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宏梅

作品数:17 被引量:28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细胞
  • 4篇胃癌
  • 4篇肠癌
  • 4篇大肠
  • 4篇大肠癌
  • 2篇血管
  • 2篇增殖
  • 2篇手术
  • 2篇鼠骨
  • 2篇小鼠
  • 2篇小鼠骨髓
  • 2篇疗效
  • 2篇基质干细胞
  • 2篇骨髓
  • 2篇骨髓基质
  • 2篇骨髓基质干细...
  • 2篇干细胞
  • 2篇癌细胞
  • 2篇COX-2
  • 1篇凋亡

机构

  • 11篇辽宁省肿瘤医...
  • 6篇中国医科大学
  • 2篇辽宁省人民医...
  • 1篇大连大学
  • 1篇沈阳军区总医...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作者

  • 17篇杨宏梅
  • 8篇郑美珍
  • 4篇柏树令
  • 3篇邢影
  • 3篇高景恒
  • 2篇刘永煜
  • 2篇沈晓宇
  • 2篇洪成雨
  • 2篇郭茜雪
  • 2篇王辉
  • 2篇孟庆凯
  • 1篇钟平协
  • 1篇刘云鹏
  • 1篇孙雪梅
  • 1篇林吉
  • 1篇焦绿绮
  • 1篇王志军
  • 1篇赵宜良
  • 1篇黎滨茹
  • 1篇魏宏

传媒

  • 4篇实用肿瘤学杂...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临床肿瘤学杂...
  • 1篇中华整形外科...
  • 1篇中国临床解剖...
  • 1篇中国修复重建...
  • 1篇三峡大学学报...
  • 1篇医学分子生物...
  • 1篇中国科协20...

