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艳
- 作品数:22 被引量:17H指数:3
-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弥散性血管内凝早期诊断及其临床应用研究
- 宋善俊胡豫魏文宁郭涛夏凌辉洪梅方峻李学军张晓辉刘莉胡俊斌邹萍杨锐杨艳姚
- 该研究历经近30年,对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早期诊断的分子标志物及其临床应用进行了系统研究:在国内首次利用内毒素建立了家兔DIC模型。建立二步法测定血浆凝血因子Ⅹ及在国内外首创尿液纤维蛋白肽A的高效液相色谱法定量测定。凝血早期...
- 关键词:
- 关键词: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凝血因子
- 人参皂甙Rg3在大鼠角膜新生血管中的实验研究
- [目的]研究人参皂甙Rg3对大鼠角膜新生血管(CNV)的作用。 [方法]建立角膜碱烧伤后CNV模型,SD 大鼠随机分为4组,其中3组为不同浓度的人参皂甙Rg3(Rg3)治疗组(0.1%,0.2%,0.5%),以及对照组。...
- 杨艳张明昌
- 文献传递
- 经皮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手术配合
- 2014年
- 目的:探讨经皮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手术配合措施。方法通过对37例行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的胸腰椎骨折患者治疗观察,加强心理护理、必要的宣教,术中加强管理,积极主动配合。结果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术中意外损伤发生。结论加强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的护理配合,可以提高手术效率,增加手术成功率。
- 杨艳
- 关键词:内固定胸腰椎骨折手术配合
- 贝克认知疗法结合责任制整体护理在恶性骨肿瘤围术期中的应用
- 目的 通过探讨贝克认知疗法结合责任制整体护理在恶性骨肿瘤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寻找纠正和改善恶性骨肿瘤患者不良心理状态的有效方法,以利于缓解恶性骨肿瘤围手术期的焦虑和抑郁程度,帮助患者树立正确的心态,从而提高整体护理质量,...
- 杨艳
- 关键词:恶性骨肿瘤围手术期心理护理
- 以家庭为中心的协同护理结合音乐疗法对预防产后抑郁的效果分析被引量:6
- 2021年
- 目的探讨以家庭为中心的协同护理结合音乐疗法对预防产妇产后抑郁的效果分析。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法选取2018年6月—12月在本院生产的40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0例。两组产妇均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引入以家庭为中心的协同护理并结合音乐疗法。比较两组产妇的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评分及抑郁症发生率。结果产后4、6周,观察组的SDS、EP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产后6周,观察组的产后抑郁症发病率也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家庭为中心的协同护理结合音乐疗法的应用可明显改善产妇的产后抑郁情况,降低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具有积极的临床推广价值。
- 彭银群周静杨艳
- 关键词:协同护理音乐疗法产后抑郁以家庭为中心
- 二肽基肽酶4及其抑制剂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治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 2021年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全球大流行给世界健康造成巨大威胁,然而到目前为止尚没有临床证实有效的治疗方法。最近研究显示二肽基肽酶4(DPP4)可能是新型冠状病毒的功能受体,然而DPP4是否直接参与新型冠状病毒与靶细胞的黏附与感染,抑制或者调节DPP4的表达与活性能否阻止COVID-19的发生发展尚需要进一步研究。以往研究显示DPP4抑制剂具有抗炎和抗纤维化作用,因此推测DPP4抑制剂可能具有抑制COVID-19患者高炎症反应状态、改善患者肺纤维化的作用,尚需临床试验加以证实。
- 陈志会杨艳凃玲徐西振
- 关键词:新型冠状病毒
- ASGM1通路介导PTX预处理小鼠发生过敏样休克的作用及机制
- 背景:过敏性休克的主要发病机制为:变应原与肥大细胞表面特异性Ig E结合,介导Ig E受体FcεR I交联,激活肥大细胞使之脱颗粒并释放组胺等过敏性介质,导致过敏反应发生。此外,变应原也可与特异性Ig G1抗体结合,介导...
- 杨艳李大玲Foad Katirai张斌高明徐勇熊平龚非力郑芳
- 关键词:嗜碱粒细胞百日咳毒素
- 文献传递
- 系统性健康教育对提高骨科经口咽手术患者护理依从性的影响
- 杨艳
- DICOM影像在内窥镜胶囊机器人自动导航中的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DICOM影像在内窥镜胶囊机器人自动导航中的应用,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利用DICOM KIN技术在患者的医学影像中提取出KIN影像,并利用DICOM GSPS技术在所述KIN影像中标记出GSPS信息;步骤...
- 彭银群邓庆林杨艳
- 姑息性心理干预在转移性恶性骨肿瘤患者中的应用被引量:3
- 2021年
- 目的:探讨姑息性心理干预对转移性恶性骨肿瘤患者心理状态、疼痛情况和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0例转移性恶性骨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接受姑息性心理干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心理状态[采用简明心境量表(POMS)],疼痛程度[采用数字评分量表(NRS)]和癌性爆发痛发生情况,评价两组干预后生命质量。结果:干预后,观察组POMS量表中愤怒-敌意(AH)、迷惑-混乱(CB)、抑郁-沮丧(DD)、疲乏-迟钝(FI)、紧张-焦虑(TA)维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P<0.01),精力-活力(VA)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NR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癌性爆发痛人均发生次数少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生命质量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姑息性心理干预能改善转移性恶性骨肿瘤患者心理状态,减轻疼痛,提高生命质量。
- 罗思斯陈婷杨艳
- 关键词:生命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