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元姬
- 作品数:29 被引量:63H指数:4
- 供职机构: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西百色市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教育部“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百色市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更多>>
- 白细胞介素-18基因启动子多态性与鼻咽癌遗传易感性的研究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8(IL-18)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及其单倍型与鼻咽癌(NPC)易感性之间的关系。方法以190例NPC患者和200名健康对照者为研究对象,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的方法对IL-18基因-137G/C(rs 187238 G/C)、-607C/A(rs 1946518 C/A)单核苷酸多态性进行基因分型,并分析IL-18基因的连锁不平衡及单倍型频率。结果 IL-18基因-607C/A多态性在NPC组和正常人群中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IL-18基因-137G/C多态性在2组人群中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等位基因频率的相对风险分析发现,C等位基因携带者患NPC的风险是G等位基因的1.730倍(OR=1.730,95%CI:1.227~2.439)。联合基因型分析发现,IL-18基因-137G/C、-607C/A单核苷酸多态性存在着强烈的连锁不平衡,-137C/-607A单倍型频率在NPC组中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137C/-607A单倍型携带者显著增加了NPC的发病风险(OR=1.699,95%CI:1.174~2.457)。结论 IL-18基因-137G/C多态性和-137C/-607A单倍型与NPC的发病可能具有相关性,其中-137C等位基因可能是NPC的遗传易感基因。
- 潘国刚罗斌滕元姬梁丽娜
-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18鼻咽癌基因多态性
- BacT/Alert 3D和Bactec^(TM) FX两种血培养系统对真菌血症检出性能的评价被引量:4
- 2018年
- 目的评价BacT/ALERT 3D与Bactec^(TM) FX两种血培养系统需氧瓶对真菌血症的检出能力。方法用沙堡弱培养基复苏35株实验菌株,用需氧瓶肉汤配制成高低两种浓度的待测瓶,分别放置相对应的全自动血培养仪中同时进行培养;培养瓶阳性报警后,观察生长曲线、记录报警时间,转种沙堡弱培养基培养后重复鉴定,确认与待测菌相同;比较两种血培养系统对真菌血症的检出时间(TTD)。结果血培养系统检出不同菌种的TT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终浓度为3~5CFU/ml的葡萄牙假丝酵母、新型隐球菌、酿酒酵母、不规则毛霉、土曲霉、茄病镰刀菌、层生镰刀菌、马尔尼菲篮状菌和终浓度为30~50CFU/ml的白假丝酵母、近平滑假丝酵母、希木龙假丝酵母、新型隐球菌、酿酒酵母,Bactec^(TM) FX系统检出的TTD均长于BacT/ALERT 3D系统。终浓度为3~5CFU/ml的阿萨希丝孢酵母在Bactec^(TM) FX系统检出的TTD短于BacT/ALERT 3D系统。结论在临床在真菌血症诊断不明确或缺乏真菌瓶的条件下,BacT/ALERT 3D需氧瓶能较快的检出临床常见的真菌血症,对一些机会感染的丝状真菌也有较好的检出效能。
- 胡志敏陈中举滕元姬张鞠玲王永涛贾珉
- 关键词:血培养假丝酵母真菌血症检出时间
