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林海

作品数:10 被引量:68H指数:5
供职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基金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血管
  • 3篇血管性痴呆
  • 3篇拟血管性痴呆
  • 3篇痴呆
  • 2篇再给氧
  • 2篇皂苷
  • 2篇缺糖
  • 2篇缺氧
  • 2篇缺氧缺糖
  • 2篇中医
  • 2篇抗缺氧
  • 2篇海马
  • 1篇胆碱
  • 1篇胆碱能
  • 1篇胆碱能系统
  • 1篇党参
  • 1篇定喘
  • 1篇动物
  • 1篇动物模型
  • 1篇心理诊断

机构

  • 9篇北京中医药大...
  • 3篇北京中医药大...

作者

  • 10篇林海
  • 4篇张壮
  • 4篇黄雪琪
  • 3篇孙塑伦
  • 3篇崔巍
  • 2篇朱陵群
  • 2篇闫颜芳
  • 2篇韦颖
  • 2篇牛福玲
  • 2篇赵彦青
  • 2篇闫彦芳
  • 2篇季绍良
  • 2篇陈家旭
  • 2篇王硕仁
  • 2篇高颖
  • 1篇孟庆刚
  • 1篇刘晓兰
  • 1篇周峻伟
  • 1篇李伟

传媒

  • 3篇中医药学刊
  • 2篇中国中医基础...
  • 1篇中国中医药信...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中国临床康复

