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宇涵
- 作品数:26 被引量:95H指数:6
- 供职机构:黑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科技攻关计划黑龙江省卫生厅科研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 一种检测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活菌的方法
- 一种检测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活菌的方法,它涉及一种检测李斯特菌的方法。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检测单增李斯特活菌的方法容易产生假阳性的问题。本发明检测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的方法按如下步骤进行:从待测物品中提取菌泥后提取RNA进行反...
- 姜毓君闫冰韩希妍曲妍妍王明娜相丽吕琦毕宇涵
- 文献传递
- 肉鸡中沙门菌定量风险评估研究被引量:5
- 2016年
- 目的评估从零售到餐桌肉鸡中沙门菌引起的食源性疾病风险,并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寻找有效的预防措施。方法利用黑龙江省肉鸡中沙门菌的监测数据及相关数据资料,结合剂量-反应模型和Combase数据库,应用@RISK软件对厨房内交叉污染造成鸡源性沙门菌食物中毒的风险进行评估。结果根据本次生鸡肉的定量风险评估结果,提示由于中国居民发生厨房内交叉污染,导致鸡源性沙门菌食源性疾病的风险较高。情景分析显示,生鸡肉在零售阶段采用冷冻或者冷藏保存,可以将中国居民发生鸡源性沙门菌疾病的平均风险降至1/5。结论零售阶段生鸡肉采用冷链管理,可以有效地降低我国居民罹患鸡源性沙门菌食源性疾病的风险。
- 遇晓杰闫军朱江辉王开利薛成玉郑晓华毕宇涵谢平会
- 关键词:肉鸡沙门菌风险评估
- 两种方法鉴定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比较研究
- 2011年
-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是一种人畜共患病病原菌,被列为目前4大食源性致病菌之一,存在于肉类、蛋类、禽类、海产品及即食食品等,对该菌的检测多年来沿用传统的分离培养生化鉴定。本实验室通过经传统方法结合API—Listeria与miniVIDAS检测技术对一定量菌株作比较,结果miniVIDAS检测技术更加快速、简便、特异、灵敏,可用于食源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大批量样品中致病菌的快速鉴定,是对传统方法的有效补充。
- 郑晓华遇晓杰薛成玉毕宇涵别尔德古丽.温努尔汗董锐
- 关键词: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生化鉴定食源性致病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人畜共患病即食食品
- 测量不确定度在食品菌落总数检测中的评定被引量:1
- 2011年
- 测量不确定度定义为表征合理地赋予被测量之值的分散性,与测量结果相联系的参数。近年来在微生物检测领域,特别是在计量认证及实验室认可时,均需要给出检测结果的测量不确定度,而这方面报道文献较少。该文举例对食品微生物检测常见项目菌落总数进行了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
- 谢平会遇小杰薛成玉董锐郑小华闫军毕宇涵
- 关键词:测量不确定度菌落总数
- 一种同时检测原料乳中多种致病菌的方法及检测试剂盒
- 一种同时检测原料乳中多种致病菌的方法及检测试剂盒,它涉及了一种检测原料乳中细菌的方法及检测试剂盒。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检测原料乳中致病菌的方法中存在不能同时检测多种致病菌、耗时长、费用高或不适用于检测牛乳的问题。本发明同时检...
