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兴邦

作品数:7 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北京理工大学机械与车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部委预研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航空宇航科学技术交通运输工程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专利
  • 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机械工程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5篇旋翼
  • 4篇自转旋翼
  • 3篇车辆
  • 2篇旋翼机
  • 2篇叶尖
  • 2篇涵道
  • 2篇飞行
  • 1篇电磁离合
  • 1篇电磁离合器
  • 1篇动特性
  • 1篇性能参数
  • 1篇性能分析
  • 1篇性能计算
  • 1篇旋翼桨叶
  • 1篇叶尖间隙
  • 1篇翼型
  • 1篇圆柱齿轮
  • 1篇气动
  • 1篇气动特性
  • 1篇重型

机构

  • 7篇北京理工大学

作者

  • 7篇杨兴邦
  • 5篇徐彬
  • 5篇项昌乐
  • 1篇汪洋
  • 1篇樊伟

传媒

  • 1篇北京理工大学...
  • 1篇车辆与动力技...
  • 1篇2013北京...

年份

  • 2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自转旋翼飞行车辆飞行工况气动力学特性研究
进入21世纪以来,城市交通、城内执法和抢救、规模化农场化农业、军事运输等需求使飞行(陆空)车辆开发和研究成为热潮。自转旋翼飞行车辆以其跳飞、定点降落、发动机空中停车安全降落、简单廉价等优点,成为飞行车辆的重点发展方向之一...
杨兴邦
关键词:自转旋翼
文献传递
自转旋翼式陆空车辆跳飞性能计算被引量:1
2014年
陆空车辆采用自转旋翼提供升力,尾部螺旋桨提供水平推进力的飞行方案,研究该型陆空车辆跳跃式起飞时的旋翼气动特性和飞行动力学特性,为设计具有垂直起降或者超短距起降的陆空车辆提供理论支持和分析计算方法.针对重型陆空车辆的自转旋翼提出了传统预旋结合高速储能飞轮的复合式跳飞方案,采用叶素理论分析自转旋翼桨叶的气动特性,采用数值积分对跳飞性能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对比国内外文献,表明这种新型的复合式方法对跳飞的性能提高明显.
杨兆祖项昌乐徐彬杨兴邦
关键词:自转旋翼气动特性
一种重型可跳飞式自转旋翼飞行器复合跳飞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重型可跳飞式自转旋翼飞行器复合跳飞系统,发动机输出轴的末端通过滑摩离合器与尾部矢量推进涵道相连,发动机输出轴上布置第一斜齿锥齿轮,第二斜齿锥齿轮与第一斜齿锥齿轮啮合第二斜齿锥齿轮的输出端通过电磁离合器与第...
徐彬项昌乐杨兴邦汪洋樊伟
文献传递
具有桨尖涡流抑制效应的涵道
本发明属于飞行器机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桨尖涡流抑制效应的涵道。一种具有桨尖涡流抑制效应的涵道,它包括:螺旋桨(1)和涵道(4),其特征是,在所述螺旋桨(1)的叶片(2)形成的平面下方至所述涵道(4)的下唇口间的所...
项昌乐杨兴邦徐彬
文献传递
自转旋翼机跳飞的旋翼诱导速度分布研究被引量:2
2016年
提出了一种自转旋翼机跳飞的旋翼叶素诱导速度随时间和径向站位的分布规律的分析方法.基于叶素理论和动量理论,建立总距突增时旋翼瞬态拉力和动态诱导速度的响应模型,通过NACA试验验证模型有效性.将响应模型引入考虑地面效应的自转旋翼机跳飞动力学模型,以总距突增和地面效应在跳飞中作用时间的起始点作为动力学模型数值求解的分段点求解方程.使用动力学模型对试验样机的跳飞性能进行仿真,并试验验证模型准确度.利用跳飞模型计算出试验样机跳飞中旋翼叶素诱导速度并分析其分布规律.结果表明某站位处诱导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先呈线性后呈抛物线,某时刻诱导速度与径向站位近似呈线性.
杨兴邦项昌乐徐彬
关键词:自转旋翼
一种扭角分布可变的桨叶
本发明涉及一种扭角分布可变的桨叶,包括桨叶、扭力套轴和高刚性轴,所述桨叶由若干桨叶微段组成,桨叶表面覆盖柔性蒙皮,每个桨叶微段翼型焦点处有孔,通过这个孔桨叶与扭力轴固连,在叶尖一端,扭力套轴与高刚性轴固连,在叶根一端,扭...
项昌乐杨兴邦徐彬
文献传递
重型飞行车辆复合跳飞可能性和性能分析
重型飞行车辆的飞行系统采用自转旋翼机的机理,但是,重型飞行车辆的车重、桨盘载荷都远大于轻小型自转旋翼机,常规的旋翼跳飞系统已不适用.重型飞行车辆采用储存初动能的机械机构,或桨减小合阻力矩的桨尖驱动,或两机理复合的跳飞系统...
杨兴邦项昌乐徐彬杨兆祖
关键词:性能参数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