年份

  • 1篇2011
  • 5篇2005
  • 2篇2004
  • 2篇2003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参知健脑方对拟血管性痴呆大鼠的治疗作用及其对胆碱能系统的影响
血管性痴呆(VD)在我国由于脑血管病的多发而成为高发性疾病,是老年期痴呆的主要类型之一.现代医学在血管性痴呆病理及病理生理研究方面已取得了很大进展,并且从多角度、多层次对其进行了研究,而随着近年来中医药基础和临床研究的深...
林海
关键词:血管性痴呆正虚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中医药防治被引量:1
2003年
从中医辨证论治的角度 ,以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临床表现为依据 ,分析了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病因及证候特点 ,并提出了中医对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预防和治疗的原则与方法。
林海黄雪琪
关键词: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中医药疗法辨证论治
党参总皂苷抗缺氧缺糖再给氧诱导大鼠皮质神经细胞凋亡的作用被引量:20
2005年
目的:以原代培养的胚胎大鼠大脑皮质神经细胞进行缺氧缺糖再给氧处理,观察党参总皂苷对神经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方法:胚胎大鼠大脑皮质神经细胞原代培养,含连二亚硫酸钠的无糖Earle's液进行缺氧缺糖处理造模,MTT法测定细胞存活率,Hoechst33342和PI原位双染法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和坏死、凋亡细胞百分率,APO-BRDU法流式细胞术检测凋亡细胞百分率,Fluo-3法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内Ca2+浓度,评价药效。结果:细胞存活率:与模型组犤(19.69±5.80)%犦比较党参总皂苷0.52mg/L组39.21±12.21)%,0.052mg/L组犤(犦犤(37.91±4.67)%犦能显著提高细胞存活率(P<0.001);细胞坏死率:与模型组犤(44.99±12.81)%犦比较党参总皂苷0.52mg/L组犤(15.66±4.67)%犦,0.052mg/L组犤(23.98±4.04)%犦和0.0052mg/L组犤(20.50±5.19)%犦能显著降低细胞坏死率P<0.001);原位双染法细胞凋亡(率:与模型组犤(17.44±4.82)%犦比较党参总皂苷0.52mg/L组犤(10.58±2.04)%犦,0.052mg/L组犤(11.61±2.35)%犦能显著降低细胞凋亡率(P<0.05);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与模型组犤(8.55±3.84)%犦比较党参总皂苷0.52mg/L组犤(3.85±1.92)%犦,0.0052mg/L组犤(3.45±2.22)%犦能显著降低细胞凋亡率P<0.05);(细胞内Ca2+平均荧光值,与模型组(47.
张壮闫彦芳韦颖林海孙塑伦王硕仁牛福玲朱陵群
关键词:皂苷缺氧缺糖
李贵教授学术经验及温肺化瘀定喘法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研究
李贵老师从事中西医结合临床与科研工作50年,他融汇中西医学两法,在儿科领域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临证注重益气健脾以扶正,清热解毒以祛邪的治则运用,尤其重视中医血瘀理论与活血化瘀治则在儿科临床的运用。李贵老师善于运用中西医结...
林海
关键词:儿科活血化瘀呼吸道感染
文献传递
党参皂苷L1抗缺氧缺糖再给氧诱导大鼠皮质神经细胞凋亡的作用被引量:23
2005年
目的以原代培养的胚胎大鼠大脑皮质神经细胞进行缺氧缺糖再给氧处理,观察党参皂苷L1对神经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方法胚胎大鼠大脑皮质神经细胞原代培养,含连二亚硫酸钠的无糖Earle s液进行缺氧缺糖处理造模,MTT法测定细胞存活率,Hoechst33342和PI原位双染法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和坏死、凋亡细胞百分率,APO BRDU法流式细胞术检测凋亡细胞百分率,Fluo3法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内Ca2+浓度,评价药效。结果(1)细胞存活率(%)与模型组(29.89±6.28)比较党参皂苷L11.0mg L组(46.05±8.92)、0.1mg L组(46.83±6.76)、0.01mg L组(41.05±9.18)均能显著提高细胞存活率(P<0.01和P<0.05);(2)细胞坏死率(%)与模型组(44.99±12.81)比较,党参皂苷L11.0mg L组(19.45±2.31)、0.1mg L组(18.78±4.95)和0.01mg L组(22.37±4.44)能显著降低细胞坏死率(P<0.001);(3)原位双染法细胞凋亡率(%)与模型组(17.44±4.82)比较,党参皂苷L11.0mg L组(8.75±1.88)、0.1mg L组(9.73±1.76)能显著降低细胞凋亡率(P<0.01和P<0.05);(4)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与模型组(8.55±3.84)比较,党参皂苷L11.0mg L组(4.21±2.31)、0.1mg L组(3.83±2.95)能显著降低细胞凋亡率(P<0.05);(5)细胞内Ca2+平均荧光值,与模型组(47.37±9.68)比较,?
张壮闫彦芳韦颖林海崔巍王硕仁牛福玲朱陵群
关键词:党参皂苷缺氧缺糖
拟血管性痴呆大鼠造模中应注意的几点问题被引量:6
2005年
目的:制造拟血管性痴呆大鼠模型。方法:反复夹闭大鼠双侧颈总动脉同时腹腔注射硝普钠制造拟血管性痴呆大鼠模型,采用HE染色和尼氏体染色方法,比较海马CA1区细胞形态学的改变。结果:模型组大鼠海马CA1区细胞数明显降低。
林海张壮孙塑伦崔巍高颖闫颜芳赵彦青
关键词:血管性痴呆大鼠海马造模
益气止血药对去势大鼠雌激素及出、凝血机制的影响被引量:1
2004年
目的 探讨益气止血药对去势大鼠雌激素及出、凝血机制的影响。方法 通过摘除雌性大鼠卵巢塑造去势模型,从雌二醇(E2)、孕酮(P)、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方面进行研究。结果 模型组E2较正常组显著降低(P<0.05),PT较正常组延长(P>0.05),而APTT缩短(P<0.01)。结论 益气止血药能够改变由于雌激素缺乏导致的异常状态。
黄雪琪林海陈家旭孟庆刚季绍良
关键词:雌激素出血凝血
四诊的临床意义与作用浅析被引量:2
2003年
中医心理学中的心理诊断 ,是以传统四诊为基础的这早在《内经》中就有所记载。四诊即望、闻、问、切四种诊察疾病的方法。望、闻、问、切在《内经》中又分别被称为“视而可见”、“听声音而知所苦”、“言而可知”、“扪而可得” ,这些对心理诊断具有特殊的意义。
黄雪琪林海李伟季绍良
关键词:四诊中医心理学心理诊断中医诊断
益气止血方对脾不统血证动物模型的治疗作用被引量:9
2004年
目的 探讨劳倦、泻下同时施加出血因素对大鼠出、凝血过程中某些环节的影响 ,及益气止血中药在其中的纠正作用。方法 采用游泳、番泻叶、水蛭同时施加于大鼠塑造原模型 ,水蛭施加于脾气虚大鼠塑造新模型 ,从凝血酶原时间 (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APTT)及血常规几个方面进行研究。结果 两模型组大鼠均有出血倾向 ,后者作用最为明显。结论 脾气虚状态对于出血因素 (水蛭粉 )更加敏感 ,益气止血方对此状态有良好纠正作用。
黄雪琪陈家旭林海周峻伟刘晓兰季绍良
关键词:益气止血脾不统血证动物模型
参知健脑方对拟血管性痴呆大鼠海马CA1区的保护作用被引量:8
2005年
目的 :观察参知健脑方对拟血管性痴呆大鼠海马CA1区神经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 :反复闭、通大鼠双侧颈总动脉同时腹腔注射硝普钠制造拟血管性痴呆大鼠模型 ,通过HE和尼氏体染色比较使用大、中、小剂量参知健脑方治疗后的海马CA1区细胞形态学改变和细胞数目。结果 :模型组海马CA1区细胞数明显减少 ,应用参知健脑方能减轻海马CA1区的损伤。参知健脑方大、中剂量组的细胞数量与小剂量组相比有明显改善。
林海崔巍孙塑伦张壮高颖闫颜芳赵彦青
关键词:血管性痴呆海马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