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广海
- 作品数:51 被引量:148H指数:7
- 供职机构:苏州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核科学技术电气工程更多>>
- 反应引入性事故(RIA)工况下燃料包壳性能堆外试验方法研究综述
- 文章介绍了燃料包壳在反应引入性事故(RIA)工况下的失效机理及原因,广泛调研了RIA工况下的燃料包壳性能的试验研究方法,对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进行了评述,比较分析了各试验方法的实际应力状态及优缺点。分析表明,EDC测试以及各...
- 张晏玮王荣山柏广海梅金娜刘二伟耿建桥
- 关键词:燃料包壳
- 反应引入性事故(RIA)工况下燃料包壳性能堆外验方法研究综述
- 介绍了燃料包壳在反应引入性事故(RIA)工况下的失效机理及原因,广泛调研了RIA工况下的燃料包壳性能的试验研究方法,对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进行了评述,比较分析了各试验方法的实际应力状态及优缺点.分析表明,FDC测试以及各种环...
- 张晏玮王荣山柏广海梅金娜刘二伟耿建桥
- 关键词:核反应堆燃料包壳性能试验
- Ni-Cr-W系高温合金组织及高温拉伸变形行为的研究被引量:7
- 2011年
- 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和高温拉伸试验机系统地研究了固溶强化Ni-Cr-W系变形高温合金组织形貌及200~900℃范围合金的拉伸变形行为。结果表明,固溶强化Ni-Cr-W系高温合金由奥氏体基体和M6C组成,组织中存在大量的堆垛层错。在650℃以下随温度的升高合金的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缓慢减小,在650℃以上合金的抗拉强度迅速减小,屈服强度基本不变;在650℃以下延伸率和断面收缩率变化较小,在650℃以上则迅速增大。形变孪晶是导致在400~700℃范围内出现锯齿状应力-应变曲线的主要因素。合金断裂方式为韧性韧窝断裂,裂纹主要在γ/M6C结合界面处产生。
- 柏广海李金山胡锐薛祥义马健胡胜天傅恒志
- 关键词:形变孪晶
- 固溶处理对Ni-Cr-W合金碳化物的影响(英文)被引量:11
- 2010年
- 采用SEM、TEM和XRD等测试方法,研究了一种Ni-Cr-W合金经不同温度(1230~1300℃)和不同时间(10~120min)固溶处理后的显微组织。结果表明:经过固溶处理后,合金的析出相为富W的面心立方M6C和富Cr面心立方的M23C6。随着固溶温度升高和保温时间延长,碳化物体积分数降低。在1270℃,120min时,大部分的碳化物溶解进入基体,孪晶处的碳化物首先发生溶解。M6C与基体不存在任何位向关系,晶界上析出的M23C6(220)晶面与基体(131)晶面的夹角为30°。
- 唐增武李金山胡锐刘毅柏广海
- 关键词:固溶处理显微组织碳化物
- 一种核燃料包壳材料用FeCrAl基合金材料
- 本发明涉及一种核燃料包壳材料用FeCrAl基合金材料,以所述FeCrAl基合金材料的总重量为基准,所述合金材料由以下组分组成:Cr 6%~16%;Al 3%~8%;Y 0.001%~1%;Mo 0.1%~4%;Si 0....
- 柏广海孙文儒张晏玮余伟炜王荣山刘二伟梅金娜郭立江耿建桥张伟红蔡尧
- 文献传递
- Ni-Cr-W基高温合金二次M_(23)C_6析出行为被引量:16
- 2011年
- 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扫描电镜(SEM)和透射电镜(TEM)系统研究了Ni-Cr-W基高温合金二次M23C6的析出行为。结果表明,合金中二次M23C6的析出温度范围为648~1147℃,当温度高于1160℃时M23C6发生固溶;初生M6C在1349℃发生分解;合金在1400℃时完全熔化。由于时效温度不同,合金中析出两种不同形貌的M23C6。在较低温度时(655~900℃)粗大片层状M23C6在晶界析出;在900℃以上M23C6的形貌由片层状转变为不连续颗粒状。降温速率对M23C6的析出形貌产生一定影响;同时,降温过程中晶界上不连续颗粒状M23C6的析出是导致弯曲晶界形成的主要原因。
- 柏广海胡锐李金山钟宏寇宏超傅恒志
- 关键词:DSCM23C6
- 核反应堆燃料包壳材料用FeCrAl合金材料
- 本发明涉及一种核反应堆燃料包壳材料用FeCrAl合金材料,以所述FeCrAl合金材料的总重量为基准,所述FeCrAl合金材料由以下成分组成:Cr 5%~25%;Al 3%~15%;Si 0.01%~3.3%;Y 0.00...
- 柏广海孙文儒张晏玮余伟炜张伟红王荣山刘二伟梅金娜杜晨曦耿建桥蔡尧
- 文献传递
- 核燃料包壳锆合金表面涂层研究进展被引量:34
- 2017年
- 锆合金表面涂层是提高核燃料包壳事故容错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综述了锆合金表面涂层的研究进展,包括涂层种类、制备工艺、微观组织以及抗水蒸气氧化性能、耐腐蚀性能等,介绍了锆合金表面涂层种类选择的依据,探讨了涂层的制备工艺、微观组织与性能之间的关系,分析了当前研究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及未来涂层的发展方向,为进一步促进核燃料包壳锆合金表面涂层的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 柏广海陈志林张晏玮刘二伟薛佳祥余伟炜王荣山李锐刘彤
- 关键词:燃料包壳锆合金涂层
- 一种核燃料包壳用复合管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核燃料包壳用复合管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复合管包括FeCrAl合金管坯和Zr合金管坯,制备方法包括:将FeCrAl合金粗管坯在真空度0.1×10<Sup>‑3</Sup>~2×10<Sup>‑3</Sup>...
- 柏广海孙文儒张晏玮薛飞余伟炜张伟红刘二伟郭立江耿建桥蔡晓陈志钢
- 文献传递
- 一种模拟燃料包壳高燃耗工况试验系统
- 本发明涉及一种模拟燃料包壳高燃耗工况试验系统,试验系统包括容置包壳样品并对包壳样品进行加热的加热装置、用于为包壳样品加热提供真空环境的真空单元、用于为加热装置中的包壳样品进行氧化工况模拟提供辅助环境的辅助系统,加热装置包...
- 柏广海薛飞张晏玮刘二伟耿建桥余伟炜尚灿党建伟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