- 广西百色某三级甲等医院2015年度细菌耐药性监测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了解广西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临床常见分离菌的分布及耐药性。方法收集该院2015年1-12月临床住院患者标本的分离细菌,采用VITEK 2-Compact及纸片扩散(K-B)法进行药敏试验,按CLSI 2014版折点判断结果,并采用WHONET 5.6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从临床住院患者标本中共分离到细菌4 004株,其中革兰阳性菌1 146株占28.6%,革兰阴性菌2 858株占71.4%。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中甲氧西林耐药株(MRSA和MRCNS)的检出率分别为25.8%和79.4%。甲氧西林耐药株对除甲氧苄啶-磺胺甲唑之外的测试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显著高于甲氧西林敏感株(MSSA和MSCNS)。肺炎链球菌以非脑膜炎菌株为主,非脑膜炎菌株对大环内酯类、四环素耐药率很高,对喹诺酮类耐药率很低。肠球菌属以屎肠球菌和粪肠球菌为主,屎肠球菌对高浓度庆大霉素和高浓度链霉素的耐药率高于粪肠球菌。除克林霉素和四环素外,粪肠球菌对多数测试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显著低于屎肠球菌。未检出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和替加环素耐药的革兰阳性球菌。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中产ESBL菌株分别为53.1%和28.5%。肠杆菌科细菌对碳青霉烯类敏感率仍很高,大肠埃希菌对除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碳青霉烯类之外测试药物的耐药率要显著高于其他肠杆菌科细菌。肠杆菌科细菌对甲氧苄啶-磺胺甲唑的耐药率要高于其他测试药物。铜绿假单胞菌对所有测试药物的耐药率均<10%,鲍曼不动杆菌对所有测试药物的耐药率均要显著高于铜绿假单胞菌。结论通过与全国耐药监测数据比对,该实验室数据大部分与全国数据相符合,可以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帮助及依据。
- 易雪丽滕元姬邓鹰韦颖胡仁统
- 关键词:细菌耐药性监测耐药率抗菌药物
- 36株耐碳青霉烯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表型和基因型特征分析
- 2024年
- 目的分析广西百色市某三级甲等医院2020—2022年分离自临床的36株耐碳青霉烯肺炎克雷伯菌(CRKP)的耐药性及耐药机制,为医院感染防控和指导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使用微量肉汤稀释法及纸片扩散法检测分离的36株CRKP对临床常用抗生素及头孢他啶/阿维巴坦的耐药性,同时使用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常见耐药基因携带情况,并使用碳青霉烯酶抑制剂增强试验检测菌株携带的碳青霉烯酶种类。结果36株CRKP对除头孢他啶/阿维巴坦之外的所有β内酰胺类药物和氟喹诺酮类药物耐药率均超过90%,对头孢他啶/阿维巴坦耐药率为33.3%,对阿米卡星的耐药率为63.9%,对磺胺类药物复方新诺明耐药率为61.1%。bla KPC携带率为63.89%,bla NDM携带率为19.44%,bla TEM携带率为75.00%,bla CTX-m携带率为16.67%,bla SHV携带率为91.67%,bla Ampc携带率为5.56%,未检出携带bla OXA-48的菌株。表型检测显示有34株菌产碳青霉烯酶,其中23株单产A类酶,10株单产B类酶,1株同时产A类酶和B类酶。结论通过对常见CRKP耐药性及基因表型进行调查可以为临床抗生素的合理应用和感染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 易雪丽陈晓颖滕元姬罗斌
- 关键词:肺炎克雷伯菌碳青霉烯酶
- DNA定量分析法在恶性胸腔积液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探讨细胞DNA定量分析法在恶性胸腔积液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324例胸腔积液标本分别制成6张薄层细胞涂片,3张用于巴氏染色行脱落细胞学检查,3张用于经Feulgen染色行细胞DNA定量分析。结果脱落细胞学检测良、恶性胸腔积液的敏感性为61.27%,特异性为94.51%,准确率为79.94%;细胞DNA定量分析检测良、恶性胸腔积液的敏感性为95.07%,特异性为100%,准确率为97.84%。两种方法准确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7)。结论细胞DNA定量分析可进一步认证脱落细胞学检查结果并弥补其不足,二者联合应用可鉴别胸腔积液的性质。
- 王俊利潘明志杨凤莲平静韦叶生常正义滕元姬农乐根
- 关键词:胸腔积液
- HBeAg阴性慢性乙肝患者前S1抗原检测的临床意义
- 2009年
