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心房
  • 5篇心房颤动
  • 5篇消融
  • 5篇房颤
  • 3篇射频消融
  • 2篇导管
  • 2篇导管消融
  • 2篇阵发
  • 2篇阵发性
  • 2篇阵发性心房颤...
  • 2篇射频
  • 2篇消融术
  • 2篇消融治疗
  • 1篇导管射频
  • 1篇导管射频消融
  • 1篇导管射频消融...
  • 1篇导管消融术
  • 1篇导管消融治疗
  • 1篇动脉
  • 1篇动脉内

机构

  • 8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作者

  • 9篇杨晓渝
  • 5篇刘增长
  • 5篇殷跃辉
  • 4篇佘强
  • 4篇兰先彬
  • 3篇凌智瑜
  • 2篇苏立
  • 2篇吴近近
  • 2篇罗开良
  • 1篇龙毅
  • 1篇兰先斌
  • 1篇刘东
  • 1篇范晋奇
  • 1篇董军
  • 1篇余强
  • 1篇肖培林
  • 1篇徐燕萍
  • 1篇李增高
  • 1篇詹中群
  • 1篇高大中

传媒

  • 2篇中华心律失常...
  • 2篇重庆医学
  • 1篇现代护理
  • 1篇现代医药卫生
  • 1篇中华心血管病...
  • 1篇临床心血管病...

