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秀珍

作品数:39 被引量:221H指数:9
供职机构:天津医科大学教务处更多>>
发文基金: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高等学校科技发展基金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8篇医药卫生
  • 3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3篇弓形虫
  • 9篇小鼠
  • 8篇哮喘
  • 7篇细胞
  • 7篇虫病
  • 6篇血吸虫
  • 6篇吸虫
  • 5篇日本血吸虫
  • 5篇弓形虫病
  • 5篇弓形体
  • 5篇过敏
  • 5篇过敏性
  • 5篇过敏性哮喘
  • 5篇包囊
  • 4篇血吸虫感染
  • 4篇日本血吸虫感...
  • 4篇吸虫感染
  • 4篇免疫
  • 4篇抗体
  • 4篇弓形虫感染

机构

  • 39篇天津医科大学

作者

  • 39篇杨秀珍
  • 23篇刘佩梅
  • 17篇吴增强
  • 12篇杨树森
  • 11篇刘俊燕
  • 9篇纪伟华
  • 8篇李健
  • 7篇朱云娟
  • 6篇刘金霞
  • 5篇刘霞
  • 5篇单连玉
  • 5篇安桂珍
  • 3篇佟小莺
  • 2篇沈悦云
  • 2篇路平
  • 2篇郑凯
  • 2篇王文实
  • 2篇申力
  • 2篇王世中
  • 2篇梁东春

传媒

  • 9篇中国病原生物...
  • 8篇天津医科大学...
  • 7篇中国人兽共患...
  • 2篇中国寄生虫病...
  • 2篇国外医学(寄...
  • 2篇山西医科大学...
  • 2篇中国人兽共患...
  • 1篇临床检验杂志
  • 1篇中国新药与临...
  • 1篇中国寄生虫学...
  • 1篇中国医学教育...
  • 1篇天津医药
  • 1篇中国药物与临...
  • 1篇国际医学寄生...

