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斌
- 作品数:53 被引量:27H指数:2
- 供职机构:包头师范学院文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内蒙古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历史地理艺术更多>>
- 杨景贤《西游记》中独特的女性形象被引量:1
- 2012年
- 元末明初蒙古族剧作家杨景贤以独具民族文化特征的艺术视野和包容坦荡的创作胸怀,在《西游记》中塑造了众多鲜活灵动又富有个性解放色彩的女性形象,凝聚了不断进步的时代精神和鲜活跃动的民族文化,进一步丰富了古代文学创作的女性世界。
- 温斌
- 关键词:《西游记》女性世俗化
- 文化交汇树新风,“西厢”故事奏奇声——金代草原文化对《西厢记诸宫调》创作的影响
- 2012年
- 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在体制功能、主题设置、人物塑造、情节安排等方面的倾力创新,把婉曲细腻的张生和莺莺的曲折恋爱的世俗故事与金代草原文化和汉民族传统文化杂糅共生的文化背景密切联系起来,构成了更为复杂多元的文化交汇与更深层次的人生追求相互支撑、促进、对立、矛盾的人文景观,为王实甫《西厢记》的卓然独秀奠定了坚实的文化基础,而这些变化主要来源于女真民族婚俗文化的影响。
- 温斌
- 关键词:《西厢记诸宫调》草原文化婚俗
- 民族文化融合与《木兰诗》
- 2010年
- 《木兰诗》是民族文化融合的结晶,木兰是一位深受草原游牧民族文化影响的汉家女子,其所蕴含的传奇美质与文化特色,使她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绝无仅有的一个。
- 温斌
- 关键词:文化融合
- 窦娥的困惑
- 2006年
- 温斌
- 关键词:窦娥悲剧人物中国戏剧史中国文学史妇女命运社会底层
- 元代碑铭散文教学中的思政元素挖掘——以马祖常的碑铭散文为例
- 2024年
- 本文以马祖常的碑铭散文为例,通过挖掘元代碑铭散文教学中的思政元素,指出其中突出的文化交融之旨,体现的崇尚仁爱、重视民生的思想精髓。
- 卜泽宇温斌
- 文学本质的固守与拓展——谈古代文学教学
- 2012年
- 古代文学教法繁复多样,因人而异。由文学情感性的把握上升到对真理性的探求,通过宏观与微观的结合,借助相关学科知识的贯通,强调语言文字功底的加深,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是有效地应对完全学分制改革,进行教学与学习的最佳途径。
- 温斌
- 关键词:情感性综合学科古代文学教学
- 论萨都剌诗歌中“雁情”的文化意蕴被引量:1
- 2014年
- 元代回族诗人萨都剌生活在民族文化融合最为活跃热烈的时期,深受汉文化的濡染熏陶,其诗作中体现了汉文化和游牧文化融合共生的突出倾向,在元代文坛上,独具魅力。作为杰出的少数民族诗人,他的诗中多次出现雁这种意象,将雁作为一种较特殊的审美对象进行吟咏,体现出丰富的文化意蕴。
- 王海香温斌
- 关键词:萨都剌雁意象文化意蕴
- 多元文化融合与不忽木散曲创作
- 2013年
- 不忽木于元代较少民族文人中出身高贵,不慕华奢,正道直行,九死未悔,完美地实践了儒家传统的政治价值追求和人生修为理想,堪为西域儒行第一;而其少有的只鳞片爪般的人生领悟,即〔仙侣.点绛唇〕《辞朝》真实再现了他异常冲撞、丰富的精神世界,成为一种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文化现象。
- 温斌
- 关键词:散曲隐逸
- 试论元代散曲创作的美学特征被引量:1
- 2000年
- 元代散曲是中国古代诗歌创作真正美学意义上的返朴归真。散曲创作是适应了特定历史时期文人的生存状态 ,并且以俗朴、直露之笔展示了他们精神世界的俗文学。散曲创作对传统文化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和批判 。
- 温斌
- 关键词:散曲元朝文学研究
- 古代文学过程性评价教学改革初探
- 2018年
- 推进过程性评价教学改革是高校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之一,而对于古代文学教学来说,内容的深度综合化、讲授方式的深入浅出、评价方式的层次化是深化这一改革的几项重要原则。
- 温斌
- 关键词:古代文学深入浅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