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兰英

作品数:6 被引量:141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项目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石油与天然气...
  • 2篇天文地球

主题

  • 4篇盆地
  • 3篇油气
  • 3篇勘探
  • 2篇叠合
  • 2篇叠合盆地
  • 2篇油气系统
  • 2篇气系统
  • 2篇资源评价
  • 2篇海相
  • 1篇东南
  • 1篇油气藏
  • 1篇油气藏分布
  • 1篇油气勘探
  • 1篇油气勘探前景
  • 1篇油气资源
  • 1篇油气资源评价
  • 1篇原油
  • 1篇原油裂解
  • 1篇原油裂解气
  • 1篇源岩

机构

  • 5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浙江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中国石油

作者

  • 6篇杨兰英
  • 2篇董庸
  • 2篇马立桥
  • 2篇孙凤霞
  • 2篇夏九峰
  • 1篇杨涛涛
  • 1篇胡剑风
  • 1篇贺小苏
  • 1篇徐汉林
  • 1篇徐云俊
  • 1篇贺晓苏
  • 1篇王招明
  • 1篇肖中尧
  • 1篇胡玉峰
  • 1篇陈能贵
  • 1篇毛超林
  • 1篇陈汉林
  • 1篇吴敬武
  • 1篇贺训云
  • 1篇张润合

传媒

  • 1篇石油学报
  • 1篇海洋地质与第...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新疆石油地质
  • 1篇石油勘探与开...
  • 1篇第十届全国有...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5
  • 1篇2000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原油正构烷烃沥青质聚沉机理研究及沉淀量测定被引量:38
2000年
用IP 143标准方法测定了我国孤岛和草桥原油正构烷沥青质沉淀量。结果表明两种原油的沥青质沉淀量均随沉淀剂分子量增大而减小、随剂油比增大而增大。在原油沥青质 胶质胶束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沥青质聚沉机理 ,该机理的基本假设是原油中沥青质分子以胶束形式存在 ,其中胶核为沥青质缔合物 ,溶剂化层为胶质和溶剂分子。通过分析沉淀剂性质、剂油比、体系温度和压力等对沥青质 胶质胶束稳定性的影响得出了沥青质沉淀点、沉淀量、沉淀物平均分子量以及沉淀物平均颗粒大小随沉淀剂性质和剂油比等因素变化的规律。经比较说明 。
胡玉峰杨兰英林雄森郭天民
关键词:原油正构烷烃沥青质
南华北地区油气资源评价及勘探方向
<正> 南华北地区发育5套烃源岩,其中石炭-二叠系烃源岩是全区的主力烃源岩,在第三系、第四系沉积厚度较大的凹陷存在二次生烃的条件。下古生界碳酸盐岩古风化壳和二叠系砂岩为该区主要储集层,石炭系太原组下部和本溪组的铝土质泥岩...
张润合陈能贵贺小苏杨兰英徐汉林徐云俊
文献传递
琼东南盆地华光凹陷构造特征及沉积充填被引量:12
2012年
南海北部大陆边缘发育多个新生代含油气盆地。近年来,在南海北部珠江口盆地南部深水区陆续发现大中型气藏,证实了该区油气地质条件优越。琼东南盆地南部深水区与珠江口盆地深水区具有相似的构造沉积演化史,油气地质条件相似,具有形成大中型油气藏的地质条件,因此十分有必要开展该区的构造特征及沉积充填研究。基于近年来新采集的高精度地震资料,对华光凹陷构造特征进行详细分析,认为区内发育4种伸展构造样式,分别是地堑、半地堑、多米诺式半地堑和地垒;经历两个构造演化阶段,形成"下断上拗"的双层结构特征,相应发育两个期次的正断层。下构造层古近系受裂陷作用控制,断层发育,地层分布受断裂控制明显,上构造层新近系-第四系构造活动微弱,断层不发育,地层变形小且沉积厚度趋于稳定。华光凹陷古近系为河湖相-海陆过渡相沉积,其中下渐新统崖城组煤系地层是琼东南盆地勘探证实的主要烃源岩层系,上渐新统陵水组是主要储层发育时期,新近系-第四系为浅海-半深海-深海相沉积,其中中新统储层发育,上中新统及以上海相泥岩是良好的盖层。因此,华光凹陷具有良好的生储盖组合。
杨涛涛吴敬武王彬贺晓苏毛超林李丽杨兰英
关键词:构造样式沉积充填
中国南方海相油气勘探前景被引量:32
2007年
对南方海相构造-层序-油气系统的综合研究表明,南方海相地层发育5套区域性主力烃源岩和多套局域性烃源岩(下寒武统、下志留统、中二叠统、上二叠统、下三叠统),烃源岩热演化程度的不均一性决定了南方下古生界以天然气勘探为主,上古生界为油气勘探兼顾。印支及其以后的改造运动对南方海相及中新生代盆地的含油气性控制起到主要作用,叠合盆地中、晚期形成的油气系统最具勘探潜力。原生及次生油气藏的分布主要受生烃有利相带和古隆起、古斜坡的控制。环扬子陆块叠合盆地群、苏北—南黄海南部盆地以及江南隆起北缘冲断推覆体下海相地层保存区将是南方海相油气勘探的重点。
马立桥董庸屠小龙孙凤霞夏九峰杨兰英
关键词:海相叠合盆地烃源岩油气系统油气藏分布油气勘探
苏北-南黄海南部叠合盆地构造演化与海相油气勘探潜力被引量:53
2007年
从板块作用机制入手,基于构造应力场、构造形迹和沉积建造等综合分析,把晚三叠世华南板块和华北板块碰撞以来苏北-南黄海南部叠合盆地的构造演化划分为4个阶段:1)晚三叠世—中侏罗世古特提斯洋关闭机制下的前陆盆地发育阶段;2)晚侏罗世—早白垩世伊佐奈歧板块斜向俯冲机制下的逆冲推覆构造体系发育阶段;3)晚白垩世—古近纪太平洋板块俯冲机制下的伸展盆地发育阶段,包括晚白垩世坳陷盆地发育阶段和古近纪断陷盆地发育阶段;4)新近纪喜马拉雅造山作用机制下的坳陷盆地发育阶段。关于古近纪箕状断陷(群)的发育过程,强调了NWW向基底断裂左行走滑拉分和NE向逆冲推覆体系分别对盆地形成和箕状断陷发育的控制作用,从建造-改造-保存的角度指出了海相油气系统赋存的有利地区。
马立桥陈汉林董庸夏九峰孙凤霞杨兰英
关键词:叠合盆地海相油气系统晚期成藏
塔里木盆地原油裂解气资源估算被引量:6
2008年
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采用正、反演相结合的方法,对台盆区原油裂解气资源与分布进行了研究。对台盆区原油裂解气资源反演估算。结果表明,其约占台盆区天然气总资源量的40% ̄52%;根据油气生成运聚理论及油气系统理论,首次采用盆地模拟正演方法对台盆区原油裂解气资源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其约占台盆区天然气总资源量的49%.正反演综合结果表明,塔里木盆地台盆区原油裂解气资源约占其天然气总资源量的40% ̄52%,具有丰富的资源前景;原油裂解气主要分布在塔东地区和麦盖提斜坡,其次为塔北和塔中地区。
贺训云王招明贺晓苏杨文静杨兰英肖中尧胡剑风
关键词:塔里木盆地资源评价天然气资源正演反演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