年份

  • 1篇2016
  • 3篇2012
  • 1篇2011
  • 3篇2008
  • 3篇2007
  • 6篇2006
  • 4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 6篇2002
  • 2篇2001
  • 5篇2000
  • 1篇1999
  • 1篇1997
  • 1篇1995
3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弓形虫病诊断试剂盒阴性血清保存方法的研究
2005年
目的:研究SPA-ELISA弓形虫病诊断试剂盒不同稀释液及灭活处理对阴性血清的保存效果。方法:正常人阴性血清(n=5)分别用0.01MPBS缓冲液、1%胎牛血清、15%甘油1∶100进行稀释后保存于4℃,分别于稀释后1d、1周、2周、4周、2个月、3个月用SPA-ELISA检测阴性血清OD410,比较其变化情况;同时观察灭活对阴性血清的影响。结果:用15%甘油稀释的阴性血清可以保存至3个月,用0.01MPBS缓冲液和1%胎牛血清稀释的阴性对照一个月之后保存效果较差。结论:15%甘油稀释的阴性血清可以比较长期稳定的保存,保证了SPA-ELISA弓形虫病诊断试剂盒的稳定性。
朱云娟刘佩梅杨秀珍
关键词:弓形虫SPA-ELISA试剂盒
日本血吸虫感染对OVA诱导的小鼠过敏反应的影响被引量:9
2008年
目的研究蠕虫感染对过敏性哮喘的影响。方法将15只BALB/c小鼠随机分成3组,每组5只。Ⅰ组为血吸虫感染后OVA致敏组,Ⅱ组为单纯OVA致敏组,Ⅲ组为正常对照组。Ⅰ组小鼠首先建立日本血吸虫感染模型,于感染后第57~84d,与Ⅱ组小鼠一起以OVA(卵清白蛋白)诱导建立过敏性哮喘模型,第85d剖杀全部小鼠,收集脾脏、肺脏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制备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涂片以计数其中各类细胞;制备肺组织切片以检查肺部病理变化;培养脾细胞以检测培养上清中相关细胞因子水平。另外,还要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相关细胞因子水平。结果与Ⅱ组相比,Ⅰ组小鼠肺部嗜酸粒细胞数量显著减少(P<0.05),肺部炎症明显减轻(P<0.05),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和脾细胞培养上清中IL-4和IL-5水平均降低(P<0.05),而IFN-γ水平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日本血吸虫感染对OVA诱导的过敏性哮喘有抑制作用。
李健杨秀珍刘金霞吴增强刘霞王世中刘佩梅
关键词:日本血吸虫OVA过敏性哮喘
弓形虫包囊超微结构的观察被引量:2
2001年
目的 :观察弓形虫包囊的超微结构 ,鉴定体外细胞培养所形成的包囊。方法:体外用HeLa细胞作载体培养PP株弓形虫形成包囊;体内用感染Fukaya株弓形虫的小鼠脑包囊,分别做电镜标本并观察。结果 :两者都观察到包囊的特征性超微结构且结果相类似。结论:弓形虫在体外一定培养条件下可以形成包囊。
苗绪红杨秀珍杨树森
关键词:包囊弓形虫超微结构细胞培养
日本血吸虫感染鼠树突状细胞对哮喘抑制作用的实验研究被引量:9
2008年
目的通过过继转移日本血吸虫感染鼠树突状细胞(DC),探讨DC在抑制过敏性哮喘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用CD11c+磁珠分离纯化日本血吸虫感染鼠及正常鼠DC亚群CD11c+细胞。将15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3组,A组为过继转移日本血吸虫感染鼠DC并诱发过敏性哮喘组,B组为过继转移正常鼠DC并诱发过敏性哮喘组,C组为单纯过敏性哮喘组。A、B两组小鼠经尾静脉过继转移1×106DC,2 h后A、B、C 3组均开始诱发哮喘。4周后处死小鼠,收集肺泡灌洗液,检测细胞因子IL-4I、L-5及IFN-γ水平;取小鼠肺组织作病理切片,观察其炎症变化。结果与B、C组比较,A组肺部炎症明显减轻,按Underwood标准,A、B、C 3组总评分分别为5.00±1.58、11.40±2.07和13.20±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C组小鼠肺泡灌洗液IL-4水平分别为(23.25±1.57)pg/ml、(40.70±3.28)pg/ml和(65.23±4.84)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L-5水平分别为(16.20±4.11)pg/ml、(41.41±7.14)pg/ml和(64.75±16.96)pg/ml,IFN-γ水平分别为(6.60±2.34)pg/ml(、6.94±2.19)pg/ml和(5.87±2.44)pg/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日本血吸虫感染鼠DC通过影响受体鼠Th2细胞因子的分泌明显抑制过敏性哮喘的发生。
沈跃云杨秀珍李健王世中吴增强刘金霞钟岗张伟然刘佩梅
关键词:过敏性哮喘树突状细胞过继转移
SPA-ELISA检测卡氏肺孢子虫抗原的研究被引量:3
2004年
目的 探讨SPAK-ELISA检测卡氏肺孢子虫抗原对诊断卡氏肺孢子虫肺炎的价值。 方法 采用SPA-ELISA检测免疫抑制大鼠模型在不同时期肺泡灌洗液(BALF)和血清中肺孢子虫(PC)抗原,以及造血干细胞移植并发肺炎患者痰液和血清抗原,并与病原学检查结果比较。 结果 感染大鼠于用药后第4周,BALF中PC抗原,以及肺组织印片和BALF涂片包囊检查开始出现阳性,但前者阳性率(60%)高于后者(20%和40%),而且全部阳性达到的时间(8周)也早于后者(10周)。第10周有2只鼠血清抗原阳性,但此后又转阴。30例肺炎患者痰液抗原阳性8例,阳性率为26.67%,8例抗原阳性患者中只有3例发现包囊,符合率为37.5%。血清抗原检测全部阴性。 结论 SPA-ELISA检测痰液和肺泡灌洗液抗原比病原学检查敏感性高,而检测血清抗原不适用于诊断卡氏肺孢子虫肺炎。
