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林晓燕

作品数:7 被引量:46H指数:3
供职机构:上海市杨浦区中心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乳腺
  • 6篇乳腺癌
  • 6篇腺癌
  • 2篇微转移
  • 1篇蛋白
  • 1篇多发
  • 1篇多发性
  • 1篇多发性骨髓瘤
  • 1篇胸部
  • 1篇血管
  • 1篇血管生成
  • 1篇引流
  • 1篇绒毛
  • 1篇乳房
  • 1篇乳腺癌患者
  • 1篇伤口
  • 1篇术后
  • 1篇术后引流
  • 1篇尿囊
  • 1篇前哨

机构

  • 7篇上海市杨浦区...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温州医学院

作者

  • 7篇林晓燕
  • 4篇崔嵘嵘
  • 3篇宋和平
  • 3篇胡赟宏
  • 3篇王铮元
  • 1篇吴克瑾
  • 1篇许诚
  • 1篇左小明
  • 1篇左晓明
  • 1篇孙海雯
  • 1篇方红
  • 1篇张小君
  • 1篇吴赟

传媒

  • 1篇中国癌症杂志
  • 1篇肿瘤防治研究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现代医院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宁夏医科大学...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1
  • 3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乳腺专用加压包扎带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乳腺专用加压包扎带,用于对术后患者进行胸部的加压包扎,其包括:由弹性材料制成的主体部分,以及与主体部分相连的肩部背带,所述主体部分的一侧设有弹力减弱区域,所述主体部分的另一侧设有供引流管穿过的开口。本...
王铮元林晓燕宋和平
文献传递
去甲斑蝥素对人乳腺癌血管生成的抑制作用被引量:30
2007年
背景与目的:去甲斑蝥素(norcantharidin,NCTD)具有抑瘤作用,本文研究它对血管生成的作用,以及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鸡胚绒毛尿囊膜(chorioallantoci membrane,CAM)移植肿瘤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①建立鸡胚绒毛尿囊膜模型,将明胶海绵载体置于两条前卵黄静脉间血管的CAM上,将不同剂量的NCTD加在载体上,以生理盐水对照,观察记录载体周围血管分支点数,计算血管生成抑制率。②建立人乳腺癌MCF-7细胞鸡胚移植模型。给予不同剂量的NCTD20μl[72、36、18μg/(胚.d)],以生理盐水对照,计算血管生成抑制率。结果:NCTD对以明胶海绵为载体的鸡胚绒毛尿囊膜血管生成具抑制作用,72、36、18、9μg NCTD组血管生成抑制率分别为77.7%、62.9%、50.6%及33.0%,并且呈剂量依赖性。移植肿瘤可诱发血管生成,NCTD能明显抑制MCF-7鸡胚移植肿瘤血管生成,72、36、18μg NCTD对移植瘤诱导的血管抑制率分别为66.2%、39.3%和22.8%。结论:NCTD能明显抑制鸡胚绒毛尿囊膜新生血管的生成,同时能抑制人乳腺癌MCF-7细胞鸡胚移植肿瘤的血管生成。其抗肿瘤作用与抑制肿瘤血管生成有关。
林晓燕宋和平胡赟宏
关键词:去甲斑蝥素鸡胚绒毛尿囊膜血管生成抗血管生成
CK-19、CK-20、CEA mRNA检测在乳腺癌患者外周血微转移的意义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探讨外周血细胞角蛋白(cytokeratin CK)-19、CK-20以及CEA mRNA检测在乳腺癌诊治中的意义。方法: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检测40例乳腺癌患者外周血CK-19、CK-20、CEAmRNA在术前、术后3d、术后14d(化疗前)、术后35d(化疗后)的表达,以健康志愿者及乳腺良性肿瘤各10例作为对照,统计分析手术及化疗后乳腺癌患者血循环肿瘤标志物的表达状况,同时根据CK-19的表达水平,分析影响乳腺癌外周血微转移的相关临床病理因素。