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红禹

作品数:26 被引量:68H指数:5
供职机构:解放军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经济管理水利工程兵器科学与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9篇建筑科学
  • 3篇经济管理
  • 1篇水利工程
  • 1篇军事
  • 1篇文化科学
  • 1篇兵器科学与技...

主题

  • 9篇城市
  • 6篇地下空间
  • 6篇人防
  • 5篇人防工程
  • 4篇压缩模量
  • 3篇地基
  • 3篇地基沉降
  • 3篇土压缩模量
  • 3篇模量
  • 3篇控制性详细规...
  • 3篇海平
  • 3篇海平面
  • 3篇海平面上升
  • 3篇沉降
  • 3篇城市人防
  • 3篇城市人防工程
  • 2篇地下水
  • 2篇地下水位
  • 2篇顶板
  • 2篇平战

机构

  • 23篇解放军理工大...
  • 3篇同济大学
  • 2篇南京慧龙城市...
  • 1篇北京矿冶研究...
  • 1篇空军第八空防
  • 1篇嘉兴市人民防...

作者

  • 26篇杨红禹
  • 11篇陈志龙
  • 5篇许宏发
  • 4篇张平
  • 3篇曹继勇
  • 3篇蔡夏妮
  • 2篇郑苦苦
  • 2篇朱星平
  • 2篇石振明
  • 2篇刘坤
  • 2篇郭东军
  • 2篇吴涛
  • 1篇田春德
  • 1篇李小平
  • 1篇杨军
  • 1篇杨延军
  • 1篇周建民
  • 1篇张杰
  • 1篇王玉北
  • 1篇伏海艳

传媒

  • 3篇中国人民防空
  • 3篇地下空间与工...
  • 2篇规划师
  • 2篇上海地质
  • 2篇中国岩石力学...
  • 1篇水文地质工程...
  • 1篇岩石力学与工...
  • 1篇城市规划
  • 1篇勘察科学技术
  • 1篇中国科教创新...
  • 1篇2006年国...
  • 1篇2011中国...

年份

  • 2篇2016
  • 1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08
  • 2篇2007
  • 6篇2006
  • 3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1
  • 2篇2000
  • 2篇1998
  • 1篇1997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如何构建社区人员综合保障系统
2006年
构建社区人员综合保障系统,合理组织指挥社区防空防灾行动,促进社区形成防空体系,关系到社区的健康、良性、持续发展。本文将就构建社区人员综合保障系统进行初步探索。
白亮亮杨红禹杨军陈志龙
关键词:社区人防空体系组织指挥
旧城文脉的延续与空间的完善——以珠海市莲花路街区立体化改造为例被引量:8
2006年
珠海市莲花路街区存在商业空间不成系统、商业集聚力缺乏、公共空间缺乏活力、步行街过大的人流量影响地面环境等问题,需对其进行城市空间的立体化改造。规划保留旧的城市轴线以延续城市文脉,开辟新的城市轴线以发展和完善城市空间,并力图使新的休闲娱乐轴线与莲花路历史文化轴线实现有机结合。
陈志龙郑苦苦伏海艳杨红禹
关键词:旧城改造
遗址博物馆建筑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模式探讨被引量:6
2012年
遗址文物保护的观念是现代人的基本素质。地下遗址的不可移动性使得遗址博物馆在展出这类遗址时,必须开挖已被添没的地下空间,恢复原有的地下空间以展示遗址。文章以遗址博物馆建筑特点为依据,阐述了地下空间开发在遗址博物馆建筑中的优势,并通过对国内外具有代表性遗址博物馆实例分析,提出了遗址博物馆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模式。我国文物古迹众多,从保护历史文物和历史地段风貌的角度,历史文物遗址的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发展前景广阔。
杨红禹张平陈志龙
关键词:遗址博物馆建筑地下空间
城市中心区交通枢纽站点地下空间开发功能研究——以常州“两站”地区地下空间开发为例
通过对城市中心区火车站功能类型的分析,阐述了常州两站(城际站和普铁站)地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必要性,针对综合交通枢纽站点的特点,提出了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不同功能,并对不同功能进行了理论透析,为常州两站地区综合交通枢纽站点...
张平陈志龙郑挥杨红禹
关键词:城市中心区综合交通枢纽地下空间
文献传递
城市地下公共空间防灾广场初探被引量:12
2006年
城市地下公共空间为人员与活动聚集之所在,一旦发生大规模灾害,常造成生命财产的严重损失,防灾救灾工作实为地下公共空间规划重要的一环。文章从增强地下公共空间的使用功能及逃生避难者的角度,通过合理设置地下防灾广场,有效增加人气及应付地下公共空间的紧急灾害,如火灾、毒气、暴乱等,方便人们迅速逃离。研究结果表明,防灾广场的合理设置能保证地下公共空间中灾时人员的有效疏散。
陈志龙刘坤伏海艳杨红禹
关键词:地下公共空间中庭疏散
未来海平面上升对上海地区激化地基变形预测及其对市政建设的影响
近年来,温室效应增强等因素导致全球涤平面上升,海平面上升引起地下水位上升.由于上海地区独特的地质环境,地下水位上升必然会激化地基变形,尤其是地基沉降.该文主要针对上海地区天然地基上多层建筑条形基础进行地基沉降的预测分析及...
杨红禹
关键词:海平面上升地基沉降
土压缩模量预测回归分析方法被引量:3
1997年
在土压缩模量Es的分析计算中,常用的分析方法是根据土的e-p曲线试验资料建立公式求解,本文引入了数学上的回归分析方法来探讨Es与其它各项物理力学指标参数之间的相关关系,旨在找出对Es影响最显著的指标参数,并建立最优回归方程式,以此来预测Es。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通用性强,应用范围广,亦可推广应用于其它相关领域。
杨红禹石振明
关键词:压缩模量
城市人防工程控制性详细规划探析
2006年
我国城市地面空间控制性详细规划发展迅速,并且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而城市人防工程控制性详细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理论尚未形成完整的规划理论体系。本文旨在建立一个清晰的研究方向和理论框架,在国内人防工程建设蓬勃发展的背景下,研究有效控制和指导人防工程开发利用的方法和措施。
刘坤杨红禹陈志龙
关键词:控制性详细规划人防工程建设城市
突出社区职能 发展人防事业
2007年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城市建设正经历着一系列的社会演化过程,以社区建设纳入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十五”规划为标志,全国各地都把推进社区建设列为城市发展的重要内容,城市社区的规划建设已经逐步开始向深度和广度发展。人防建设与城市建设相结合,适应社区发展,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是我国人防建设发展的正确道路,也是城市开发地下空间,增强城市整体防护能力的主要措施。立足社区,发展人防,建立社区人民防空体系,将群众性防空防灾这一社会公益性事业的工作重心向社区转移将是一种必然趋势。
王明德骆凤平杨红禹
关键词:社区建设人防事业经济与社会发展人民防空体系社会公益性事业城市建设
城市人防工程规划控制引导研究
人防工程规划是与城市规划相配套的专业性规划,本文从规划控制标准体系角度对人防工程规划建设进行理论研究,对如何合理有序地开展人防工程建设进行探讨,对人防工程规划的主要内容从总体规划层面和控规层面展开论述,明确各阶段人防工程...
杨红禹陈志龙徐晨
关键词:人防工程
文献传递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