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熙
- 作品数:5 被引量:11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海洋可再生能源专项资金项目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 夏季外海水入侵对大亚湾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影响被引量:6
- 2019年
- 夏季大亚湾存在由粤东沿岸上升流所引起的外海水入侵现象,且入侵强度存在年际差异,作者利用大亚湾2004~2017年历年夏季航次调查数据,将弱入侵年份与强入侵年份进行对比分析,以探讨外海水入侵对大亚湾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显示,当外海水入侵由弱变强时,湾内水体理化特征发现显著变化,水体由高温低盐转变为低温高盐,N、P等营养盐含量出现下降。海水理化性质的改变导致了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变化,硅藻、甲藻种类数以及浮游植物Shannon-wiener指数均出现升高;浮游植物总丰度和硅藻丰度下降,甲藻丰度变化不明显;常见浮游植物种类伪菱形藻属(Pseudo-nitzschia sp.)、角毛藻属(Chaetoceros sp.)和叉角藻(Ceratium furca)丰度出现下降,而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和菱形海线藻(Thalassionema nitzschioides)丰度出现升高;优势种由单一硅藻种类向硅藻和甲藻共为优势转变。此外,外海水入侵还会通过改变海水理化因子的空间分布以及湾内上层水体流向来影响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空间分布。
- 杨熙谭烨辉
- 关键词:浮游植物营养盐
- 产油嗜碱绿球藻MC-1的烟气适应性被引量:3
- 2013年
- 为了降低微藻产油成本和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利用煤炭烟气培养一株具有pH快速漂移和高碱适应特性的产油微藻Chlorococcum alkaliphilus MC-1。首先于15 L光生物反应器中分三组(空白组、CO2组和烟气组)进行小体积培养实验,然后在24 m2开放式跑道池中进行放大培养,研究了微藻MC-1对烟气培养的适应性。结果表明,在光生物反应器培养实验中,烟气组的最高生物量浓度、生长速率、藻体总脂含量和CO2固定速率分别为:(1.02±0.07)g/L、(0.12±0.02)g/(L.d)、(37.84±0.58)%和(0.20±0.02)g/(L·d),比CO2组分别提高了36%、33.33%、15.34%和33.33%。在开放式跑道池培养实验中,烟气与纯CO2的培养效果相似,烟气培养下的最高生物量浓度、生长速率、藻体总脂含量和CO2固定速率分别为:147.40 g/m2、14.73 g/(m2.d)、35.72%和24.01 g/(m2.d);烟气培养产出的藻粉中有毒重金属Pb、As、Cd和Cr的含量均低于国家限量标准。实验同时测定了烟气培养下藻液对烟气中CO2、NO和SO2的吸收效果,结果显示,在光生物反应器和开放式跑道池培养中此三种气体的平均吸收率均高于以往研究结果。上述结果说明,该藻能适应烟气培养条件,耦合微藻MC-1产油与烟气减排的室外放大培养是可行的。
- 杨熙向文洲张峰吴华莲何慧范洁伟
- 关键词:微藻烟气减排
- 添加膨润土对黄绵土有机碳积累的影响
- 2024年
- 通过盆栽试验,设置单施有机物料、膨润土与有机物料配施两种处理模式,探究了膨润土添加对黄绵土土壤有机碳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1)与CK处理相比,单施有机物料的秸秆还田(S)、施用有机肥(O)、秸秆还田+有机肥配施(SO)、木本泥炭+生物激发剂(WE)处理均可显著提升土壤有机碳含量,增幅分别为14.0%、30.5%、23.9%、30.8%,且在配施0.2%的膨润土(B)后有机碳增加量可进一步提高到14.8%(BS)、35.1%(BO)、26.2%(BSO)、31.8%(BWE);(2)添加膨润土的秸秆还田处理(BS)和秸秆还田+有机肥处理(BSO)较CK处理可以更有效地提高大团聚体(>0.25 mm)的质量分数(增幅分别为7.8%和8.3%),进而提高土壤团聚体平均重量直径(MWD)和几何平均直径(GWD),增强对有机碳的物理保护作用;(3)膨润土添加可以较为明显地提升矿物结合态有机碳(MAOC)含量,B、BS、BO、BSO、BWE处理下MAOC含量较CK、S、O、SO、WE处理分别提升了20.6%、28.2%、9.5%、9.6%、1.4%,且配施有机肥还可以同时提升颗粒态有机碳(POC)含量,其中BO和BSO处理分别比O和SO处理提升了16.9%和11.7%;(4)膨润土的添加可以通过提高土壤矿物结合态碳饱和容量,降低土壤碳饱和亏缺量,提高土壤固碳速率。此外,通过随机森林分析发现,碳酸钙是碱性钙质土壤有机碳饱和亏缺的主要驱动因子,而膨润土的添加有利于缓解碳酸钙对有机质积累的负效应。总之,添加膨润土可以改善土壤结构,促进干旱半干旱地区土壤有机碳的积累。
- 张咏琪马东豪谢越霍亚文杨熙张佳宝
- 关键词:干旱半干旱区土壤有机碳土壤团聚体
- CO2浓度对嗜碱绿球藻MC-1光合作用和生长的影响被引量:2
- 2017年
- 为了实现微藻的烟气培养,从而降低培养成本,达到减排目的,以1株嗜碱绿球藻Chlorococcum alkaliphilus MC-1为研究材料,检测不同浓度CO_2(5%、15%、50%、100%)对该藻光合放氧速率和生长的影响。结果显示,CO2浓度为5%时,该藻光合放氧速率最大,平均值为117.60μmol/(h·mg)(以单位时间、单位质量叶绿素的放氧量计),生长状态也最好,平均生物量产率、平均比生长速率、平均CO2固定速率均最大,分别为(0.063±0.001)g/(L·d)、(0.201±0.001)d^(-1)、(0.188±0.002)g/(L·d),最高生物量浓度为(0.778±0.006)g/L。当CO_2≥15%时,该藻光合作用和生长虽受到一定程度抑制,但当CO2浓度达到100%时,该藻光合放氧和生长状态依然保持较高水平,平均光合放氧速率为100.38μmol/(h·mg),平均生物量产率、平均比生长速率、平均CO_2固定速率分别为(0.048±0.002)g/(L·d)、(0.179±0.002)d^(-1)、(0.090±0.004)g/(L·d),最高生物量浓度为(0.613±0.017)g/L。以上结果表明,该藻对高浓度CO_2具有较强的耐受性,是1株极具潜力的烟气减排藻种。
- 杨熙杨熙向文洲黄颖华吕意华
- 关键词:微藻CO2
- 产油嗜碱绿球藻MC-1的烟气适应性
- 为了降低微藻产油成本和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利用煤炭烟气培养一株具有pH快速漂移和高碱适应特性的产油微藻Chlorococcum alkaliphilus MC-1.先于15L光生物反应器中分三组(空白组、CO2组和烟气组...
- 杨熙向文洲张峰吴华莲何慧范洁伟
- 关键词:成本控制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