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 1篇理学

主题

  • 2篇监测分析
  • 1篇医院感染
  • 1篇医院感染管理
  • 1篇阴离子
  • 1篇源性疾病
  • 1篇中华人民共和...
  • 1篇三峡库区
  • 1篇色谱
  • 1篇色谱法
  • 1篇沙门菌
  • 1篇沙门氏菌
  • 1篇食源
  • 1篇食源性
  • 1篇食源性疾病
  • 1篇事业单位职工
  • 1篇体检
  • 1篇猪霍乱
  • 1篇猪霍乱沙门菌
  • 1篇猪霍乱沙门氏...
  • 1篇卫生学

机构

  • 5篇湖北省兴山县...

作者

  • 5篇杜宏山
  • 5篇汪波
  • 3篇黄选忠
  • 2篇舒开继
  • 2篇彭学敏
  • 2篇郑丽
  • 2篇刘卫平
  • 1篇万能清
  • 1篇万忠卫
  • 1篇吕全勇
  • 1篇陈蓉
  • 1篇王承全
  • 1篇王支科
  • 1篇朱金芳
  • 1篇林和珍
  • 1篇蔡兆义

传媒

  • 1篇化学分析计量
  • 1篇黑龙江医学
  • 1篇寄生虫病与感...
  • 1篇公共卫生与预...
  • 1篇检验医学与临...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1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某磷化工公司职业危害监测分析
2013年
目的了解某磷化工公司职业危害因素及其对从业人员身体健康的影响,为制订相应预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定点监测方法于2007年、2009年、2011年分别进行现场监测及从业人员健康体检,将资料进行综合整理分析。结果 3次监测五氧化二磷、粉尘、噪声、热辐射4项主要污染指标,以五氧化二磷平均合格率最高(89.66%),热辐射合格率最低(77.78%)。不同岗位空气中五氧化二磷含量以精制车间合格率最低(78.95%);炉前岗位受粉尘、热辐射影响,合格率分别为84.62%、58.82%;控制室4项合格率均在90%以上。从业人员职业健康检查以高血压检出率最高(13.88%),其次为听力异常(9.98%);炉前工、护炉工监测项目超标与体检结果异常明显高于精制工和控制室内的工作岗位。结论通过加强环境治理,职业危害因素大幅度下降。但应进一步控制有毒有害因素排放、降噪、除尘等措施,改善作业环境,减少职业危害发生。
杜宏山汪波王支科刘卫平彭学敏林和珍王承全蔡兆义
关键词:
三峡库区兴山县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健康状况调查分析
2013年
目的 为探讨三峡库区兴山县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健康状况,防患于未然,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总结归纳方法收集2011-03 ~2012-12间兴山县妇幼保健院的体检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本次调查发现共检查出23种疾病,总异常检出率为76.36%,以高血脂、高血压、肝功能异常、心血管疾病、脂肪肝、高血糖、胆管疾病、颈腰椎疾病等多见。特别是由“三高”症引起的糖尿病、各种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正在大幅度的上升,且趋于年轻化。结论 单位职工尤其是男性健康状况欠佳,大多处于亚健康状态,应加强健康教育,普及防病知识,保持乐观情绪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杜宏山汪波万能清刘卫平彭学敏陈蓉舒开继
关键词:事业单位职工健康体检
兴山县医疗机构环境卫生学及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分析
2011年
为加强医疗机构消毒工作的监督管理,进一步提高消毒质量和消毒效果,防止传染性疾病传播。维护医疗质量、改进医院消毒与感染控制措施、保障患者与医护人员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消毒管理办法》、《医院感染管理办法》、
汪波杜宏山黄选忠吕全勇郑丽
关键词:消毒灭菌效果环境卫生学《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监测分析《消毒管理办法》医院感染管理
离子色谱法测定纯净水中6种阴离子被引量:7
2015年
建立离子色谱法测定纯净水中F^–,BrO3^–,Cl^–,NO2^–,Br^–,NO3^– 等6 种阴离子的方法.淋洗液为1.2mmol/L NaHCO3–1.0 mmol/L Na2CO3 混合溶液,流量为1.5 mL/min,柱箱温度为35℃.在底液中加入与淋洗液同浓度的Na2CO3–NaHCO3 碱化底液可有效消除水负峰.6 种阴离子的检出限为1.0~21.0 μg/L,加标回收率在90.0%~106.0% 之间,相对标准偏差为1.43%~4.49%(n=5).该方法测定结果准确、可靠,操作简便快速,适用于纯净水中F^–,BrO3^–,Cl^–,NO2^–,Br^–,NO3^– 的测定.
杜宏山黄选忠万忠卫汪波舒开继朱金芳
关键词:离子色谱法纯净水阴离子
猪霍乱沙门菌引起食源性疾病的病原学鉴定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了解一起食源性疾病病因,预防此类事件的再次发生。方法对就餐人群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对现场进行卫生学调查,对可疑食品、患者粪便及肛拭子进行致病菌培养分离,运用分离出的致病菌对患者血清进行凝集实验。结果就餐308人,发病43人,罹患率为13.96%,共采集19份样品,从2份患者粪便、3份肛拭子及1份凉拌猪耳朵样本中检出猪霍乱沙门菌。结论根据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及实验室检测结果分析,确诊为一起猪霍乱沙门菌引起的食源性疾病。应加强食品安全宣传力度,提高人民群众食品安全意识,有效控制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杜宏山汪波黄选忠陈龚龙郑丽蔡瑶
关键词:食源性疾病猪霍乱沙门氏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