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琼

作品数:9 被引量:40H指数:3
供职机构:长春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吉林省高等教育教学研究课题吉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立项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语言文字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4篇大学生
  • 4篇大学生创新
  • 3篇教学
  • 3篇高校
  • 2篇大学生创新能...
  • 2篇学生创新能力
  • 1篇大学生创新能...
  • 1篇地方高校
  • 1篇学生创新能力...
  • 1篇语境
  • 1篇语境特征
  • 1篇实践教学
  • 1篇实践教学体系
  • 1篇培养模式创新
  • 1篇区域经济
  • 1篇人才培养模式...
  • 1篇着力
  • 1篇教学体系
  • 1篇就业
  • 1篇就业形势

机构

  • 9篇长春理工大学

作者

  • 9篇杨琼
  • 4篇李博
  • 1篇贾宝山
  • 1篇王一华
  • 1篇李平
  • 1篇单欣
  • 1篇常忠信

传媒

  • 4篇重庆与世界(...
  • 1篇中国成人教育
  • 1篇现代教育科学...
  • 1篇吉林工程技术...
  • 1篇科学技术创新

年份

  • 1篇2017
  • 3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06
  • 1篇2005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探索构建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被引量:9
2013年
创新教育的基础是实践教学,实践教学对于创新人才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长春理工大学在不断的研究与实践中,以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以本科生人才培养方案优化为引领,搭建实验教学资源共享平台,依托校企联合实践教学基地,大力发展创新创业训练与各类科技创新竞赛,制定质量监控体系,取得了良好的实践效果。
李博杨琼
关键词:大学生实践教学教学体系
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的主要原因及其对策被引量:18
2006年
随着社会以及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为此,高校应优化专业结构,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努力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力。
李平杨琼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
论科技竞赛与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以长春理工大学为例被引量:2
2013年
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全国大学生科技竞赛活动,已经被高校作为探索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途径。长春理工大学通过积极开展大学生科技竞赛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潜能,促进了学生创新能力等方面的发展,也加强了学校实践教学过程监控、评价和管理,切实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
王一华杨琼
关键词:教学模式
高校质量管理体系若干问题研究被引量:2
2017年
质量管理体系是目前国内众多高校赖以保持高质量科研产品研制和生产的法宝,但质量管理体系作为从企业、工业界引入的舶来品,怎样与高校自有的体制机制相结合,成为引发业内人士思考的难题。简述了质量管理体系建立的背景,并结合日常质量管理工作中遇到的诸多问题,进行归纳、分析和思考,最终给出应对措施。
李博贾宝山杨琼
公文的语境问题研究
本文研究了公文的语境问题。 公文是传达制文者思想意图而产生的。影响公文表达效果的诸多因素中,语境是十分重要的因素之一。在公文这种语用活动中,公文的各类语境因素伴随着公文行文过程的始终。公文的语境类型有广义和狭义...
杨琼
关键词:语境特征交际对象
文献传递
搭建实践平台,提升大学生创新能力——以长春理工大学为例被引量:1
2012年
长春理工大学通过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大学生创新实践示范基地建设,建立创新协会组织,设立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开展大学生科技竞赛等活动,制定一系列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政策,为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构筑实践平台,切实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
常忠信杨琼单欣
地方高校产学研合作机制研究被引量:3
2012年
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的地方高校,走产学研合作教育发展之路是适应时代及教育发展规律的,也是适应市场发展需要的,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必然之路。地方高校在服务地方的产学研合作中首先要合理定位、扎根地方,服务地方,并坚持立足办学、发挥自身的优势与特色的立场。长春理工大学在多年的办学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并在地方高校产学研合作教育中为地方发展做出了贡献。
杨琼
关键词:地方高校产学研合作
浅谈大学生创新竞赛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2013年
通过对目前高等学校竞赛的现状与特征进行归纳,对学科竞赛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结合工作实际,就如何构建完善的大学生竞赛体系,充分发挥大学生竞赛在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载体作用进行探讨。
李博杨琼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型人才
提升服务区域经济发展能力 着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被引量:2
2012年
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是地方高校的使命之一,地方高校与区域社会建立良性的互动发展关系,是两者共同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介绍了某地方高校立足区域经济发展,把提升服务区域经济发展能力与人才培养模式结合起来,从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加强实践教学以及产学研结合三个方面,探索提升服务区域经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创新之路。
杨琼李博
关键词:区域经济教学改革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