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翠红
- 作品数:20 被引量:18H指数:3
- 供职机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青蓝工程”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文化科学机械工程电子电信更多>>
- 76500~81120cm^(-1)范围内碘甲烷分子的双光子电离光谱被引量:1
- 2010年
- 在离子速度成像的实验装置中,将波长为492~523 nm范围内的激光倍频,以经过倍频的激光作光源,将碘甲烷分子(CH3I)电离,获得了碘甲烷母体分子离子(CH3I+)在76 500~81 120 cm-1范围内的高分辨双光子电离光谱;介绍了CH3I的双光子电离机制,根据Rydberg公式和量子数亏损成功对实验所得到的CH3I+谱中的46个谱峰做了标识,并观察到了CH3I+谱中p,d,f系列的能级分裂。标识结果表明,在CH3I的双光子电离谱中除了可以观察到单光子电离谱的特征,还可以观察到在单光子电离中禁阻的f系列跃迁。
- 裴世鑫崔芬萍杨翠红张成义
- 关键词:光谱学光电离碘甲烷
- 传统二维电子气与石墨烯中的光电导谱被引量:1
- 2013年
- 单层石墨烯是在室温下能存在的二维电子气,由于其线性色散关系与传统二维电子气相区别,在光、电、磁等多方面(如室温量子霍尔效应、高迁移率、高热导率和最小电导率等)表现出不同的输运行为,使其在微电子和透明导电膜方面有巨大的应用前景。采用在无规相近似下的介电函数来分析两类二维电子气系统中的光电导谱的异同。结果表明,包含两支能谱的体系中带间的跃迁对光电导起主要贡献,而两体系中带内的跃迁对光导的贡献很小。光谱的形状依赖于费米能级和由散射引起的能级展宽。当入射光的能量远高于2EF时,光电导趋于一常数,与实验结果一致。
- 杨翠红魏相飞罗媛刘立伟
- 关键词:物理光学光吸收介电函数二维电子气
- 单层石墨烯多势垒结构中的输运及能谱特性
- 2016年
- 利用传递矩阵的方法研究了单层石墨烯中势垒个数N=1、3、5、7、9、11时,等高方形势垒和对称的阶跃势垒结构中电子的隧穿几率和电导.通过周期性势垒中的能带结构对载流子隧穿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多势垒结构中,仍存在Klein隧穿效应.单层石墨烯的隧穿几率和电导依赖于势垒高度、势垒宽度、入射能量和入射角度,还受到势垒形状的影响.能带结构中显示有能级分布的区域表明势垒和势阱间载流子状态匹配,出现隧穿共振,在载流子隧穿谱中对应地体现.相应的在多势垒结构中,可以通过调节势垒结构参数来控制单层石墨烯的电导.
- 罗媛杨翠红李庆芳蒋建军
- 关键词:石墨烯隧穿
- 太赫兹区石墨烯光吸收特性对其复光电导的依赖被引量:1
- 2019年
- 采用转移矩阵方法,在含石墨烯的多层介质结构中,研究了太赫兹频域的光传输过程。在多层结构中,光吸收表现为多个吸收峰,且吸收峰的位置依赖于入射光频率、入射角和石墨烯化学势。随着石墨烯化学势和石墨烯层数的增加,吸收率增大,石墨烯光导虚部增大,吸收峰的位置蓝移。周期性吸收峰发生在反射光干涉相消的条件下,且可通过两条主要反射光间的相位差来理解。因此,可基于光传输中石墨烯吸收峰的位置和强度来给出石墨烯的化学势、能级展宽因子参数。给出了与石墨烯材料相关的可提高石墨烯吸收率、降低透射率的参数条件。
- 杨翠红刘震张静云马晓飞
- 关键词:物理光学转移矩阵
- 电压调制的石墨烯PN结在太赫兹区的光吸收特性被引量:2
- 2017年
- 基于在石墨烯片两端外加正负电压构成PN结的方法,通过调节门电压和偏压,研究了光电导和光吸收与外加电压、无序展宽以及温度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石墨烯光电导在太赫兹区出现了负值,光的透射率增大。在太赫兹区,光电导单调依赖于外偏压和无序展宽,而对温度表现出复杂的依赖关系。在外电压一定的条件下,通过选择合适的温度,可增大光的透射率。该研究结论为石墨烯在太赫兹区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参考。
- 杨翠红王璐王璐雷勇
- 关键词:物理光学菲涅耳公式
- 电子-杂质和电子-声子相互作用对石墨烯磁光导的影响被引量:3
- 2012年
- 在外加垂直磁场的石墨烯系统中,基于格林函数方法以自能的形式理论研究了电荷杂质散射和光学声子散射中心对朗道能谱的影响,采用久保(Kubo)公式研究了单层石墨烯的磁光电导谱以及跃迁选择定则。具体计算中电子-杂质库仑相互作用考虑了介电环境的屏蔽效应,对由散射引起的自能以及单粒子格林函数做自洽计算,另外在强磁场下单杂质散射是一个很好的近似模型。理论计算结果表明电荷杂质散射引起朗道能级对称展宽;同时考虑电荷杂质和光学声子两类散射后态密度表现为非对称的展宽。研究结果表明磁光电导谱的峰值和强度强烈依赖于填充因子和态密度。
- 杨翠红徐文李庆芳
- 关键词:物理光学格林函数
- 互动式大学物理教考分离题库设计被引量:1
- 2014年
- 本文针对大学物理分层教学特征,设计一种将教务系统和题库相联系、将教学过程和考试相结合的互动式大学物理教考分离题库.在保持传统教考分离的权威与公正性基础上,加强教师和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有效提高教与学的积极性,有利于大学物理分层次教学目标的全面实现.
- 顾斌杨翠红张成义陈玉林
- 关键词:大学物理教考分离
- 紧束缚近似在低维模型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14年
- 紧束缚近似是获得能带结构的基本方法,在固体物理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考虑复式格子或多带系统时具体求解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对本科生的学习有一定难度。结合一维原子链这一简单模型,由浅入深分析紧束缚近似的求解过程,并拓展至二维、三维情况进行讨论,深刻理解模型的实质。
- 杨翠红王璐
- 关键词:紧束缚近似一维原子链
- 填补法在大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 2013年
- 授课、学习方法对《大学物理》课程的学习具有重要影响。在一些物理量求解中,恰当、巧妙地运用填补法,可以起到拓宽思路,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通过一些典型例题,对填补法的适用规律性进行了简介。
- 苏静杨翠红裴世鑫
- 关键词:大学物理填补法物理学
- 人造地球卫星对地球自转的影响被引量:1
- 2011年
- 根据转动惯量定义及地球自转角动量守恒关系得地球自转转动惯量变化百分比及地球自转角速度变化百分比随卫星质量变化的函数关系式,并利用matlab程序做数值计算。由于人造地球同步卫星距地高度为36 000 km(约为5.7个地球半径),而其他卫星距地高度绝大多数在数十千米以下,在计算时只考虑了人造地球同步轨道卫星的影响,而忽略了其他卫星的影响。通过数值计算得到:当人造地球同步轨道卫星质量为地球质量的10-7时地球自转动惯量增加量为原来的10-5,而当卫星质量为地球质量的10-20时地球自转角速度增加量为原来的10-18,即人造地球卫星的数量达到理论最大值时地球自转转动惯量及地球自转角速度的改变微乎其微,由此引起的科里奥利力的变化可以忽略。
- 陈美红杨翠红李传起
- 关键词:人造地球卫星转动惯量角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