- 姜毓君吕琦赵凤刘伟韩希妍毕宇涵王明娜张光辉相丽闫冰
- 文献传递
- 实时RT-PCR检测存活于乳中的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特菌被引量:18
- 2008年
- 单增李斯特菌是一种可在低温下生长、能引起人畜共患病的食源性致病菌。为克服传统PCR检测的假阳性问题,有效的检测单增李斯特活菌,本研究提取单增李斯特菌的总RNA并进行反转录,以单增李斯特菌的必要毒力基因hlyA为靶基因,设计特异性引物和TaqMan探针进行实时PCR检测,研究了检测的特异性和灵敏度,考查了对人工污染牛乳进行检测的应用性。结果表明,所用引物和探针能较好的扩增目的基因,而对其他食源性致病菌无交叉反应。单增李斯特菌经1h增菌,可检出3×102CFU/ml。而经3h增菌,活菌检测限可达30CFU/ml。人工污染牛乳样品经6h增菌,检测限为17CFU/ml。此方法可应用于乳中单增李斯特菌的快速检测和污染状况调查。
- 闫冰姜毓君曲妍妍毕宇涵相丽赵凤
- 关键词:实时RT-PCR单增李斯特菌活菌
- 零售生鸡肉中沙门菌污染对居民健康影响的暴露评估被引量:6
- 2016年
- 目的评估零售生鸡肉中沙门菌污染的健康风险及其潜在的干预措施。方法利用零售生鸡肉中沙门菌定量监测数据以及零售和家庭生鸡肉储存加工专项调查结果,采用Monte Carlo概率评估方法,估计我国居民通过厨房内交叉污染发生鸡源性沙门菌食物中毒的风险,并评价潜在的干预措施效果。结果本研究构建了从零售到餐桌的生鸡肉-沙门菌交叉污染模型,模型估计生鸡肉经过零售储存、抵达居民家里和经过家庭储存后其沙门菌浓度(lg MPN/g)从零售前的-0.017,分别增长到2.163、2.241和3.028,估计我国居民每餐发生鸡源性沙门菌食物中毒的风险为0.171(95%置信区间:0.000-0.767),其中零售阶段生鸡肉的储存方式是影响发病风险的最重要因素(回归系数=0.72),情景分析提示,如果零售阶段采用冷冻或者冷藏储存,我国居民每餐发病风险可以降为0.031(95%置信区间:0.000-0.522)。结论我国居民鸡源性沙门菌食物中毒的风险较高,应当加强零售环节生鸡肉的冷链管理。
- 闫军遇晓杰王开利宋筱瑜薛成玉郑晓华毕宇涵谢平会
- 关键词:沙门菌交叉污染零售风险评估
- 黑龙江省肉鸡养殖和屠宰加工环节中沙门菌调查被引量:5
- 2016年
- 目的了解黑龙江省肉鸡养殖和屠宰加工环节中沙门菌污染状况。方法根据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专项《肉鸡养殖及屠宰加工环节沙门氏菌专项监测工作手册》规定的操作程序,并参考国家标准GB 4789.4—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沙门氏菌检验》对黑龙江省4个地市3 766份肉鸡样品进行检验。结果 4大环节共检测样品3 766份,检出阳性样品339份,检出率为9.00%,孵化、养殖、屠宰到配送分销4个环节均检出沙门菌,检出率分别为2.82%(22/781)、2.14%(11/515)、13.84%(220/1 590)、9.77%(86/880)。其中,屠宰环节的8种样品中预冷池水样品沙门菌检出率最高,为35.42%(34/96)。检出的沙门菌分属于9个血清型,以肠炎沙门菌和印地安纳沙门菌的比例最高。结论黑龙江省肉鸡屠宰和配送分销环节中沙门菌污染较严重。屠宰环节阳性率最高,是重要的污染环节,其中预冷池水中沙门菌检出率最高,是屠宰过程中肉鸡污染沙门菌的主要环节。
- 朱丹丹遇晓杰薛成玉谢平会郑晓华毕宇涵安宏
- 关键词:肉鸡养殖屠宰沙门菌食源性致病菌
- 米面制品蜡样芽孢杆菌污染状况调查被引量:16
- 2012年
- 为了解米面制品中蜡样芽孢杆菌的污染状况,寻找可能引起食源性疾病的重点食品,于2011年对黑龙江省具有代表性的6个地市县市售的米面制品共计183份样品进行了蜡样芽孢杆菌监测。
- 毕宇涵郑晓华薛成玉谢平会董瑞闫军遇晓杰
- 关键词:米面制品蜡样芽孢杆菌
- 乳及乳制品中舒巴坦敏感β-内酰胺酶类药物检验方法的建立被引量:1
- 2012年
- 本文参照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培训的方法,采用对青霉素类药物绝对敏感的标准菌株,利用舒巴坦特异性抑制β-内酰胺酶的活性,并加入青霉素作为对照,通过比对加入β-内酰胺酶抑制剂与未加入抑制剂的样品所产生的抑制圈的大小来间接测定样品是否含有β-内酰胺酶类药物,建立乳及乳制品中舒巴坦敏感β-内酰胺酶类药物的检验方法,分析检测过程中的具体步骤及注意事项。同时应用该方法对随机采集的乳头奶、原料奶及液态奶产品进行检测,掌握黑龙江省乳及乳制品中β-内酰胺酶类药物的残留情况,以便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确保人民喝上放心奶。
- 闫军遇晓杰薛成玉孟南希董锐谢平会郑晓华毕宇涵
- 关键词:乳制品Β-内酰胺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