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美 作品数:42 被引量:70 H指数:4 供职机构: 东北电力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基金 吉林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电气工程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理学 文化科学 更多>>
一种火电机组汽轮机冷端高效节能方法 本发明是一种火电机组汽轮机冷端高效节能方法,其特点是,包括:采用热泵取代凝汽器、汽轮机蒸汽余热初步利用、汽轮机蒸汽余热深度利用、设置热泵溴化锂溶液循环回路、设置热泵蒸汽循环回路和构建汽轮机抽汽加热系统等内容,能够利用与常... 李晓莉 曹丽华 王迪 周云龙 杨美 王艳红 胡鹏飞 宫远洋 王景涛 贾玉婷 司和勇 王占洲 徐美超超临界锅炉过热器壁温特性研究 2016年 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方法,对600 MW超临界四角切圆锅炉的炉内燃烧、传热以及烟气流动进行数值模拟,得到炉膛的烟温烟速分布。结合上述模拟结果以及热偏差数值计算理论,对该锅炉的过热器管壁温度进行三维计算研究。通过计算得到了过热器管壁温的分布,找出了管壁温度最高点的位置。研究表明:该方法便于在计算机上实现快速准确的管壁温度预测。 杨美 宁仁杰 周云龙关键词:管壁温度 热偏差 一种利用玉米秸秆中可抽提物进行光催化分解水制氢的方法 本发明一种利用玉米秸秆中可抽提物进行光催化分解水制氢的方法,其特点是:包括以下步骤:制备玉米秸秆颗粒;用去离子水浸泡玉米秸秆颗粒;过滤混合液,留取过滤液;在反应器中混合过滤液和催化剂;用氙灯照射制得氢气。能够直接用去离子... 周云龙 杨宁 叶校源 王迪 刘起超 杨美 孙博一种利用低加疏水驱动热泵回收循环水余热的供热系统 本发明是一种适用于燃煤热电联供机组的利用低加疏水逐级驱动热泵回收循环水余热的优化系统,其特点是,采用低压回热加热器中具有一定温度的疏水代替汽轮机中高温抽汽,作为热泵的驱动热源,来回收循环水低品位余热。回收的循环水热量进一... 杨美 冷爽 周云龙 杨金福 米列东 王迪 张文府 程秋洁 俞青山 李婷 张清鑫一种利用低加疏水驱动热泵回收循环水余热的供热系统 本发明是一种适用于燃煤热电联供机组的利用低加疏水逐级驱动热泵回收循环水余热的优化系统,其特点是,采用低压回热加热器中具有一定温度的疏水代替汽轮机中高温抽汽,作为热泵的驱动热源,来回收循环水低品位余热。回收的循环水热量进一... 杨美 冷爽 周云龙 杨金福 米列东 王迪 张文府 程秋洁 俞青山 李婷 张清鑫集成燃料电池与超临界二氧化碳的水电解三循环发电系统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集成燃料电池与超临界二氧化碳的水电解三循环发电系统,涉及煤基发电技术领域,包括气化室,所述气化室的出口连接有高温换热器,所述高温换热器连接有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所述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连接有余热锅炉,所述余... 俞青山 杨美 郭帅 陈岩松 吴艺博 王文理发电机组燃用预干燥褐煤的变负荷仿真对比及投资经济性分析 被引量:6 2019年 褐煤发电机组效率低,采用褐煤预干燥并燃用预干燥褐煤是实现效率提高的有效手段。该文按照某典型600MW机组热平衡图,利用Ebsilon建立机组变工况仿真模型,对比不同设计煤种的褐煤机组燃用预干燥褐煤时的变负荷特性、主要参数的变化规律及热经济性,进行定量分析。此外,也进行预干燥投资经济性分析。旨在为现有褐煤机组在生产实际中燃用预干燥褐煤的变负荷运行奠定理论基础及提供预干燥投资参考。仿真结果表明:各机组燃用预干燥褐煤时的变负荷规律与直接燃用优质煤的机组基本一致;以含水量较低的褐煤为设计煤种的机组燃用预干燥褐煤在负荷降低时,锅炉效率下降的程度稍大,说明设计煤种水分高的褐煤机组燃用预干燥褐煤在变负荷下锅炉适应性更好;以含水量较高的褐煤作为设计煤种的机组燃用预干燥褐煤时,不同工况下均可降低标准煤耗率5~7g/kW·h,虽然在负荷降低时机组热经济性提升效果下降,但仍可带来可观的收益。 周云龙 姚灏 王迪 杨美关键词:变负荷 非热动专业学习发电厂动力部分课程教学研究 被引量:1 2016年 发电厂动力部分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课程,主要针对非热动专业学生开展的课程。首先对学习发电厂动力部分授课现状进行分析,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发电厂动力部分教学改革的设想,通过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改进教学方法和增加教学课外实践环节,来提高教学质量。 杨美 刘洪宪 卢洪波 沙鹏关键词:研究性教学 教学改革 集成燃料电池与超临界二氧化碳的水电解三循环发电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集成燃料电池与超临界二氧化碳的水电解三循环发电系统,涉及煤基发电技术领域,包括气化室,所述气化室的出口连接有高温换热器,所述高温换热器连接有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所述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连接有余热锅炉,所述余热锅... 俞青山 杨美 郭帅 陈岩松 吴艺博 王文理集成ORC与太阳能的燃煤机组碳捕集热力系统性能分析 被引量:3 2023年 为降低CO_(2)排放,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该文建立超超临界二次再热-碳捕集集成系统。利用碳捕集汽轮机排汽为再沸器提供能量,并在集成系统基础上提出3种优化方法。结果表明,3种优化方案都提高了机组效率和热力性能,热效率分别提高0.508%、1.314%和4.817%,对应煤耗分别降低4.514g/(kW×h)、11.428g/(kW×h)、39.440g/(kW×h)。当设定碳捕集率为96%、CO_(2)再生能耗为3.8GJ/t时,对集成系统及3种优化系统进行技术经济性分析与㶲分析。通过分析可知,方案III的平均发电成本(the levelized cost of energy,LCOE)和CO_(2)减排成本最低;㶲分析表明高压加热器的㶲效率、㶲损普遍高于低压加热器。3种方案中,方案Ⅲ的高压加热器㶲效率明显高于方案Ⅰ与方案Ⅱ,从系统各设备㶲分析对比来看锅炉㶲效率最低。与锅炉相比较汽轮机的㶲损失相对较小,其中超高压缸和低压缸㶲损失所占比例相对较大。 周云龙 李婷 杨美关键词:二次再热 有机朗肯循环系统 热力性能 太阳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