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军
- 作品数:31 被引量:88H指数:6
-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81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机械工程化学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普美显MR增强在微小肝癌诊断中的应用
- 目的:探讨普美显MR增强扫描对微小肝癌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本院2013年1月~ 2015年1月经手术、病程及随访证实18例微小肝癌的MR资料,对其检查方法和影像学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注射普美显后,动脉期11个病灶...
- 杨军吴建伟张艳
- 18F-FDG PET/CT在食管癌治疗后检测淋巴结转移的临床价值
- 目的观察18F-FDG PET/CT在食管癌治疗后淋巴结转移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结合随访结果回顾性分析食管癌治疗后61例病例PET/CT资料,所有病例均为手术后或放化疗结束后45天后行PET/CT检查,根据PET/CT表...
- 艾书跃吴建伟吕毛古杨军高红
- 文献传递
- ^(18)F-FDG PET/CT显像在肝脏恶性肿瘤的初步应用被引量:14
- 2007年
- 目的:评价18F-FDGPET/CT对于肝脏恶性肿瘤的诊断、分期及疗效评判的价值。方法:对55例肝脏恶性肿瘤患者的PET/CT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原发性肝细胞性肝癌(PHC)11例,胆管细胞性肝癌1例,转移性肝癌40例,白血病肝浸润1例,淋巴瘤肝浸润2例。其中原发性肝癌经手术或穿刺证实,继发性肝脏恶性肿瘤均有明确肿瘤病史或临床检查随访证实。所有患者均行双时相全身PET/CT显像检查。结果:低分化PHC4例及胆管细胞癌1例,18F-FDG异常高摄取,延迟后大部分病灶18F-FDG摄取SUVmax上升;高分化原发性肝癌7例,其中18F-FDG等摄取5例,相对肝本底为略低摄取2例;9例PHC及1例胆管细胞癌CT表现为低密度灶,2例PHC为等密度,7例患者有肝炎肝硬化基础,另外同时发现肝外病灶6例。继发性肝脏恶性肿瘤43例(含淋巴瘤、白血病肝浸润)中PET/CT上共发现109个病灶;其中99个肝内病灶表现为18F-FDG高摄取,31个病灶CT未显示,另外有2例患者有4个病灶经手术证实有肝内微小病灶而PET/CT未检出;而淋巴瘤、白血病肝浸润表现为大片状或弥漫性18F-FDG明显异常高摄取;大部分患者改变了原有的治疗方案。结论:18F-FDGPET/CT在肝脏恶性肿瘤诊断、分期、评价分化程度及治疗方案的选择有较好的临床价值,PET/CT诊断肝脏恶性肿瘤明显优于单纯PET。充分认识PET/CT在肝脏恶性肿瘤中的应用价值及局限性,有利于临床对肝脏恶性肿瘤的诊治。
- 艾书跃吴建伟吕毛古王灵枝杨军黄伟袁梅
- 关键词:肝脏恶性肿瘤PET/CT^18F-FDG
- 分子影像在肿瘤放射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3
- 2007年
- 分子影像是依赖于影像技术、分子生物学、化学和计算机技术相互融合而发展的一门学科。作为一种集解剖影像和生物功能代谢影像为一体的先进影像技术,与放射治疗计划系统相结合,在恶性肿瘤的诊断、分期、影像指导计划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尤其在肿瘤精确放射治疗过程中靶区勾画、放射治疗计划的优化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结合PET/CT的应用,进一步说明分子影像在肿瘤放射治疗中的重要作用。
- 杨军
- 关键词:分子影像核磁共振PET/CT肿瘤
- 多层螺旋CT模拟定位系统在放射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04年
- 杨军刘海
- 关键词:多层螺旋CT肿瘤定位三维重建
- 新双源CT在心脏冠状动脉成像中的应用
- 杨军
- MX8000多层螺旋CT扫描技术和临床应用
- 2002年
- 杨军
- 关键词:螺旋CT三维重建
- PET/CT的结构原理和应急维修
- 目的 探讨PET/CT的工作原理和主要结构,分析应急维修方法。方法 以西门子biograph 16HR PET/CT为例介绍了PET/CT的基本结构、数据流程,并对常见故障进行了简单分析。结果 应急维修缩短了排除故障的时...
- 杨军
- 关键词:PET/CT应急维修
- 新形势下军队医院放射科技师队伍的建设
- <正> 放射科包括了常规放射、介入治疗、CT、MR、PET等,随着医学影像设备和技术的迅速发展,其在疾病诊断及治疗的作用越来越大,如何充分发挥医学影像设备的作用,使用和维护好各种大型设备是非常重要的。在精简整编的新形势下...
- 杨军
- 文献传递
- 多层螺旋CT模拟定位系统在放射治疗中的应用
- <正> 二十世纪70年代CT的问世给放射治疗的肿瘤定位提供了一种新的有效的和较准确的工具,特别在轮廓的勾画和组织不均匀校正方面为放射治疗计划提供了第一手资料。但常规CT球管热容量较小、扫描速度较慢,短时间内不能完成大范围...
- 杨军刘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