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宇平
- 作品数:6 被引量:14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人缝匠肌肌构筑特征与肌内神经分布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研究缝匠肌肌构筑特征和肌内神经分支分布。方法用大体解剖法解剖并观察测量20具尸体缝匠肌的肌构筑学特征;用改良Sihler's肌内神经染色法,探讨10具尸体缝匠肌肌内神经分支分布。结果缝匠肌是一块由长肌束平行排列构成的带状肌,肌质量(97.9±13.3)g,肌长(47.3±4.3)cm,肌纤维长(40.0±3.8)cm,羽状角0°,生理横切面积(2.0±2.3)cm2;缝匠肌有2支一级神经支支配,发出分支支配肌的上部和中下部,且两部肌内神经分支分布相互独立。缝匠肌中下部肌内神经分支少,吻合少,区域性分布较明显。结论缝匠肌肌内神经的分支分布与肌构筑学特点有关。
- 张洪武薛黔杨宇平
- 关键词:肌构筑肌内神经肌移植缝匠肌
- 股四头肌解剖学研究及其意义被引量:4
- 2011年
- 目的:研究股四头肌肌构筑特征和肌梭分布,测定神经入肌点,为股四头肌的临床肌移植提供形态学资料。方法:用大体解剖法解剖并观察测量20具尸体股四头肌的肌构筑学特征,并以髂前上棘为骨性标志,定位股四头肌神经入肌点;用组织学H-E染色法研究5具尸体股四头肌肌梭分布。结果:股四头肌是由股直肌、股内侧肌、股外侧肌和股中间肌4块肌组成,肌质量分别为(158.7±10.5)g、(351.5±66.8)g、(521.9±72.6)g和(303.1±44.5)g;肌长分别为(30.2±2.0)cm、(31.5±2.7)cm、(31.0±3.2)cm和(28.8±2.8)cm;肌纤维长分别为(6.7±1.8)cm、(9.2±2.0)cm、(8.8±1.6)cm和(9.0±1.5)cm;羽状角分别为(17.1±2.3)°、(18.6±2.3)°、(15.5±2.8)°和(10.5±1.6)°;生理横切面积分别为(22.4±3.1)cm2、(34.6±4.3)cm2、(53.8±5.8)cm2和(32.5±4.6)cm2;平均肌梭密度分别为19.38个/g、21.93个/g、20.18个/g和18.64个/g。神经入肌点分别为股直肌有2个神经入肌点分别距髂前上棘(10.23±0.97)cm和(14.48±1.12)cm;股内侧肌的神经入肌点为(9.85±1.28)cm;股外侧肌有2个分别为(11.88±1.34)cm和(13.98±2.55)cm;股中间肌的神经入肌点为(9.23±1.65)cm。结论:股四头肌的4块肌均属于羽肌,是伸膝关节的产力肌;股四头肌肌构筑学特点反映了其在肌体中的功能;股四头肌不同肌块之间以及同一肌各部之间密度不等,各肌的上部均比其中、下部肌梭密度高;股四头肌的神经入肌点均集中在股前上部第2区内。
- 张洪武薛黔杨宇平
- 关键词:神经入肌点肌构筑肌梭股四头肌
- 成年男性股四头肌肌构筑、神经入肌点和肌梭研究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研究成年男性股四头肌肌构筑特征和肌梭分布,测定神经入肌点。方法用大体解剖法解剖并观察测量20具成人男性尸体股四头肌的肌构筑学特征,组织学HE染色法研究5具成人男性尸体股四头肌肌梭分布。结果股直肌、股内侧肌、股外侧肌和股中间肌肌质量分别为(158.7±10.5)、(351.5±66.8)、(521.9±72.6)、(303.1±44.5)g;肌长分别为(30.2±2.0)、(31.5±2.7)、(31.0±3.2)、(28.8±2.8)cm;肌纤维长分别为(6.7±1.8)、(9.2±2.0)、(8.8±1.6)、(9.0±1.5)cm;羽状角分别为(17.1±2.3)°、(18.6±2.3)°、(15.5±2.8)°和(10.5±1.6)°;生理横切面积分别为(22.4±3.1)、(34.6±4.3)、(53.8±5.8)、(32.5±4.6)cm2;平均肌梭密度分别为19.38、21.93、20.18、18.64个/g。神经入肌点:股直肌有2个神经入肌点,分别距髂前上棘(10.23±0.97)cm和(14.48±1.12)cm;股内侧肌的神经入肌点为(9.85±1.28)cm;股外侧肌有2个入肌点,分别为(11.88±1.34)cm和(13.98±2.55)cm;股中间肌的神经入肌点为(9.23±1.65)cm。结论股四头肌的四块肌均属于羽肌并且其神经入肌点均集中在股前上部第2区内;股四头肌肌构筑学特点和各不同肌块之间以及同一肌各部之间肌梭密度不等反映了其在肌体中的功能的差异。
