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温浩

作品数:15 被引量:145H指数:7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南京医科大学科技发展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分子
  • 2篇炎症
  • 2篇药物
  • 2篇用药
  • 2篇生长因子受体
  • 2篇受体
  • 2篇缺血
  • 2篇子机
  • 2篇细胞
  • 2篇分子机制
  • 2篇EGFR
  • 2篇表皮
  • 2篇表皮生长因子
  • 2篇表皮生长因子...
  • 1篇代谢
  • 1篇单克隆
  • 1篇单克隆抗体
  • 1篇低分
  • 1篇低分子
  • 1篇低分子肝素

机构

  • 12篇南京医科大学
  • 2篇复旦大学
  • 1篇常州市第一人...
  • 1篇无锡市妇幼保...
  • 1篇无锡卫生高等...
  • 1篇郑州澍青医学...

作者

  • 12篇温浩
  • 8篇蔡小军
  • 7篇宋惠珠
  • 5篇李在望
  • 5篇张秀红
  • 4篇陆守荣
  • 2篇亓志刚
  • 2篇陆一
  • 1篇李坚
  • 1篇施佳毅
  • 1篇邵南齐
  • 1篇张岩
  • 1篇贺晴
  • 1篇陈晓亭
  • 1篇钱春艳
  • 1篇陈艳
  • 1篇李静
  • 1篇黄凯
  • 1篇赵敏

传媒

  • 5篇中华神经医学...
  • 2篇中国生化药物...
  • 2篇中国医院药学...
  • 1篇肿瘤研究与临...
  • 1篇药物流行病学...
  • 1篇南京中医药大...