结果:术前,乳腺癌组CK-19、CK-20、CEA mRNA阳性者分别为26例(65%)、20例(50%)、16例(40%),与对照组相比,3组P值均<0.01;手术后,3组阳性者分别为14例(35%)、10例(25%)、8例(20%),3组阳性率均较术前明显下降(P=0.013,P=0.037,P=0.023);化疗前3组阳性者分别为19例(47.5%)、15例(37.5%)、10例(25%);化疗后则为6例(15%)、2例(5%)、2例(5%),3组化疗后的阳性率亦有显著降低(P=0.003,P=0.001,P=0.025)。根据CK-19 mRNA表达水平,Logistic相关性分析,乳腺癌外周血微转移与淋巴结转移(P=0.0087)、TNM分期(P=0.0125)和病理类型(P=0.0451)有相关性。结论:CK-19、CK-20、CEA在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有高表达,其表达状况高低与肿瘤负荷相关。乳腺癌外周血微转移相关性因素为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和肿瘤类型。
崔嵘嵘吴克瑾林晓燕
关键词:CK-19CK-20CEA
乳腺癌同时合并多发性骨髓瘤1例被引量:2
2011年
0引言目前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乳腺癌已成为妇女最常见的恶性肿瘤。随着人口的老龄化,多发性骨髓瘤发病率也有所增加。我院于2009年5月收治1例原发性乳腺癌同时合并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报告如下。1病例资料患者,女,74岁。因"右胸疼痛1月余"就诊。初为隐痛后逐渐加重。无发热,无咳嗽咳痰。体检:轻度贫血貌,浅表淋巴结不大,皮肤、
林晓燕胡赟宏崔嵘嵘左小明
关键词:乳腺癌多发性骨髓瘤骨转移
Ki67、P53抗原和nm23蛋白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研究Ki67、P53抗原和nm23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132例乳腺癌组织中Ki67、P53抗原和nm23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Ki67、P53抗原和nm23蛋白表达与乳腺癌淋巴结转移均密切相关。结论联合检测Ki67、P53抗原和nm23蛋白表达是衡量乳腺癌预后的重要指标。
胡贇宏宋和平林晓燕崔嵘嵘王铮元
关键词:乳腺癌KI67P53
乳腺癌前哨淋巴结微转移与非前哨淋巴结转移的关系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SLN)微转移与非前哨淋巴结(nSLN)转移的关系,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对86例乳腺癌患者采用美蓝染料法定位活检前哨淋巴结,并用HE和CK19免疫组化法检测微转移灶。结果本组SLN阳性检出率约80%,假阴性率7.4%(2/27);灵敏度89%(24/27);准确率96%(66/69)。CK19免疫组化法检测出微转移前哨淋巴结9例,共12枚。检出率为20%(9/45)。SLN微转移与nSLN的转移无明显相关(P=0.127,P>0.05),而发生微转移的前哨淋巴结的数量和微转移灶的大小与nSLN的转移有关。结论染料法定位SLN、CK19免疫组化法检测微转移灶简便可行,微转移的SLN数目≥2和微转移灶直径>1mm可能对nSLN的转移具有明显的提示作用。
左晓明林晓燕孙海雯张小君吴赟方红
关键词:乳腺癌前哨淋巴结微转移
EZH2蛋白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研究EZH2蛋白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通过免疫组化SP法检测EZH2蛋白在40例乳腺癌伴有淋巴结转移、63例乳腺癌不伴淋巴结转移及31例乳腺增生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从乳腺增生-乳腺癌不伴淋巴结转移-乳腺癌伴有淋巴结转移,EZH2蛋白阳性表达率依次增强,分别为22.58%、52.38%、75.00%。EZH2与患者乳腺癌及淋巴结转移呈显著关系(p<0.01)。结论 EZH2蛋白在乳腺癌中高表达,尤其是在乳腺癌伴有淋巴结转移中的表达显著提高,提示EZH2的过表达与乳腺癌进展及不良预后有关。
胡赟宏林晓燕崔嵘嵘王铮元许诚
关键词:乳腺癌EZH2免疫组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