佟小莺纪伟华吴增强杨秀珍
关键词:卡氏肺孢子虫抗原
过继转移日本血吸虫感染鼠DC亚群对过敏性哮喘肺组织病理改变及CCL2表达的抑制作用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通过过继转移日本血吸虫感染鼠树突状细胞(DC)亚群,探讨DC亚群在抑制过敏性哮喘中的作用。方法用CD8α和CD11c磁珠分离纯化日本血吸虫感染鼠DC亚群,分别获得CD8α-CD11c+DC和CD8α+CD11c+DC。将24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4组:A组为健康对照组,CD8α-DC/OVA组(B组)为过继转移日本血吸虫感染鼠DCCD8α-CD11c+亚群并诱发过敏性哮喘组,CD8α+DC/OVA组(C组)为过继转移日本血吸虫感染鼠DC CD8α+CD11c+亚群并诱发过敏性哮喘组,OVA组(D组)为单纯诱发过敏性哮喘组。B、C两组小鼠分别经尾静脉过继转移5×105 DC亚群,1h后B、C和D组均开始诱发哮喘。4周后处死小鼠,取左肺做病理切片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炎症变化,检测肺组织CCL2表达情况。结果与C组和D组比较,B组肺部炎症显著减轻,按照Underwood标准,A、B、C和D等4组总评分分别为0、7.67±2.34、11.17±1.47和11.75±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组小鼠肺组织CCL2平均吸光度值分别为0.0327±0.0154、0.3967±0.0250、0.5274±0.0281和0.5631±0.02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日本血吸虫感染鼠CD8α-CD11c+DC亚群对过敏性哮喘小鼠肺组织病理改变及CCL2的表达有抑制作用。
申妍姣刘俊燕杨秀珍朱云娟李娜路平李路远王世忠吴增强安桂珍纪伟华刘佩梅
关键词:过敏性哮喘树突状细胞亚群过继转移免疫组化
隐孢子虫卵囊3种分离纯化方法的比较被引量:13
2006年
刘俊燕杨秀珍刘霞纪伟华
关键词:分离纯化方法粪便标本病例报道艾滋病病人隐孢子虫病
弓形虫Fukaya株在慢性感染小鼠体内分布的研究被引量:5
2007年
目的观察弓形虫(Fukaya株)感染时的慢性期病变特点及虫体在主要脏器的动态分布,以期为弓形虫病的病理诊断提供依据,并对弓形虫的致病机理加深理解。方法弓形虫Fukaya株速殖子(5×104个)分别以腹腔、皮下和口服途径感染小鼠,给适量药物使之形成慢性感染,对照组不给药。于感染后第3、6、14、21、28、42和90 d,取肝、肺和脑进行间接免疫酶染色检查。结果经腹腔感染的实验组小鼠第21、28 d肺与脑内均可见虫体,脑内有包囊;皮下感染组第21 d肺和脑内也可见虫体,脑内有包囊;经口感染组第14、21 d肺和脑内均可见虫体,脑内偶见包囊,并检测到弓形虫抗原。感染后第21 d,3种方式感染的实验组小鼠肺内虫体数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脑内虫体数差异有显著性(P<0.05),口服感染组>皮下感染组>腹腔感染组。结论间接免疫酶染色方法可清楚显示弓形虫感染慢性期的组织内弓形虫速殖子、抗原成分和包囊。弓形虫感染慢性期小鼠肺与脑多被累及。小鼠脑内较其他脏器易成囊。弓形虫体内成囊的影响因素很多,感染方式及感染阶段也是影响成囊的重要因素。
刘俊燕杨秀珍吴增强杨树森
关键词:弓形虫包囊
“以学生为中心”自主学习教学模式改革的研究被引量:13
2016年
在"以学生为中心"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理念的指引下,学校鼓励并支持教师采取多种教学方式,结合学校实际,探索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学习教育方式和教学方法改革。该研究采用督导座谈及问卷调查的方式,通过学生和教师的视角,揭示学校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学习教学模式改革现状,并分析改革效果及问题,为下一步深化教学改革提供依据。
魏屹晗杨秀珍孙雨霞刘佩梅李晓霞
关键词: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模式改革
IL-2、IFN-γ在弓形虫感染小鼠脾细胞的活性动态被引量:2
2002年
目的 研究小鼠感染RH株弓形虫后脾细胞的IFN -γ、IL - 2活性动态变化。方法 用 2× 10 3 个RH株弓形虫速殖子腹腔接种昆明小鼠 ,分别在感染前、感染后直至小鼠死亡每天随机取 5只鼠脾脏 ,用生物学检测法测定感染前、感染后鼠脾细胞IFN -γ、IL - 2的活性 ,结果用F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感染后第 2d、第 5d、第 7d小鼠脾细胞IFN -γ活性虽有升高 ,但各组均值与感染前比较均无显著性升高 (P >0 0 5 ) ,感染与未感染小鼠的IFN -γ活性无显著性改变 (P >0 0 5 )。鼠脾细胞IL - 2活性在感染前、后有显著性变化 (P <0 0 5 )。感染后第 3d、4d较第 2d、第 5d、第 7d显著性下降 (P <0 0 5 ) ,至感染后第 9d感染鼠全部死亡。结论 RH株弓形虫感染宿主后剌激宿主产生的内源性IFN -γ和高活性的IL - 2不能引起有效的保护性免疫 ,致使虫体大量繁殖 ,小鼠死亡。
刘佩梅单连玉卢奕李昕杨秀珍
关键词:IL-2IFN-Γ弓形虫脾细胞弓形虫病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