年份

  • 1篇2020
  • 4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4篇2015
  • 1篇2014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利伐沙班致皮疹文献病例分析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探究利伐沙班导致皮疹的特点,为患者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国内外数据库,获得利伐沙班致皮疹的病例报道文献,对病例的患者年龄、性别、既往病史,利伐沙班使用目的、使用剂量、联合用药,药品不良反应(ADR)出现时间、临床表现、处理、预后等信息,以及ADR关联性评价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检索获得16篇文献(16例患者)。ADR患者男女比例为1∶1,>60岁老年患者11例(68. 7%)。16例患者中14例的利伐沙班给药剂量符合药品说明书规定,12例患者联用了其他药物;5例(31. 3%)患者用药后第3天出现皮疹,3例(18. 8%)在用药10 d时出现。16例均出现全身多处散在红斑,其中8例明确诊断为伴嗜酸粒细胞增多及系统症状的药疹综合征、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白细胞破碎性血管炎、血清病和神经性水肿;患者经治疗后症状改善。5例患者关联性评价为"很可能有关",11例为"可能有关"。结论:临床工作中要关注利伐沙班导致的皮疹,长期服药患者仍应引起重视。
钱正月温浩张秀红
关键词:利伐沙班皮疹药品不良反应安全用药
单克隆抗体在重症肌无力治疗中的应用进展被引量:4
2018年
重症肌无力是由乙酰胆碱受体抗体介导、T细胞免疫依赖、多种补体参与的获得性自身免疫性疾病。胆碱酯酶抑制剂(溴吡斯的明)、糖皮质激素和硫唑嘌呤是治疗重症肌无力的一线药物,但有部分难治性重症肌无力患者仍然无法从中获益,且长期应用存在较明显的毒副作用。近年来,安全性更高、作用靶点更特异的单克隆抗体成为治疗重症肌无力的新选择。本文围绕该方向的最新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蔡小军朱雯华刘珏温浩李在望焦正
关键词:重症肌无力自身免疫单克隆抗体免疫治疗
EGFR信号通路激活介导中枢神经系统炎症损伤的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10
2018年
脑缺血、脑肿瘤、脊髓损伤等是发病率较高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常造成不可逆、严重的神经功能缺损或死亡。炎症反应在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的继发性损伤中起着重要作用,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过度活化与炎症反应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本文围绕EGFR信号通路激活介导中枢神经系统炎症损伤的机制的最新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蔡小军焦正任冰焱陆一张秀红温浩陆守荣李在望
关键词:表皮生长因子受体中枢神经系统炎症损伤
脊髓损伤后EGFR信号通路激活介导血脊髓屏障破坏机制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7年
脊髓损伤(SCI)与血脊髓屏障(BSCB)破坏密切相关,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过度活化在BSCB破坏及SCI发生发展中起着关键性作用。本文围绕EGFR信号通路激活介导SCI后BSCB破坏机制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蔡小军宋惠珠温浩陆守荣李在望
关键词:脊髓损伤表皮生长因子受体血脊髓屏障微血管内皮细胞神经胶质细胞
一例服用扎冲十三味丸致严重肝损害的报道及原因分析被引量:4
2014年
扎冲十三味丸的组成为:诃子、制草乌、石菖蒲、木香、人工麝香、珊瑚(制)、珍珠(制)、丁香、肉豆蔻、沉香、禹粮土、磁石(煅)、甘草,功能主治:祛风通窍、舒筋活血、镇静安神、除“协日乌素”,用于半身不遂、左瘫右痪、口眼歪邪、四肢麻木、腰腿不利、言语不清、筋骨疼痛、神经麻痹、风湿、关节疼痛,临床用于治疗中风、痹证及腰腿痛等.目前文献较少报道该药致肝损害.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市人民医院2013年采用扎冲十三味丸(内蒙古天奇中蒙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批号:20130501)治疗1例面神经瘫痪患者,出现严重肝损害不良反应,现报道如下.
蔡小军温浩宋惠珠赵敏
关键词:扎冲十三味丸肝损害
基于CYP450酶的复方苦参注射液代谢及其与紫杉醇相互作用的研究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基于细胞色素P450酶(CYP450s)的代谢,考察复方苦参注射液体外与紫杉醇的相互作用,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将不同体积百分比浓度的复方苦参注射液与CYP2C8同工酶的探针底物紫杉醇及人肝微粒体共同孵育,采用LC-MS/MS检测特异性探针底物代谢物6α-羟基紫杉醇的生成量,计算半数抑制浓度(IC_(50))。结果复方苦参注射液在0.600g/mL时对CYP2C8的抑制率为100.0%,其IC50值为0.052 8g/mL。结论复方苦参注射液在体外与紫杉醇注射液之间存在基于CYP2C8的代谢性相互作用,为临床应用两药抗肿瘤提供了参考。
蔡小军陈艳贺晴陆一张秀红黄凯温浩
关键词:紫杉醇复方苦参注射液CYP450酶药物相互作用肝微粒体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低分子肝素诱导血小板减少症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9
2018年
目的:分析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发生低分子肝素诱导血小板减少症(HIT)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收集某院2011年1月-2017年11月出院的ACS且使用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的患者资料,调查血小板减少的发生情况,并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肝素诱导的HIT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共纳入190例患者(HIT组48例,对照组142例)。年龄≥70岁(t=4.274,P=0.042)、血小板基础值(t=6.442,P=0.000)、肾功能肌酐水平(t=-4.080,P=0.000)、血红蛋白水平(t=3.337,P=0.001)、肝功能谷丙转氨酶(t=-2.253,P=0.025)、联合使用抗菌药物(t=27.023,P=0.000)以及联合使用替罗非班(t=4.656,P=0.031)在HIT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对以上指标进一步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得到高龄(OR=0.183,P=0.008)、血小板基础值低(OR=0.960,P=0.000)、肾功能肌酐水平高(OR=1.023,P=0.005)、联合使用抗菌药物(OR=0.191,P=0.003)、联合使用替罗非班(OR=3.500,P=0.041)是HIT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ACS患者在使用低分子肝素时应警惕HIT的发生,尤其年龄≥70岁、血小板基础值低、肾功能肌酐值高、联合使用抗菌药物及联合使用替罗非班的患者。
李静李坚温浩
关键词:急性冠脉综合征低分子肝素血小板减少症
蛇床子素通过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受体γ抑制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的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 研究蛇床子素对乳腺癌细胞MCF-7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分别以蛇床子素0、25、50、100、150、200 μmol/L干预MCF-7细胞;MTT法检测蛇床子素对细胞增殖的抑制程度;HE染色,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蛇床子素干预后细胞的形态学改变;Annexin V-PI双染流式细胞术分析蛇床子素处理对细胞凋亡的影响,分别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受体γ(PPARγ)和法尼醇X受体(FXR) 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 蛇床子素干预72 h后对MCF-7细胞的增殖产生明显抑制,且有一定的剂量依赖趋势,蛇床子素200 μmol/L组对MCF-7细胞增殖的抑制率最高,为73.0%.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蛇床子素干预72 h后MCF-7细胞数目较少,细胞核浓染及凋亡小体出现,并且呈现明显的剂量依赖关系.流式细胞术分析发现蛇床子素干预72 h后,与对照组相比,蛇床子素浓度达到50 μmol/L以上时,MCF-7早期凋亡细胞比例增加(P<0.01),尤其是蛇床子素200 μmol/L组达到(46.2±9.0)%;当蛇床子素浓度达到100 μmol/L以上时,中晚期凋亡率较对照组也升高(P<0.05,P< 0.01),尤其是蛇床子素200 μmol/L组达到(39.2±5.7)%,和MTT实验结果相吻合.另外,RT-PCR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蛇床子素可上调PPARγ和FXR mRNA和蛋白的表达(P<0.01).结论 蛇床子素可抑制乳腺癌MCF-7细胞的增殖并可促进其凋亡,这些作用可能是通过调节与PPARγ和FXR介导的与细胞生长和代谢有关的基因来实现的.
张岩宋惠珠温浩张秀红陈晓亭亓志刚
关键词:蛇床子素乳腺肿瘤MCF-7细胞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受体Γ法尼醇X受体
加巴喷丁用于难治性慢性咳嗽治疗的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15年
综述加巴喷丁治疗难治性慢性咳嗽的研究进展,为其临床合理利用及进一步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检索中国知网、万方医学网、Pub Med近15年收载的公开发表的有关加巴喷丁治疗慢性咳嗽等感觉神经病变的研究文献并进行综述,对加巴喷丁的作用、机制及其安全性进行整理、归纳及分析。加巴喷丁用于治疗合并感觉神经障碍的难治性咳嗽有效、安全,具有新的临床应用价值,其有效治疗结果可能通过改善中枢敏感化而实现。但因其临床研究数量及资料较少,深入的作用机制及其长期应用的安全性有待进一步研究。
钱春艳宋惠珠蔡小军陆守荣温浩
关键词:加巴喷丁慢性咳嗽感觉神经病变
莫诺苷对脑缺血后神经保护作用的分子机制的实验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5年
近年来,随着脑缺血分子机制研究的进展,在其基础上的新药研发亦迸发出诸多亮点,尤其在目前与细胞凋亡有关的细胞因子、酶类及细胞保护因子等研究日益增多的情况下,引入传统中药主要成分治疗脑缺血已开始取得实际临床意义.笔者认为,挖掘传统中药中具有神经保护作用的有效成分的价值并阐明其分子作用机制,将为其开发成临床治疗脑缺血的新药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
蔡小军宋惠珠陈艳陆守荣温浩李在望
关键词:莫诺苷神经保护治疗靶点分子机制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