年份

  • 1篇2017
  • 3篇2011
  • 1篇2009
  • 2篇2007
  • 2篇2006
  • 2篇2005
  • 3篇2004
  • 2篇2003
  • 1篇1999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双泵化疗对大肠癌肝转移灶切除后的疗效被引量:2
2005年
目的观察大肠癌肝转移灶切除术后肝动静脉双路径联合化疗(双泵化疗)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159例大肠癌肝转移患者术后3周分两组接受化疗,其中采用双泵化疗组(A组)70例,外周静脉化疗组(B组)89例。两组均采用HLF方案即5-氟脲嘧啶、醛氢叶酸、羟基喜树碱化疗。结果A、B两组间13、年无瘤生存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5年无瘤生存率无统计学差异。A组对骨髓抑制明显减少,对肝脏的损伤及胃肠道的反应并无差异,且无静脉炎反应。结论双泵化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化疗方法,对大肠癌肝转移灶切除术后患者治疗效果优于外周静脉化疗。
杨宏梅郑美珍
关键词:大肠癌肝转移
小鼠骨髓基质干细胞与人耳CACM联合培养的实验研究
组织工程是研究软骨组织损伤修复的一个重要途径。目的:通过观察骨髓基质干细胞在脱细胞软骨(cartilageacellular matrix,CACM)支架中的生长情况,探讨以骨髓基质干细胞作为软骨组织工程的种子细胞,以C...
杨宏梅柏树令王志军高景恒
关键词:神经科学骨髓基质干细胞
文献传递
大肠癌DNA图像定量分析临床应用价值研究被引量:1
1999年
目的 探讨大肠癌组织DNA含量的8个参数同生物学特性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计算机图像分析DNA定量的方法(ICM)对65例大肠癌标本进行DNA定量分析。结果 异倍体检出率同大肠癌淋巴结转移与Dukes分期具有正相关性;S相细胞比率(SPF)与G_2/M相细胞比率(G_2/MPF)同大肠癌组织分化,淋巴结转移,Dukes分期均具有正相关性。结论 异倍体肿瘤,SPF,G_2/MPF三者联合检测对大肠癌的诊断与治疗具有重要价值。
孟庆凯杨宏梅王辉
关键词:大肠癌
白藜芦醇在诱导人胃癌HGC27细胞凋亡中的机制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Res)干预人胃癌HGC27细胞后,PTEN与p-Akt信号通路中,VEGF、MMP-9表达差异并探讨其相互关系。方法应用体外HGC27细胞培养技术,采用CCK-8实验测定Res对HGC27细胞生长抑制率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周期;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Res对HGC27细胞中凋亡相关基因PTEN和p-Akt的影响;采用ELISA法检测Res干预前后HGC27细胞的VEGF和MMP-9蛋白分泌水平的变化。结果 Res对HGC27细胞的生长抑制率存在浓度和时间依赖性(P<0.05);Res干预HGC27后48 h,细胞周期分析显示DNA合成期(S期)细胞比例明显减少,并呈现剂量相关性(r=-0.930,P=0.007);PTEN相对表达量与Res干预浓度呈正相关(r=0.951,P=0.04);p-Akt、VEGF和MMP-9相对表达量均与Res干预浓度呈负相关(r=-0.969,P=0.03;r=-0.894,P=0.02;r=-0.881,P=0.01)。结论 Res能够抑制人胃癌HGC27细胞的增殖,并且诱导其凋亡,其机制可能与上调PTEN的表达和抑制Akt的磷酸化有关,并通过调控VEGF和MMP-9的分泌实现HGC27的增殖抑制及凋亡。
杨宏梅邢影郑美珍
关键词:白藜芦醇细胞凋亡PTENP-AKT
COX-2、CyclinE的表达与大肠癌临床病理因素关系的研究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分析COX2、CyclinE与大肠癌生物学行为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染色观察85例大肠癌与25例正常肠粘膜组织的COX2和CyclinE的表达情况。结果:85例大肠癌组织COX2阳性表达率为76.5%,其异常表达与Dukes分期、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及肿瘤预后有关,与大肠癌组织学分型无关;CyclinE阳性表达率为47.1%,其异常表达与大肠癌Dukes分期、组织学分型、浸润深度及肿瘤预后均有关,与淋巴结转移无关。COX2、CyclinE高表达者恶性程度高,预后较差。结论:COX2、CyclinE异常表达同大肠癌的发生与进展有关。
杨宏梅郑美珍刘云鹏
关键词:COX-2CYCLINE大肠癌免疫组织化学
放疗对直肠下段癌保肛手术疗效的影响
2004年
目的 探讨直肠下段癌保肛手术后辅加放疗对其疗效的影响。方法 1 0 4例直肠下段癌手术后辅加放疗,并与单纯手术组5 1 5例进行同期对照。结果 DukesA期直肠下段癌手术后辅加放疗对五年局部复发率和生存率无影响;DukesB期较单纯手术组五年局部复发率有下降趋势,五年生存率有提高趋势,但均无统计学意义;DukesC期较单纯手术组五年局部复发率下降,五年生存率提高。结论 DukesB、C期直肠下段癌保肛手术后应辅加放疗。
孟庆凯杨宏梅王辉
关键词:直肠下段癌放疗保肛手术局部复发疗效
鼻下端软组织和血管、淋巴管的基础研究及其临床应用
部分东方人的外鼻具有下列特点:宽而扁平的鼻背,球根状的圆钝肥厚的鼻端,短的回缩的鼻小柱,有过多皮脂腺的厚的皮肤,肥厚的鼻翼,缺乏泪滴形状的外鼻孔,总体上呈现为鼻下端圆钝肥大.这不太符合鼻的美学特征.临床上常可见到就医者为...
杨宏梅
关键词:整形手术微血管构筑淋巴管分布
文献传递
p16与nm23在膀胱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探讨p16和nm23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观察69例膀胱癌石蜡标本中p16和nm23的表达情况。结果膀胱癌组织中p16和nm23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0.57%和43.48%,阳性表达率随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升高而下降,复发肿瘤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未复发病例。结论p16和nm23表达可能成为判断膀胱癌生物学行为的重要指标之一。
杨宏梅郑美珍
关键词:膀胱癌P16NM23NM23表达P16癌生物学行为石蜡标本
米托蒽醌对大鼠胃癌基因PCNA、Caspase-3和p53基因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研究米托蒽醌对胃癌大鼠病变胃黏膜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Caspase-3和p53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制作N-甲基-N′-硝基-N-亚硝基胍(MNNG)诱发的大鼠胃癌模型,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N组)、模型对照组(M组)、小剂量米托蒽醌干预组(ML组)及大剂量米托蒽醌干预组(MH组),每组25只动物。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胃癌组织中PCNA的表达,分光光度计法检测Caspase-3活性,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p53基因和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N组PCNA表达阴性,ML组和MH组的PCNA阳性率显著低于M组(P<0.01,P<0.05)。M组和MH组的Caspase-3活性均显著低于N组(P<0.01,P<0.05);但ML组和MH组的Caspase-3活性又显著高于M组(P<0.01,P<0.05)。M组的p53基因表达明显高于N组(P<0.01);ML组和MH组的p53基因表达逐渐降低(P<0.01,P<0.05),但仍高于N组。p53蛋白的表达量在M组、ML组和MH组中依次下降。结论米托蒽醌可能通过改变基因的表达达到治疗胃癌的效果,对抑制或逆转癌症的发展具有一定的作用。
杨宏梅邢影郑美珍
关键词:米托蒽醌增殖细胞核抗原CASPASE-3胃癌
FOXC2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与作用的研究
2017年
目的:观察和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叉头框蛋白C2(FOXC2)的表达特点及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二步法检测60例NSCLC及其对应癌旁组织中FOXC2蛋白表达情况,并分析NSCLC组织中FOXC2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以及FOXC2表达的相关性.结果:NSCLC组织中FOXC2蛋白阳性表达率为71.67%(43/60),高于对应癌旁组织的18.33%(11/60)(均P〈0.05).NSCLC组织中FOXC2蛋白阳性表达率与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均P〈0.05).结论:NSCLC组织中FOXC2蛋白表达均明显上调,其异常表达与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等相关.FOXC2蛋白可能参与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生、进展和转移.
杨宏梅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FOXC2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