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清彦
- 作品数:47 被引量:1,359H指数:16
-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九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化学工程水利工程更多>>
- 粘弹性聚合物溶液能够提高岩心的微观驱油效率被引量:334
- 2000年
- 人们普遍认为 ,聚合物驱不能提高微观驱油效率。而新近的大量研究成果不再支持这一观点。通过实验室岩心驱油实验 ,对水驱后的不同残余油类型进行了研究 ,并将残余油的类型划分为 :1岩石表面的油膜 ;2“盲端”状残余油 ;3毛管力作用下的孔喉残余油 ;4岩心微观非质部分未被波及的残余油。研究表明 ,粘弹性的聚合物溶液驱替后 ,所有类型的微观残余油均减少。而且其在孔隙中的速度分布与牛顿流体有很大不同 ,在驱替不同类型的残余油时 ,表现出很强的“拉、拽”作用。研究证实了微观驱油效率的提高与聚合物溶液的弹性有关。不同性质的聚合物溶液具有不同的弹性。选用不同的聚合物驱油时 ,其提高采收率幅度的差异可高达 6% OOIP以上。大庆油田工业规模聚合物驱开发区块的密闭取心资料也证实了这一观点。研究较全面地阐述了 :1一些聚合物驱成功与失败的原因 ;2开展聚合物驱油时应考虑的因素 ;3如何进一步提高聚合物驱油的采收率。粘弹性的流体在孔隙介质中的流变性还需进一步做大量的研究工作。研究牛顿流体所得到的许多结论在用于粘弹性流体时 ,还有待于重新评价。
- 王德民程杰成杨清彦
- 关键词:粘弹性聚合物驱油岩心
- 油水界面张力对三元复合驱驱油效果影响的实验研究被引量:41
- 2005年
- 用组分、结构相近的同系列表面活性剂配制三元复合体系,进行不同平衡界面张力和瞬间界面张力条件下的岩心驱油实验和微观驱油实验,通过岩心驱油实验结果分析油水间平衡、瞬间界面张力对驱油效果的影响规律;通过微观驱油实验结果分析低界面张力体系能够提高驱油效率的机理。结果表明,较低的平衡和瞬间界面张力有利于三元复合体系提高采收率。其机理是:三元复合体系的低界面张力有利于水驱后剩余油的启动和运移。
- 贾忠伟杨清彦侯战捷袁敏周浩
- 关键词:驱油效率驱油机理
- 根据水膜稳定性研究储层润湿性被引量:8
- 2008年
- 鉴于常规储层润湿性研究方法在低渗或特低渗透储层中应用的局限性,提出了根据储层表面水膜稳定性来研究储层润湿性的方法。根据原油、地层水和成岩矿物的物性参数、矿物表面曲率以及毛管压力,用DLVO理论和推广的Young-Laplace公式可以计算岩石表面水膜的分离压力,其大小表征了岩石表面水膜的稳定性,以此判定储层的润湿性。应用该方法测定了加拿大高沥青质含量的Athabasca储层和大庆外围低渗透储层的润湿性,均为亲水润湿性,与储层实际相一致,为在分子水平上研究储层岩石的均质和各种复杂的非均质润湿性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 石京平赵国忠杨清彦赵波贺承祖苏占云张晟
- 关键词:水膜润湿性储层
- 一种凝灰质储层粘土稳定剂的研制及性能研究
- 2006年
- 针对海拉尔油田高凝灰质含量极易水化膨胀、分散运移的特点,室内研制开发出了凝灰质储层粘土稳定剂。室内综合性能评价及现场应用表明。
- 于佰林杨清彦孙国荣
- 关键词:凝灰质储层粘土稳定剂性能评价
- 大庆油田三元复合驱过程中垢预测与垢研究被引量:13
- 2002年
- 根据大庆油田三元复合驱试验区的地质情况,结合复合驱体系的配方,对复合驱过程中结垢类型进行了分析。垢产生的原因为:①化学剂与地层内流体不配伍直接产生沉淀而结垢;②碱与储层矿物反应后产生的离子与储层流体发生化学反应,导致不配伍的沉淀产生;③流体采出过程中,随着温度和压力的变化,某些物质沉淀结垢。针对这种情况,研究了不同时间(4、36、120、840h)和固/液比(1:0。5、1:1、1:2、1:4)条件下,储层不同矿物组合与单一碱、三元复合体系静态反应后液相体系中的主要离子成分,并利用溶度积法预测出三元复合驱过程中储层结垢类型和结垢强弱顺序。考察了Ca2+、Mg2+、Al3+、SiO44-、CO32-、SO42-、OH-等离子间的配伍性。利用能谱电镜观察化学剂动态驱替实验后的岩心,发现颗粒表面附存有Ca(OH)2垢和非晶态粒间充填的硅酸盐垢。对试验区中心井的产出垢分析表明,垢主要来自钻井液中的微粒,其次来自储层的颗粒。
