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鸿

作品数:8 被引量:15H指数:3
供职机构:重庆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机械工程理学电子电信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领域

  • 3篇机械工程
  • 3篇理学
  • 2篇电子电信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5篇全息
  • 4篇数字全息
  • 2篇焦平面
  • 1篇导向管
  • 1篇等距
  • 1篇电机
  • 1篇电机驱动
  • 1篇多目标
  • 1篇振动与波
  • 1篇三维可视化
  • 1篇试验验证
  • 1篇数字全息技术
  • 1篇图像
  • 1篇图像传感器
  • 1篇平面磨床
  • 1篇权因子
  • 1篇全息技术
  • 1篇微观结构
  • 1篇位相
  • 1篇显微镜

机构

  • 8篇重庆理工大学
  • 1篇全南大学

作者

  • 8篇杨鸿
  • 6篇杨岩
  • 3篇张峰
  • 2篇李扬
  • 2篇刘海
  • 2篇徐国庆
  • 1篇宋鹍
  • 1篇刘震
  • 1篇宋玉洁
  • 1篇鲁睿
  • 1篇金艳
  • 1篇黄金
  • 1篇王毅
  • 1篇李光勇

传媒

  • 2篇激光杂志
  • 1篇激光与光电子...
  • 1篇中国激光
  • 1篇机床与液压
  • 1篇噪声与振动控...

年份

  • 2篇2016
  • 4篇2015
  • 2篇2014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数字显微全息应用于磁流变液微观结构与机理的三维可视化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将数字显微全息(DMH)技术应用于磁流变液微观结构与机理的观测,提出了全局灰度梯度法(OS)和最小二乘方滤波器(CLS)技术来提高铁磁性微粒子的焦平面定位精度,利用校准靶面置于磁流变液测量域中方式获得铁磁性微粒子的真实放大倍率。搭建了用于测试磁流变液特性的数字显微全息测量系统,同时利用以上处理方法,得到了磁流变液在无磁场下其铁磁性微粒子和有磁场下其微观结构的三维空间分布,实时观测了磁流变液微观结构的变换过程,获得了磁流变液在外加磁场下的成链结构、链化速度和响应时间,验证了磁流变液的响应时间为毫秒量级,与电子显微镜观测实验结果进行对比,证明了数字显微全息可以高效、简便、实时地测量磁流变液的流变特性。
王秋宽杨鸿李光勇杨岩
关键词:全息微观结构三维可视化磁流变液
基于物体振幅和位相的数字全息焦平面定位研究被引量:3
2016年
利用物体波前中含有振幅和相位信息这一特征,提出将物波前中的振幅与相位信息相结合作为数字全息再现像的焦平面判定依据。利用强度图像这一振幅的直接表现形式来对数字全息再现像的焦平面进行定位是当前的主流方法,其中,相关系数法又是众多基于强度图像进行判焦的优异方法。通过将位相信息运用于相关系数法中,取得位相的相关系数曲线峰值也能确定焦平面距离。模拟分析表明同一物体的振幅相关系数曲线和相位相关系数曲线峰值所确定的焦平面距离有一定差距。因此,利用加权因子将物体的振幅相关系数曲线和相位相关系数曲线峰值所确定的焦平面距离加权来确定物体的焦平面,可以进一步提高焦平面定位精度。分析讨论了加权因子的取值,获得了最佳的焦平面,并通过实验验证该方法,确认了其有效可行。
金艳杨鸿
关键词:数字全息加权因子
基于多目标驱动优化的平面磨床床身结构设计被引量:6
2015年
基于多目标驱动优化理论,解决某型号数控磨床床身筋板厚度的最优取值问题。通过使用Pro/E三维软件建立该磨床床身三维模型,并结合ANSYS Workbench软件多目标驱动优化程序对筋板厚度进行自动优化设计。在设计中,综合考虑了床身的质量、等效应力以及一阶共振频率,将以上因素作为设计优化筋板厚度的重要参照。通过ANSYS Workbench软件自动优化,得到了满足设计要求下的最优筋板厚度。该方法提高了设计效率,降低了设计成本。
王毅宋鹍杨鸿张峰
关键词:ANSYSWORKBENCHPRO/E
一种蚕茧自动切削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蚕茧自动切削装置,包括由步进电机驱动的环形传送带;所述环形传送带上沿运动方向等距设置有若干置物盒,所述置物盒内竖直设置的圆筒状的置物腔;所述置物腔的深度小于蚕茧的长度,所述置物腔的直径与蚕茧的直径相匹...
杨岩李扬鲁睿徐国庆宋玉洁杨鸿杨恒虎刘震
文献传递
磁流变效应数字全息观测装置及其方法
本发明公开一种磁流变效应数字全息观测装置及其方法,包括激光发射器、第一分光镜、反射镜、第一准直镜、显微镜、第二分光镜、CCD图像传感器、PC机、第二准直镜和反射镜。所述激光发射器发出的光束经过第一分光镜后,形成相互垂直的...
杨岩黄金刘海杨鸿尚文宾
文献传递
基于数字全息技术的材料表面特性测量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数字全息应用于对透明材料表面特性测量研究。在本文中,建立了一个测量透明材料表面特性的数字全息图记录系统,可以获得高质量的透明物体的数字全息图。经过对全息图进行后处理和最小二乘法解包裹算法获得透明物体的相位重建图。可以测定材料的表面特性,并对其进行三维可视化显示。利用NanoMap500Ls作为验证试验,验证试验的结果表明数字全息在测量透明材料方面是一个可行的测量工具。
尚文宾杨鸿杨恒虎张峰杨岩
关键词:数字全息
发动机机油盘自由模态分析及试验验证被引量:3
2015年
机油盘是发动机的关键部件之一,在发动机工作的影响下机油盘会产生复杂的振动,是发动机噪声的主要来源之一。因此,降低机油盘的振动和噪音是降低发动机辐射噪音和总体噪音的重要环节。对机油盘进行有限元分析建模,利用Hyper works软件计算求解,得到机油盘前十阶的固有频率。利用试验模态分析获得机油盘的试验频率,并对比机油盘仿真频率与试验获得的自由模态频率,验证了有限元计算结果的精确性。
张峰杨鸿杨岩
关键词:振动与波发动机机油盘模态分析
线性加权物体振幅和相位的数字全息焦平面定位研究
2016年
将物体波前中的振幅信息与相位信息同时作为焦平面判定准则,物体波前中含有振幅信息和相位信息,而强度是振幅的表现形式,较容易获得,因此目前主要提取物体波前的振幅信息来定位焦平面。采用相关系数(CC)法提出并验证了利用物体的振幅信息判定焦平面。分析相位信息将运用于相关系数法中,获得CC曲线峰值确定焦平面距离。分析得到同一物体的振幅CC曲线和相位CC曲线峰值所确定的焦平面距离有差距的原因是因为物体波前振幅和相位信息的区别。运用线性加权法,将物体的振幅CC曲线和相位CC曲线峰值所确定的焦平面距离加权来确定物体的焦平面。运用一系列实验验证了该焦平面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杨鸿陈鹤鹏刘海李扬徐国庆杨岩
关键词:全息数字全息焦平面相位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