都市新都区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一种人工气道呼吸管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人工气道呼吸管,包括呼吸管,所述呼吸管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导流管,且呼吸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换器,所述导流管与转换器之间滑动连接,且导流管延伸至外部,所述导流管的延伸端固定连接有收集罐,且收集罐的顶端连通...
- 韦晓丽杨云华罗玉玲陈秋菊徐海燕
- 文献传递
- 一种仿口罩式口腔湿润装置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仿口罩式口腔湿润装置,属于口腔湿润装置领域。该一种仿口罩式口腔湿润装置,包括口罩组件和口腔湿润组件。所述口腔湿润组件包括湿纱布层、裁剪缝和无纺布条层和粘贴件,所述湿纱布层覆盖于开口槽,所述裁剪缝开设在...
- 魏万英杨云华陈秋菊韦晓丽
- 文献传递
- 综合护理对降低ICU重症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的效果评价
- 2021年
- 探讨ICU重症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应用综合护理后的改善效果。方法:以本院区ICU重症患者80例为例,患者入院时间为2018年1月-2020年1月,应用住院号计入计算机随机分组方式,将80例患者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采取不同护理干预观察治疗期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情况,即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模式,观察组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对应两组生命体征改善情况展开对比,并统筹组间护理满意度问卷,展开并发症发生率调查,最后对两组护理前后肺炎情况进行对比。结果:组间不同护理干预模式下,观察组各项生命体征指标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且动脉血氧分压及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呈好转趋势,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即两组满意度统筹结果所示,观察组对本次护理满意度认可较高,总满意率与对照组相比呈更高水平,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不同干预模式下,观察组所含并发症概率较低,各项并发症发生情况与对照组相比呈更低水平体现,两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组在开展护理干预前,两项肺炎指标水平均无明显差异(P>0.05);开展护理干预后,观察组与对照组肺炎指标均有所好转,且观察组好转情况更具优势,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ICU重症患者治疗期间,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可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对患者各项肺炎指标具有改善效果,降低并发症。
- 杨云华
- 关键词:ICU重症患者综合护理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 一种抬高床头量角器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抬高床头量角器,包括床架,所述床架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固定床板,所述固定床板的一端铰接安装有活动床板,所述床架的底部焊接安装有调节机构,所述活动床板的底部焊接安装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底部开设有腔体,所述...
- 韦仕秀杨云华韦晓丽邱情陈秋菊
- 文献传递
- 早期康复-程序化体位管理在ICU机械通气患者中效少ICU获得性衰弱的研究效果评价
- 2022年
- 了解早期康复-程序化体位管理应用于危重患者的护理中,在ICU机械通气患者中实施体位管理能否有效减少ICU获得性衰弱的发生。方法 收集2021年1月1日--2021年12月31日期间在我院重症医学科病房的87例患者的病例资料。根据纳入标准,87例机械通气≥3天的患者随机分成2组,住院号单数为对照组(42例),执行常规治疗、护理及活动。住院号双数为实验组(45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早期康复全面评估、程序化体位管理,落实早期康复措施。结果 在常规治疗、护理及活动基础上进行早期康复--程序化体位管理,可有效改善ICU机械通气病人免疫功能,明显缩短病人机械通气时间和ICU停留时间,降低ICU-AW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
- 杨云华谢英邱情刘娟
- 关键词:早期康复护理体位管理
- 一种创新型气管插管固定器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创新型气管插管固定器,包括固定器本体和自粘胶条,所述固定器本体的前端左侧开设有定孔,且固定器本体的前端右侧中部设置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右侧衔接有活动孔,且活动孔的中部穿设有伸缩螺杆,所述伸缩螺杆的另...
- 韦仕秀舒春丽杨云华梁娟韦晓丽冯章强杨惺愍
- 文献传递
- 重症医学科耐碳青霉烯类革兰阴性杆菌环境定植调查分析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通过对重症医学科(ICU)耐碳青霉烯类革兰阴性杆菌(CRO)环境定植调查分析研究来寻找CRO感染的高风险因素,以点带面为降低ICU多重耐药菌院内发病密度提供方案。方法选择成都市新都区人民医院综合ICU工作人员高频接触点开展环境表面微生物分布调查,与临床实际检出CRO株耐药谱进行分析比对,寻找ICU是否存在患者与环境之间CRO交叉传播现象。2020年1—6月为干预前期,2020年7—12月为干预后期,收集分离并鉴定目标菌株,分析ICU CRO感染风险点并采取相应干预措施,对比干预前后CRO环境检出率及ICU多重耐药菌院内发病密度、手卫生依从性、多重耐药菌感染发现率、ICU感染发现率。结果2020年1—12月共采集标本588份,其中干预前期采集304份样本,分离出39株CRO菌株,检出率为12.83%,以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CRAb)、耐药碳青霉烯类肠杆菌(CRE)检出较多;干预后期采集284份样本,分离出7株CRO菌株,检出率为2.46%,仍以CRAb、CRE检出较多。干预前后CRO环境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ICU多重耐药菌院内发病密度从11.18‰降至5.41‰(P=0.003),ICU多重耐药菌感染发现率从5.31%降至1.56%(P=0.012),ICU感染发现率从5.98%降至2.47%(P=0.002),手卫生依从性从74.55%升至92.45%(P<0.001)。结论通过对ICU中CRO环境定植调查分析,发现CRO存在人与环境交叉传播现象,寻找交叉传播具体途径,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可降低ICU多重耐药菌院内发病密度。
- 高建寒向海艳张永辉杨云华罗先海陈维
- 一种引流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引流装置,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包括引流管、设置在引流管内的隔板以及设置在引流管末端的接头,所述引流管包括设置在隔板左侧的单向管以及设置在隔板右侧的双向管,所述单向管前端设有单向阀;所述接头包括壳体以及设...
- 杨云华陈波
- 重症监护病房中的康复治疗分析
- 2020年
- 目的:探究重症监护病房(ICU)中的康复治疗措施及效果。 方法:选取本院重症监护病房患者 60 例为本次研究对象,纳入时间自 2018 年 9 月 ~2019 年 9 月。随机分组为参照组、观察组,均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开展康复治疗。对比两组患者 ICU 治疗时间。 结果:观察患者 ICU 治疗时间显著短于参照组,患者的并发症明显减少。结论:于重症监护病房中开展康复治疗,对促患者疾病康复、改善患者昏迷状态有积极意义。
- 杨云华陈秋菊韦晓丽
- 关键词:重症监护病房康复治疗
- 一种ICU用快速引流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ICU用快速引流装置,包括底座、引流瓶和负压瓶,所述底座顶部两端均通过螺纹孔和紧固螺钉安装固定有安装板且安装板顶部分别通过安装槽安装有引流瓶和负压瓶,所述引流瓶和负压瓶之间通过连接管进行连接,所述引流...
- 陈丽霞杨云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