- 目的了解HBeAg阴性慢性乙肝患者血清前S1抗原(Pre-S1Ag)检测的临床意义及应用价值。方法检测326例HBeAg阴性慢性乙肝患者Pre-S1Ag、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表面抗体(抗-HBs)、乙肝e抗原(HBeAg)、乙肝e抗体(抗-Hbe)和乙肝核心抗体(抗-HBc)的血清标志物。结果326例患者中存在两种模式,模式1:HBsAb(-)HBeAb(+)HBcAb(+)245例,模式2:HBsAb(-)HBeAb(-)HBcAb(+)81例,两种模式Pre-S1Ag阳性率分别为46.1%(113/245)、34.6%(28/81),经检验,χ2=2.86,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Pre-S1Ag能敏感的反映其体内乙肝病毒复制情况,在基层医院缺乏HBVDNA检测条件,增加Pre-S1Ag检测是乙肝标志物的有益补充,对乙肝的诊断、监测疗效与预后判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罗斌李北林滕元姬黄玮
- 关键词:肝炎E抗原前S1抗原
- 加强检验专业实习生检验与临床沟通能力培养的重要性被引量:6
- 2011年
- 沟通(communication)是人与人之间、人与群体之间思想与感情的传递和反馈过程,以求思想达成一致和感情的通畅,目的是激励或影响人的思想和行为。近年来医院检验科在临床诊疗中的角色已经由原来的医学检验(medical tcchnology)演变成为真正的临床科室,即检验医学(Laboratory medicine)[1],因此检验与临床的沟通显得日益迫切和重要。
- 王俊利农乐根韦叶生王春芳滕元姬曾永龙
- 关键词:实习生临床沟通能力
- 乙型肝炎病毒前S2抗原与HBV血清标记物相关性分析
- 2009年
- 目的了解本地区HBV感染者血清学标记物与前S2抗原的关系。方法对324例HBsAg阳性标本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HBV血清标记物与前S2(PreS2)。结果HBsAg阳性标本中HBV血清标记物模式4种常见模式PreS2阳性率有所不同,即模式1:HBsAg(+)、HBeAg(+)、抗-HBc(+)PreS2阳性率为85.1%;模式2:HBsAg(+)、HBeAg(+)PreS2阳性率为78.6%;模式3:HBsAg(+)、抗-HBe(+)、抗-HBc(+)PreS2阳性率45%;模式4:HBsAg(+)、抗-HBc(+)PreS2阳性率63.2%。HBeAg与PreS2阳性率有差异性,PreS2的检出率高于HBeAg。结论PreS2比HBeAg更敏感的反映病毒存在和复制情况,PreS2与HBV血清标记物联合检测,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罗斌曾永龙滕元姬黄玮
- 关键词:前S2抗原乙型肝炎病毒标记物乙型肝炎病毒
- 基因编辑技术CRISPR-Cas系统与宫颈癌相关性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21年
- CRISPR是细菌和古生菌经过亿万年的长期进化而产生出的一种适应性免疫防御系统,它能够通过crRNAs直接降解外源入侵DNA,从而保护自身结构的完整性和连续性。CRISPR-Cas基因编辑是一种由RNA引导的基因编辑技术,与锌指核酶、转录因子核酶等传统基因编辑技术相比,具有成本低、效益高、灵活性强、易于操作等优点[1]。
- 滕元姬陈志鸿
- 关键词:宫颈癌
- TRFIA与ELISA法对乙肝两对半测定的比较分析被引量:4
- 2012年
- 目的研究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与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技术(TRFIA)两种方法检测乙肝两对半的符合程度,了解两种方法的灵敏度、特异性,探讨TRFIA定量测定乙肝两对半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用TRFIA与ELISA对1340例临床标本同时检测,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种方法检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方法在检测准确性等方面均较好,而TRFIA技术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稳定性好、定量、试剂稳定、无放射性污染等优点。
- 罗斌曾永龙滕元姬黄艳新易雪丽
- 关键词: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乙肝两对半