- 唐洪明孟英峰陈忠沈明道向问陶杨振宇杨清彦
- 关键词:大庆油田三元复合驱油稳产措施驱替剂溶度积
- 节能减排的空气采油技术被引量:1
- 2009年
- 针对大庆实际油藏条件进行注空气低温氧化过程模拟研究,结果表明主要消耗了空气中的氧气,产生的少量CO2和CO与大量N2将形成烟道气驱油;原油氧化过程组分的变化,对原油流动性能并未产生不利影响;氧化过程放热升温加热油藏温度降低原油黏度更有利于原油流动,达到空气采油及节省水资源减少污水排放目的。
- 杨清彦桂玢路遥程伟黄晓义
- 关键词:节能减排
- 不同分子量聚合物驱相对渗透率曲线对比研究被引量:5
- 2007年
- 聚合物驱相对渗透率曲线是描述多孔介质中多相渗流动态及油田聚驱开发指标计算和预测的重要基础资料,而增大聚合物的相对分子量是提高采出程度的重要措施之一。本文选取五种不同分子量的聚合物,通过大量岩心实验,利用非稳态法测定了不同分子量分别在相同浓度和相同粘度条件下的聚合物驱相对渗透率曲线。结果表明,随着聚合物分子量的增加,在相同含水饱和度下聚合物相的相对渗透率逐渐降低;油水两相跨度逐渐增大;曲线的右端点和等渗点都随着分子量的增大向右偏移,说明增加聚合物溶液的粘弹性确实可以提高岩心内部的微观驱油效率。文中还首次给出了聚合物驱残余油饱和度与聚合物分子量之间的数学关系式,为不同分子量聚合物驱数值模拟研究过程中数学模型的完善提供了理论基础。
- 李斌会杨清彦贾忠伟徐联玉王晓芳
- 关键词:分子量聚合物驱相对渗透率曲线残余油饱和度数值模拟
- 聚合物驱相对渗透率曲线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13
- 2007年
- 聚合物驱相对渗透率曲线是描述多孔介质中多相渗流动态及油田聚驱开发指标计算和预测的重要基础资料。文章通过大量的非稳态法聚合物驱相对渗透率曲线测定实验,研究了岩心润湿性、渗透率和聚合物溶液粘弹性对聚合物驱相对渗透率曲线形状和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亲油岩心相比,亲水岩心相对渗透率曲线上同一含水饱和度时聚合物相相对渗透率偏低,曲线右端点和等渗点都向右偏移,驱油效率较高;随着岩心渗透率的增加,相对渗透率曲线等渗点右移,两相流跨度增大,残余油饱和度变小,最终采出程度增加,含水上升率变低;与相同粘度的甘油驱对比,聚合物驱相对渗透率曲线的右端点明显右移,说明聚合物溶液的弹性可降低残余油饱和度,提高了微观驱油效率。
- 李斌会杨清彦贾忠伟张欢鲁应平
- 关键词:聚合物驱相对渗透率曲线润湿性渗透率粘弹性残余油饱和度
- 聚合物驱相对渗透率曲线计算方法研究被引量:14
- 2010年
- 在修正Blake-Kozeny方程的基础之上推导出了非牛顿幂律型流体驱油的分流量方程、前缘运动方程,并根据推导的驱替前缘运动方程建立了视黏度与注水倍数关系以及平均含水饱和度与末端含水饱和度的关系式,考虑了聚合物溶液稠度系数H、幂律指数n、不可波及体积、岩石物性以及实验驱替速度等因素的影响,得到了新的聚合物驱相对渗透率计算方法。算例结果表明,油相的相对渗透率值与传统JBN方法计算的结果基本一致,而水相相对渗透率值则大于传统的JBN方法的计算结果,聚合物溶液的有效黏度在驱替过程中随着饱和度的增加先变小、后增大。
- 杨清彦李斌会周英芳费春光
- 关键词:相对渗透率聚合物驱计算方法
- 正韵律模型三元复合体系驱油实验研究被引量:6
- 2004年
- 将3支不同气体渗透率单管人造岩心并联,分别计量3支岩心产出油水,模拟二维纵向非均质正韵律油层,进行三元复合体系驱油实验,根据实验结果综合分析油层纵向各部位三元复合体系驱油前后的含水率、产液百分比、原油采收率等变化特征和渗流机理。又利用二维纵向正韵律3层非均质人造岩心进行三元复合体系驱油与水驱油的对比实验,将水驱后和三元复合驱后的一组岩心剖开摄像录入计算机中,利用彩色图像量化分析系统对内部各层进行量化分析,综合分析纵向非均质层状正韵律人造岩心三元复合体系驱油的波及系数及驱油效率。三元复合驱油水流度控制和原油乳化能够明显减缓层间矛盾,大幅度提高原油采收率,且中渗透率层提高采收率幅度最大;二维纵向非均质正韵律模型三元复合驱油过程中,高渗透率层以提高驱油效率为主,中渗透率层既提高驱油效率也扩大波及体积,低渗透率层以扩大波及体积为主。驱油效率占提高采收率的比例平均为55.75%。
- 杨清彦廖广志宫文超贾忠伟李斌会
- 关键词:驱油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