年份

  • 2篇2014
  • 1篇2007
  • 1篇2006
  • 4篇2003
  • 1篇2002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剂防治心房颤动的临床与基础研究
殷跃辉刘增长凌智瑜吴近近杜华安苏立肖培林范晋奇陈运清杨晓渝兰先斌龙毅
该项目属于卫生领域.针对中国心血管疾病领域最常见、危害重大的心律失常-心房颤动(以下简称房颤),推测中国房颤患者数接近1000万.房颤易于导致血栓形成和心室率增快,诱发脑卒中和心力衰竭,增加心血管死亡率和总死亡率,并严重...
关键词:
关键词: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前瞻队列研究节段性肺静脉电隔离与胺碘酮及胺碘酮联合氯沙坦治疗孤立性阵发性心房颤动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比较节段性肺静脉电隔离和胺碘酮及胺碘酮联合氯沙坦对孤立性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维持窦性心律(窦律)的疗效。方法选择154例孤立性阵发性房颤患者分为节段性肺静脉电隔离治疗组(Ⅰ组,n=51)、胺碘酮组(Ⅱ组,n=52)、胺碘酮+氯沙坦组(Ⅲ组,n=51)。治疗随访时间为1年,研究的一级终点为12导联心电图和24小时 Holter 证实的持续30秒以上的症状性房性快速性心律失常复发。结果在12个月的随访期间,Ⅰ、Ⅱ、Ⅲ组分别有11例(21.6%)、24例(46.2%)、12例(23.5%)到达了一级终点(P<0.05)。Kaplan-Meier 生存分析显示,Ⅰ组和Ⅲ组对窦律维持率均高于Ⅱ组(P=0.009和0.018,log-rank 检验);Ⅰ组和Ⅲ组对窦律的维持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14)。同Ⅱ组相比,Ⅲ组降低了54%的房颤复发风险(RR=0.46,95%可信区间0.225~0.953,P=0.036),Ⅰ组降低了59%的房颤复发风险(RR=0.41,95%可信区间0.200~0.848,P=0.016)。三组间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分别为3.9%、9.6%和7.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节段性肺静脉电隔离和胺碘酮联合氯沙坦对孤立性阵发性房颤患者窦律的维持疗效相当,均明显优于单用胺碘酮治疗。
凌智瑜兰先彬苏立刘增长吴近近刘东陈运清杨晓渝余强罗开良Bernhard Zrenner殷跃辉
关键词:心房颤动导管消融术胺碘酮氯沙坦
顽固性右心室流出道室性早搏的定位及导管射频消融治疗被引量:9
2003年
殷跃辉佘强刘增长兰先彬杨晓渝詹中群
关键词:室性早搏
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后的出院指导
2002年
杨晓渝赵美
关键词:冠状动脉支架置入出院指导冠心病
用超声心动图观察无Q波型心肌梗塞有无心室重塑
2003年
目的 了解无Q波型心肌梗塞病人有无左心室重塑。方法 根据心电图将患者分为有Q波型心肌梗塞 (QWMI)组和无Q波型心肌梗塞 (NQWMI)组 ,分别在 1周和 6周时用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室舒张末期压 (LVEDD)和左房压 ,以及急性发作时测定的磷酸肌酸激酶 (CPK)的峰值水平。结果 QWMI组 6周时LVEDD明显增加 ,与NQWMI组 6周时相比 ,差异有显著性。 [(5 6 0 7± 4 73)mm∶(49 80± 2 5 6 )mm ,P <0 0 1]。QWMI组的CPK峰值水平与NQWMI组相比 ,有显著升高。
高大中殷耀辉佘强杨晓渝李增高
关键词:心肌梗塞心室重塑Q波磷酸肌酸激酶
CARTO三维标测下导管消融治疗心房颤动的围术期护理体会被引量:4
2014年
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人群中AF总发病率0.5%-1.0%(70岁以上者升至10%),器质性心脏病者AF发生率40%。AF可导致栓塞、心力衰竭等甚至危及生命的严重并发症。由Pappone等首创的Carto三维标测系统指导下行环脉静脉电隔离或加心房碎裂电位消融术治疗AF,能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生活质量和心功能,手术成功率为70%-90%,严重并发症率控制在3%以下.
朱继芳杨晓渝徐燕萍凌智瑜
关键词:CARTO三维标测系统导管消融治疗心房颤动CARTO手术成功率
射频消融房室交界区和植入起搏器治疗心房颤动被引量:3
2003年
目的 对9例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和8例慢性房颤患者行房室交界区消融和植入起搏器(Abl+Pm)治疗,探讨这一方法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经右股静脉植入4极电极导管于右心室心尖部和4极大头消融导管至房室交界区,于记录到希氏束电位处放电消融,直至出现三度房室阻滞,然后植入VVI或DDD起搏器。结果 所有患者均成功阻断房室交界区并植入起搏器。8例慢性房颤患者植入VVI起搏器,术后血流动力学稳定、临床症状改善,3个月后心胸比例由原来的0.62±0.04缩小为0.57±0.05,差异有显著性(P<0.05),心功能(NYHA分级)均提高Ⅰ级以上;9例阵发性房颤患者中,8例植入VVI起搏器,1例植入DDD起搏器,房颤发作时,8例无临床症状,1例仅有轻微心悸。随访1~47个月,无1例出现起搏器综合征、栓塞和心功能恶化。结论 房颤患者的Abl+Pm治疗可有效控制临床症状、改善心功能和提高生活质量。
殷跃辉佘强刘增长杨晓渝董军兰先彬
关键词: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房室交界区起搏器植入
术前健康教育对适宜做射频消融术的住院患者知识和行为的影响
2006年
目的探讨术前健康教育对适宜做射频消融术的住院患者知识和行为的影响。方法由专业护士对276例适宜做射频消融术的住院患者实施个体化术前健康教育,评估教育前、后患者对射频消融术的相关知识掌握及对该手术的接受程度两项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教育前后患者对射频消融术的相关知识掌握及对该手术的接受程度均有明显改善(P<0.01)。结论术前健康教育对适宜做射频消融术的住院患者知识和行为指标改善有着积极的影响,显示了不可忽略的重要性。
姜利杨晓渝
关键词:射频消融健康教育
硫氮酮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的长期临床观察被引量:2
2003年
目的 :探讨硫氮酮对阵发性心房颤动 (房颤 )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 6 2例阵发性房颤患者 ,随机分为硫氮酮组 (31例 )和对照组 (31例 ) ,随访 3年 ,观察房颤年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和转变为持续性房颤的情况。结果 :①硫氮酮明显减少房颤年发作次数、持续时间 (P <0 .0 1) ,但用药后 1~ 2年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0 .0 5 ) ;②对照组房颤年发作次数、持续时间逐年增加 ,年与年之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 (P <0 .0 1) ;③随访期间 ,对照组有 6例而硫氮酮组无一例转变为持续性房颤 ,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结论 :硫氮酮可明显减少阵发性房颤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 ,在阻止其转变为持续性房颤也有一定的作用 。
刘增长殷跃辉佘强兰先彬杨晓渝罗开良
关键词:心房颤动硫氮ZHUO酮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