- 张洪武薛黔杨宇平
- 关键词:神经入肌点肌构筑肌梭股四头肌
- 医德教育在解剖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被引量:7
- 2011年
- 医学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大批既有高超的医术又有良好医德的优秀医学人才。随着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医德建设中也出现了许多的问题,也给高校医德教育带来的新挑战,作为一名医学高等院校的教师,有责任和义务为促进医德医风的好转贡献力量,竭尽所能,始终把医德教育放在首位,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当中。笔者从目前医德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医德教育的重要性与迫切性和医德教育的实践和思考等方面探讨了在解剖教学的具体实践中对于如何引导医学生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努力培养新世纪高素质的医学人才的一些探索和思考。
- 张洪武杨宇平
- 关键词:人体解剖学教学医德教育
- 缝匠肌和股直肌肌内神经分布研究及其临床意义
- 2011年
- 目的:研究人缝匠肌和股直肌的肌内神经分支分布、肌梭密度和测定神经入肌点,为临床外科提供肌形态学资料。方法:大体解剖法观察20具尸体缝匠肌和股直肌的形态学特点,并以髂前上棘为标志定位缝匠肌和股直肌神经入肌点;H.E染色法研究5具尸体缝匠肌和股直肌肌梭分布;Sihlers’肌内神经染色法探讨10具尸体缝匠肌和股直肌肌内神经分支分布。结果:缝匠肌是由长肌束平行排列构成的带状肌,股直肌是由短肌束构成的羽肌;缝匠肌和股直肌的平均肌梭密度分别为:38.04个/g和19.38个/g;缝匠肌有2支一级神经分别支配肌上部和中下部,股直肌有2支一级神经分别支配肌外上部和内下部;缝匠肌神经入肌点平面距髂前上棘直线距离为(9.75±1.30)cm,股直肌外上部和内下部神经入肌点分别为(10.23±0.97)cm和(14.48±1.12)cm。结论:缝匠肌是带状肌,股直肌是羽肌;缝匠肌和股直肌均有2支一级神经支配;缝匠肌肌内神经分支少,吻合少,区域性分布较明显;缝匠肌和股直肌的神经入肌点均集中在股前上部第2区内。
- 张洪武薛黔杨宇平
- 关键词:肌内神经肌梭神经入肌点缝匠肌股直肌
- 人股直肌肌构筑、肌梭分布与亚部化
- 2011年
- 目的:研究人股直肌肌构筑特征,肌梭的分布部位、范围及密度,进一步探讨股直肌的亚部划分,为临床外科提供肌形态学资料。方法:用大体解剖法观察20具尸体股直肌的肌构筑学特征;用组织学H—E染色法研究5具尸体股直肌肌梭分布。结果:股直肌是由短肌纤维和肌内腱板构成的羽肌,肌质量(158.7±10.5)g,肌长(30.2±2.0)cm,肌纤维长(6.7±1.8)cm,羽状角17.1°±2.3°,肌节长(2.03±0.07)cm,生理横切面积(22.38±3.10)cm^2;股直肌肌梭平均密度为19.38个/克。结论:股直肌的上部比其中、下部肌梭密度高;根据股直肌的肌构筑特征结合肌内神经分支分布,进一步证实股直肌可分为外上和内下两个亚部,可考虑进行亚部化取材用于肌移植。
- 张洪武薛黔杨宇平
- 关键词:肌构筑肌梭肌亚部股直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