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梁春涛

作品数:83 被引量:114H指数:6
供职机构:教育部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1篇会议论文
  • 23篇期刊文章
  • 8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0篇天文地球
  • 5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电子电信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8篇地震
  • 21篇震源
  • 14篇震源机制
  • 13篇梯度法
  • 12篇断裂带
  • 12篇微地震
  • 12篇裂带
  • 11篇反演
  • 10篇青藏高原
  • 9篇地震空区
  • 9篇龙门山
  • 9篇龙门山断裂
  • 9篇龙门山断裂带
  • 9篇波形
  • 8篇微地震监测
  • 8篇微震
  • 8篇各向异性
  • 8篇波场
  • 7篇青藏高原东缘
  • 7篇汶川地震

机构

  • 81篇成都理工大学
  • 15篇四川省地震局
  • 11篇教育部
  • 5篇中国科学院
  • 3篇陕西省地震局
  • 3篇中国科学技术...
  • 2篇中国石油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国土资源部
  • 1篇中国地质科学...
  • 1篇中国地震局地...
  • 1篇中国海洋大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国地震台网...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中国石油集团...
  • 1篇山东能源集团...
  • 1篇南方科技大学

作者

  • 83篇梁春涛
  • 18篇杨宜海
  • 17篇余洋洋
  • 7篇曹家敏
  • 7篇朱介寿
  • 6篇王亮
  • 5篇何富君
  • 4篇苏金蓉
  • 4篇罗显松
  • 3篇吴晶
  • 3篇蒋科植
  • 3篇刘志强
  • 3篇花茜
  • 2篇蔡学林
  • 2篇周鲁
  • 1篇严忠琼
  • 1篇姚华建
  • 1篇王绪本
  • 1篇赵连锋
  • 1篇徐涛

传媒

  • 12篇地球物理学报
  • 7篇2016中国...
  • 4篇2015中国...
  • 4篇中国地球物理...
  • 2篇物探化探计算...
  • 2篇中国地震
  • 2篇国际地震动态
  • 2篇2014年中...
  • 1篇石油地球物理...
  • 1篇防灾科技学院...
  • 1篇科研信息化技...
  • 1篇地球与行星物...
  • 1篇地球与行星物...
  • 1篇第七届世界华...
  • 1篇中国地球物理...
  • 1篇中国地球物理...

年份

  • 2篇2025
  • 7篇2023
  • 3篇2022
  • 10篇2021
  • 5篇2020
  • 4篇2019
  • 6篇2018
  • 4篇2017
  • 8篇2016
  • 12篇2015
  • 5篇2014
  • 9篇2013
  • 6篇2001
  • 2篇2000
8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波场梯度法反演四川省三维剪切波速度和方位各向异性
约50Ma前,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相撞,导致了青藏高原的隆升和边缘地区的强烈变形,形成了复杂的断裂带,使青藏高原及其周缘地区成为世界上大陆内部地震活动最频繁、最强烈的地区之一,然而其变形机制仍存在巨大争议。川西高原作为青藏...
陈嘉俊梁春涛
关键词:瑞利面波相速度方位各向异性
汶川和芦山地震之间地震空区综合研究进展被引量:19
2018年
为了探索汶川与芦山地震之间的地震空区的深部结构,探讨该地区的物质运移方式及动力学模式,评价区域断层的地震活动性,本研究小组于2015年5月至今共开展了2期共约3年的地震观测.前期得到的主要结论包括:(1)地震空区两端应力状态差异显著,且存在沿断裂带的横向应力差;(2)接收函数分析发现一个平行于马尔康断裂的Moho面上隆,泊松比较高的条带状结构从地震空区延伸到龙日坝断裂,可能是下地壳撕裂和部分熔融的结果;(3)地震空区以下,上地壳速度相对偏低,在下地壳存在明显的部分熔融体,这可能是地震能量不能积累的原因之一;(4)地震空区完整性震级M_c=0.2以上的地震的活动性仍然很低;基于密集的监测台阵(约70台地震计)的走时定位也初步显示了龙门山断裂带的地震空区段仍然很平静,但是其东边的断裂带(包括大邑断裂等以及一些隐伏断裂)上地震活动比较活跃.判断这些断裂可能是该区域应力积累的主要断裂,值得进一步关注;(5)提出了地震空区产生的机制:空区北东—南西两端水平应力差导致空区地壳的撕裂,地幔物质上涌,产生部分熔融,空区地壳抬升以塑性形变为主,穿过空区段的龙门山断裂带地震活动性低,地表地形较平滑.
梁春涛黄焱羚王朝亮刘志强杨宜海吴晶何富君
关键词:地震空区接收函数微震监测地震活动性
地面微地震监测技术
梁春涛余洋洋杨宜海
球坐标系下试射法三维射线追踪
<正>射线追踪是一种快速有效的波场近似计算方法.试射法射线追踪是对由源发出的一束射线的出射角进行调整,找出最接近接收点的一条射线作为地震波传播路径,计算其走时.在所有的方法中试射法具有计算精确和效率高的特点,适合于运用高...
梁春涛罗显松朱介寿曹家敏
文献传递
阿拉斯加地区三维横波速度结构和方位各向异性研究
阿拉斯加位于北美板块西部边缘,主要由不同地质时期的地体增生形成,包括太平洋板块和雅库塔特复合俯冲、弧岩浆作用等多方面的应力机制,其南部为典型的洋陆板块碰撞区域,发育有一系列典型的俯冲带构造单元,如海沟、火山岛弧和弧后盆地...
刘智金梁春涛曹飞煌
关键词:方位各向异性横波速度
基于双差层析成像的泸县Ms6.0地震余震重定位与三维速度结构研究
本研究采用双差层析成像方法,基于泸县M6.0地震的余震反演了川南泸州地区的P波和S波三维速度结构,并对该地震及其余震进行重定位。我们收集整理了成都理工大学布设的39个流动台站于2019年9月18号到2021年10月29号...
赵景华梁春涛
关键词:重定位三维速度结构
压裂微震监测中的震源机制及应力场反演
<正>在压裂微地震监测中,微震信号信噪比往往很低,以至于其初动及波形很难识别。压裂地面监测系统一般包括上千个检波器。在监测系统数量较大的情况下,基于震源扫描的信号叠加的方法能够较准确地确定这些地震事件。和震源空间相比,震...
梁春涛余洋洋巫芙蓉尹陈
关键词:压裂作业微地震监测震源机制震源位置
文献传递
龙门山断裂带地震空区的震源机制研究
芦山地震距汶川地震仅相隔5年时间,是龙门山断裂带上发生的又一次灾害性地震事件。芦山地震以后,通过震源机制研究了芦山地震序列的发震构造及区域应力状态。为了对比地震空区两侧的地震在发震构造、发震机制及应力状态上的变化,对30...
杨宜海梁春涛苏金蓉
关键词:地震龙门山断裂带地质构造震源机制
文献传递
一种基于格林函数的地震监测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格林函数的地震监测方法,包括:步骤一,对研究区域划分网格。准备格林函数,并以二进制文件的形式保存在计算机中。步骤二,格林函数与观测数据进行互相关,得到互相关格林函数,并以二进制文件的形式保存在计算机中...
梁春涛王亮
一种区域应力场时空变化反演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区域应力场时空变化反演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设计微地震监测系统采集数据;将采集的原始数据进行预处理;预处理后的数据进行微地震定位和震源机制的联合反演;将微地震事件按照发震的时间分为多个时间段内微地震事件的空...
梁春涛余洋洋
文献传递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